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合作银行上海办“一带一路”论坛
- 发布时间:2015-10-29 09:3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上海10月29日讯 (记者沈则瑾) 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28日访问上海,并在荷兰合作银行与荷兰驻华使馆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农业和物流业的机遇”论坛上,见证荷中两国企业间的签约,显示了荷兰对“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的高度重视和合作信心。
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荷兰合作银行预计中国对易腐商品的消费总量2025年将较2010年增长17%,“新丝绸之路”将为中欧食品与农业贸易往来带来新契机。
论坛上,荷兰合作银行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一起发布了题为“货运与冷链——满足中国对易腐商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联合报告。报告指出,过去通过海运,重庆到欧洲的货物一般要经过40多天才能送达,新落成的“渝新欧”铁路能将从重庆到欧洲之间的运输时间缩短30多天,为易腐食品和农产品贸易开启了全新时代,也因此,“渝新欧”铁路被沿线国家誉为“新丝绸之路”。
荷兰合作银行农业与食品研究咨询部亚洲主管周彬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中国正快速发展成为消费导向型的经济体,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正不断促进人口对于更高品质、安全和新鲜的食物的需求,这其中便包括肉类、乳制品、水果和蔬菜。”
此外,在中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易腐商品正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这将为未来的贸易带来更多、更广泛的机遇。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目前我国22%的食品从欧洲进口,这个数字将有望继续增长。“一旦‘新丝绸之路’成为中国食品分销网络的一部分,它将会通过更充分的竞争与更便捷的贸易,来稳定中国的食品产业,并开启全新的市场机遇。”周彬说。
报告还同时指出,“新丝绸之路”能否最终成就易腐商品贸易的成功,还需要解决与铁路相关的物流产业上的障碍,并且拥有运行良好的冷链供应链。荷兰合作银行预计,在2015至2025年间,中国需要投入850亿美元来改善冷链基础设施。
荷兰是世界上第二大粮食和鲜花出口国,地少人多的荷兰不仅走出了一条高效农业的道路,还拥有成熟的运输冷链技术,有“欧洲的菜篮子”之称。但因为与中国相距遥远, 无论空运还是海运,对农产品来说都不是最好选择,所以长期以来从荷兰出口至中国的农产品在其出口额中占比不到1%。这也表明其中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荷兰企业开始走近“新丝绸之路”,希望通过“新丝绸之路”,连接中欧食品产业与贸易,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荷兰合作银行亚洲区首席执行官Jeroen Nijsen表示,“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新丝绸之路’将给我们在中国和欧洲的客户带来全新的机遇。我们期待与他们更加紧密的合作,以把握这些市场机遇。”
他总结说,“一旦在速度和成本上趋于成熟,‘新丝绸之路’便拥有把中国消费者与广大的欧洲和本土食品制造商连接起来的巨大潜力。同时,“新丝绸之路”这条铁路也将进一步助推中国冷链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的冷链供应商与高品质设备和产品对接。这些有机的结合将帮助削弱诸如疾病和极端天气等区域性灾害对食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进一步稳定行业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