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示范引领调动农户节水积极性

  • 发布时间:2015-11-07 07:34:06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李庆国芦晓春

  北京已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大城市之一,全市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左右。水资源已成为决定北京发展高度的“天花板”,节水也已成为北京市农业发展的主调,严峻的形势也倒逼着农业节水必须要顺势而为、有所作为。“到2020年,农业用新水从2013年的7亿立方米左右下降到5亿立方米左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一步提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去年北京市委下发的《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一个目标。

  减掉2亿立方米,这个艰巨任务如何破题?《意见》中指出了农业节水的举措,强调要围绕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明确各项技术需求,并尽快立项实施,在农艺节水、工程节水、雨水收集和利用、再生水利用等方面突破一些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难题,实施高效节水、生态景观农业、智慧农业和京津冀农业协同创新等农科服务工程。同时,在现有基础上,持续推进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围绕高效节水农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从1983年恢复建站以来,就一直研究、试验、示范、推广节水技术。为了加强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力度,2005年成立了节水室,成为北京市农业部门中唯一设置专门农业节水科室的单位。据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克武介绍,目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现有6个作物科室,可以将农业节水技术与各种作物的栽培技术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农业节水与农民增收的双赢。与此同时,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节水室与各区县推广站(农科所)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目前,各区县推广站(农科所)均设有农业节水室或配备技术人员,专门从事农业节水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在节水队伍和推广方面具有优势。

  今年,市农技推广站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从管理、工程、农艺、服务、科技五个方面全面开展工作,以探索高效用水管理机制和创新节水服务形式为突破,以建设工程节水设施和推广农艺节水技术为抓手,以高效节水技术的引进和试验示范为支撑,全面推进京郊农业节水工作。

  集成六大高效节水技术模式,建立百余个示范园区

  针对京郊主栽作物不同的生产规模和栽培模式,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大量的节水试验研究,集成了实用性极强的六大高效节水技术模式。

  一是小麦主推喷灌施肥技术模式。以喷灌技术为核心,配套高效灌溉制度、水肥一体化、抗旱品种、保护性耕作(深松保墒、秸秆还田等)、化学抗旱等技术,形成喷灌施肥技术模式。据示范区统计数据显示,该模式较常规畦灌亩均节水59.1立方米。

  二是玉米采用雨养旱作技术模式。采用抢墒等雨播种,配套抗旱品种、长效肥一次底施、保护性耕作、化学抗旱等技术,形成雨养旱作技术模式,在正常降水年可基本实现零灌溉。

  三是瓜菜采用微灌施肥技术模式。以微灌(主要包括滴灌和微喷)为核心,配合高效灌溉制度、水肥一体化、地膜覆盖、培肥保墒等技术,形成微灌施肥技术模式。据示范区统计数据显示,蔬菜和西甜瓜采用此技术模式,较常规灌溉方式,每茬亩均节水分别达到83.3立方米和81.9立方米。

  四是覆膜沟灌施肥技术模式。以覆膜沟灌技术(包括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为核心,配合高效灌溉制度、水肥一体化、培肥保墒等技术,形成覆膜沟灌施肥技术模式。据示范区统计数据显示,蔬菜和西甜瓜采用此技术模式,较常规灌溉方式,亩均节水分别达到36.3立方米和55.8立方米。

  五是食用菌定时微喷技术模式。此模式以雾化微喷技术为核心,配合自动定时灌溉、菌棒自动注水保湿技术。据示范区统计数据显示,香菇采用此模式与常规管喷增湿方式相比,每亩每天可节水2立方米。

  六是果树采取环绕式滴灌施肥技术模式。即以环绕式滴灌为核心,配合高效灌溉制度、覆盖保墒(地膜覆盖、枝条粉碎覆盖、生草覆盖)、培肥保墒等技术模式。据示范区统计数据显示,苹果树采用此技术模式与常规地面灌溉相比,亩均节水74.7立方米。

  为促进高效节水技术在京郊全面落地,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房山、大兴、顺义等9个郊区县打造了110个高效节水示范区,针对粮食、瓜菜、食用菌和果树的六大高效节水技术模式,累计示范3.5万亩(次),成为京郊农业节水的排头兵。

  完善管理节水机制,充分调动试点农户节水积极性

  之前,北京市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基本上是以缴电费的方式,农户节水没有任何奖励,这就影响了农户节水积极性。比如有些农户吃过晚饭,进棚打开滴灌阀门,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去关上,原本只需灌溉三四个小时,这一浇就是一整夜,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虽然有节水设施,但却并没有起到节水作用。

  针对缺少用水计量和节水激励机制、农户节水积极性不高、农业用水效率偏低的现状,2014年8月,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分别在大兴区庞各庄镇东义堂村、密云县古北口镇龙洋村、房山区窦店镇窦店村建立了农业高效管理节水试点,采取“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用水计量、设施配套、物资奖励、鼓励节约”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用水户的节水积极性。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精神,试行期适当放宽标准,大田作物年灌溉定额为220立方米/亩,设施农业年灌溉定额为550立方米/亩。试点区全面进行节水设施安装和更新,配备水表,并由专人负责按月逐户抄表,统计用水量。对于实际用水量少于用水定额的农户,根据其节水量进行物资奖励。

