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农村电商倒逼农业转型升级

  • 发布时间:2015-11-12 21:30:54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孔德元 徐浩伦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大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使得长期困扰农民的买难卖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农村居民消费的多样性、便利性、安全性有了较大提升,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也倒逼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电商基础设施差、物流成本高、消费需求少的问题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花大力气加以解决。

  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迅猛

  2013年底,我国有各类农产品电商交易网站3000多家,2014年增长到近4000家。很多农村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借助电商渠道打开了市场,从而发展了地方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如“中国水蜜桃之乡”无锡阳山镇2015年通过互联网销售水蜜桃金额超过4.5亿元,约占总销售额的45%,并培育出“桃博士”品牌,提高了阳山水蜜桃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有效解决了当地桃农的卖难问题,增加了桃农收入。2014年,商务部先后组织两次网上购销对接会,促成农产品成交200多万吨、金额110.3亿元。

  近两年,商务部、财政部确定的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省份大力建设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点三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在国家政策推动引导下,“下乡”成为众多电商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大型知名电商企业阿里启动“千县万乡”计划,拟于3~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京东计划2015年开设1000家京东帮服店和500个县级服务中心,招募5万名乡村推广员。苏宁2015年计划建成1500家易购服务站,5年内设立1万家,深入全国农村,从渠道方面消除农村电商发展壁垒。电商服务点的不断扩展充实,丰富了农村商品的供给,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便利性。阿里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县域市场网购消费额比城市市场高出13.6个百分点。

  不少地区利用农村电商平台整合农业资源,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的订单农业生产,并通过网络平台拓展市场,形成了产、供、销紧密衔接的产业链,而农民也实现了到农业产业工人的转变。在安徽省怀远县,淮商集团通过租赁方式获得成片土地经营权,采取订单方式,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建立有机农业生产园区,雇佣当地农民生产有机蔬菜、有机水果以及鱼等高品质、高价值农产品,通过自建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初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高效农业生产方式。

  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制约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较快,但千网一面、趋同投资、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导致竞争无序、亏损经营、建站与关站并存。近年来先后出现许多农产品电商倒闭的案例,如小农女、优菜网、谊万家等。当前,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包括:

  农村电商人才稀缺。发展农村电商离不开专业人才,而且需要精通网络技术、线上营销、物流管理以及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很多农村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多是老弱妇孺,劳动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再加上一些地方对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也缺乏引导、激励互联网人才下乡创业的相关政策措施。这些因素导致农村电商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物流成本高企。大多数农产品运输成本较高,有些甚至超过商品成本。在农产品进城方面,由于小而散的生产方式、农产品保质期短、物流损耗大、包装成本高等原因,网销农产品综合物流成本较高。以阳山水蜜桃为例,其物流成本为售价的30%,阳山镇每年因卖桃支付给顺丰快递公司的物流费用就达3000多万元。

  相关基础设施落后。网络基础设施较差,我国农村居民占人口总数的50%,农村网民仅占全部网民的27.5%。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0%,比城市低34个百分点。农村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不仅远低于城市,而且存在信号差、网速低等问题。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从商品下行来看,很多快递和网络销售平台最远能送至县、乡一级,尚未通达至村一级。金融服务设施不发达。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银行设立网点经营成本高,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落后。目前我国平均每万名农民仅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5个、金融服务人员16人,金融服务不足已成为农村电商生产经营的一大障碍。

  农副产品标准化体系不健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缺乏相关标准,农副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不利于细分市场、科学定价,影响了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标准和流通环节的标准未能有效对接,影响了流通效率。农副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可追溯体系不完善,品质和食品安全都难以保障。

  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偏小。由于许多农村地区人口结构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加之收入水平较低、对价格敏感度高等原因,农村参与网购的人数较少,形成的有效需求相对城市较低。目前,农村电商市场规模较小,2014年农村网购规模1800亿元,占全社会网购总规模的6.4%。

  有关政策建议

  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政府需要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人才培训等相关公共服务的供给,建立健全有关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标准体系,引导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

  完善农村电商法律体系。要加快商品流通法、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规的立法进度,健全涉及农村电商发展的法律法规、标准、信用等制度体系,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建设农村电商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财政资金为杠杆,通过ppp、产业基金等市场化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农村地区物流、信息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如仓储设施、冷链物流设施、物流配送设施、信息高速公路等。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加快完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鼓励商贸、供销、邮政各方共享共融硬件设施和网络服务。

  增加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建立县、乡、村多梯次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站点。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电商企业参与公共服务中心运营,为农民网商提供培训、策划、经营、结算、融资等方面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增强其竞争力。

  从农业生产源头便开始进行标准化改造,细分农产品,采取标准化包装、运输和销售,并通过二维码等技术记录整个产销流程,建立可追溯到生产源头的农产品追溯体系。

  做好农村电商数据体系建设,通过在农村建立数据采集终端和统一管理数据接口等方式,获得较为充分的农产品供给、需求、价格、物流等信息,一方面为指导农产品生产流通提供指引,另一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进一步探索发掘农业生产经营的新模式,利用农村合作社和大型农业企业组织农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促进农村产销链条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