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路线图:从“需求第一城”到“机器人之都”
- 发布时间:2015-11-12 01:30:28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创新驱动发展
雍 黎 本报记者 冯 竞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11月在北京举办,届时,“重庆造”机器人将组队亮相。2011年,重庆市提出了打造“机器人之都”的目标,重庆机器人产业由此得以快速发展。今天,面对竞争愈益激烈的机器人市场,重庆又将如何迎接挑战?
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
在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区的“重庆机器人世界”,排爆机器人、跳舞机器人、工业六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上百种机器人在这里集聚展示。这里是重庆对外展示机器人的窗口,也是重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缩影。
据业内统计,截至2009年,重庆历年来的工业机器人销量仅有500多台。而到了2013年,重庆一跃成为全国机器人需求第一的城市,机器人销量超过了2200台。预计未来重庆对机器人的需求还将以每年20%以上的增幅快速增长。
“重庆发展机器人有市场基础。”重庆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常务副局长、装备产业领导小组组长李光说,近年来汽车行业和电子电气行业占据了我国机器人使用总量的59%,而重庆的汽车、摩托车和笔记本电脑生产三个行业的产量在全国的占比,分别超过了12%、30%和30%。重庆市政府调研显示,未来重庆汽车和电子两大支柱产业工业机器人整机需求将在4.5万台左右,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元。这样的产业布局催生的机器人使用需求,是重庆发展机器人产业最大的优势和底气。
李光指出,重庆机器人产业发展方向,是根据自身工业结构及其需求,经过认真分析后确定的。步骤是首先发展工业机器人,并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到一定阶段,再发展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并最终形成一条全产业链。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领域,重庆目前已有超过60家企业从事相关研发及生产,2014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今年将突破15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千亿元级规模。
国内外企业聚集重庆
在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十几台六关节机器人不停地“舞动”着机械手臂。该公司副总经理韩堃介绍,这些机器人正在进行负载实验,需要持续半个月作业合格才能出货,而自投产以来,这样的测试就一直没断过。“截至8月,我们今年卖出了350台机器人。”韩堃透露,作为首批抢滩重庆的机器人企业,他们看中的是重庆的市场容量和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
除此之外,海普洛和嘉腾等多家机器人企业也已入驻两江新区。自去年以来,从这个园区走出的机器人数量已超过1000台。10月13日,落户两江新区的日本川崎(重庆)基地发布消息,该基地在2016年建成后,duAro双腕机器人将在中国唯一的生产基地——重庆生产,面向全球发售。川崎重工株式会社精密机械公司机器人商务中心执行董事桥本康彦表示,重庆劳动人口、产业、工厂众多,飞速发展,未来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定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今年6月,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落户重庆,将与中科院重庆分院合作搭建机器人育成中心,并成立重庆两江机器人运用与培训中心。至此,重庆机器人产业不仅有了市场基础,在研发实力上也将极大提高。重庆两江新区计划到2020年实现年产工业机器人1万台、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5万台以上,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达到300亿元的年产值。
孕育机器人产业新格局
川崎(重庆)基地在发布duAro双腕机器人的同时与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释放订单,辐射中国西部市场。
“重庆在规划机器人产业的同时,对机器人的推广应用非常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李光介绍,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是国内成立的第一家主营机器人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旨在打通机器人销售的梗阻环节,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该公司希望通过这种“金融+市场”组合,撬动机器人市场,实施制造业装备智能化提升行动。通过这种模式,两江新区机器人企业已获得了6亿元的订单。
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挂牌成立,首期注册资本金5亿元人民币,并取得了各类金融机构意向授信近300亿元。该公司总裁黄健华介绍,短短几个月公司已完成了8笔业务,金额达5.6亿元。
“在上下料机器人这个领域,我们至少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目前西部地区销售额已经达1亿元。”深圳罗博泰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经理龚俊鸣告诉记者,上下料机器人适用于流水生产线,需求量大,目前还没有外国企业进入。
重庆瀚德高科机器人公司总经理匡智刚则称,“虽然目前国内机器人控制系统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还有差距,但在电子机械上并不比他们差。进口机器人发生故障,维修工程师从国外赶来差不多一个月才能解决,而我们48小时赶到,10天内就能解决。此外,国外的机器人大多是‘流水线’生产,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
大足区委常委蒋牧宸表示,大足要与两江新区以及永川、璧山、江津等区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出重庆机器人产业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