  密云县古北口镇龙洋村试点以大棚辣椒生产为主。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滴灌施肥设备升级改造、开展高效节水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等措施,解决了试点农户滴灌施肥设备“跑冒滴漏”的问题,提高了农户的节水意识和技术水平。一年来,辣椒生产季灌溉量由试点初的平均每月105立方米/亩,降低到了现在的80立方米/亩,减少了24%。

  大兴区庞各庄镇东义堂村试点以大棚西瓜生产为主。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与庞安路西瓜专业合作社一同制定了《北京庞安路西瓜专业合作社基地节水栽培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滴灌设备物资保障制度》、《合理灌溉制度及执行标准》,并与农户签订了管理节水试点协议。一年来,农户春茬和秋茬西瓜共用水365立方米/亩,较试点开始前平均节水135立方米/亩。

  房山区窦店镇窦店村试点以冬小麦—夏玉米的大田生产为主。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该试点全面配备了喷灌施肥设备,小麦和玉米也用上了水肥一体化技术。试点以来,小麦平均每亩灌水量为205.2立方米,较去年减少45立方米,节水18%。不仅如此,今年,窦店二农场小麦平均亩产达630.7公斤。该农场连续5年蝉联北京市小麦单产冠军,节水、高产两不误。

  高效节水技术全面推开,京郊农业用水全面下降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通过推广应用高效节水设施和农艺节水技术,实现节水1797万立方米。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引导和支持下,物联网、智能灌溉系统、雨水收集、水肥一体化等大批综合化的高效农业节水技术和设备在粮食和蔬菜作物上被推广应用,为北京农业节水增添诸多亮点。

  粮食作物应用喷灌施肥、雨养旱作等高效节水技术模式。全市现有小麦推广应用喷灌的面积达到18万亩,占小麦总生产面积的54%,较去年提高9个百分点。同时,节水品种、水肥一体化、测墒灌溉、深耕深松、喷施化学抗旱剂等农艺节水技术广泛应用。据全市小麦定点监测数据显示,喷灌地块平均亩灌水量163.4立方米,较畦灌亩节水45.4立方米,总节水817万立方米。京郊春玉米基本实现等雨抢墒播种。夏玉米应用喷灌2.6万亩,总节水26万立方米。

  记者了解到,今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顺义区赵全营镇去碑营村、顺义区木林镇王泮庄村、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大兴区庞各庄镇东义堂村、昌平区崔村镇大辛峰村建立节水新技术展示基地5个。集中展示了粮食作物大型喷灌机灌溉施肥、物联网自动控制滴灌施肥、微喷施肥、设施作物自动控制精量灌溉施肥等新型节水技术。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将物联网技术引进顺义区赵全营镇都市型现代农业万亩示范方,开展粮食高效节水技术示范,进一步提升了节水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记者看到,技术人员只需要在手机和电脑上轻轻一点,就可以根据玉米的水肥需求规律,将相应的水肥混合液定时、定量输送到田间,大幅度减少了灌水和施肥用工。据了解,目前示范基地的微喷、滴灌和指针式喷灌三种灌溉方式均实现了物联网远程控制,帮助3000亩核心示范区实现节水21.45万立方米。

  在蔬菜生产上,首先是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据了解,上半年全市累计应用该技术19.9万亩(次),蔬菜总节水954万立方米。其中蔬菜微灌施肥技术模式应用8.3万亩(次),较常规沟灌冲肥亩均节水80.5立方米,总节水664万立方米;覆膜沟灌施肥技术模式11.6万亩(次),亩均节水25立方米,总节水290万立方米。

  顺义区木林镇绿富农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番茄无土栽培,合作社目前拥有19个大跨度日光温室,占地面积近40亩。这个合作社是如何实现用水节约的?记者了解到,它有两大“秘密武器”,其一是智能化的灌溉施肥系统;其二则是蒸发率小的基质栽培模式。何为智能灌溉施肥系统?这是一套由施肥机、输水管网、电磁阀、滴箭以及回水管道等组成的节水系统,是根据不同的种植模式、作物品种等来设定用水参数的智能化灌溉系统。据了解,系统的用水参数包括灌溉起始时间、灌溉时长、灌溉时间间隔等主要数据,这就从源头上把握好了用水的总量,实现科学用水。据统计,该合作社去年定值的一茬越冬番茄,2014全生育期总用水量为285立方米/亩,比农户常规沟灌节水96立方米/亩。

  据了解,北京市农技推广站还推广应用了膜面集雨技术,实现了蔬菜温室种植的节水。膜面集雨技术是一种通过修建集雨窖(池)、集流槽、沉淀池、蓄水池等设施,将降落在温室、大棚等设施棚膜表面上的雨水收集存储起来,再将雨水通过微灌施肥系统高效利用于设施农业生产的一种微型水利工程。在密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综合试验基地,记者看到,夏季的雨水通过温室棚膜和渗水管道被汇流进容积70立方米的地下集雨窖,以满足下半年作物的用水需要。据介绍,目前,全市现有膜面集雨示范区3450亩,集雨窖(池)总容积9.7万立方米,覆盖10个郊区县,已累计集雨16万立方米,可满足300多亩设施蔬菜一年的生产用水。

节水 详细

涨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1 三川股份 12.43 7.16%
2 利欧股份 10.72 3.48%
3 新疆天业 6.35 1.93%
4 大禹节水 8.27 1.60%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1 大禹节水 8.27 1.60%
2 新疆天业 6.35 1.93%
3 利欧股份 10.72 3.48%
4 三川股份 12.43 7.16%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