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苏州农职院:田间地头上课 培育新型农民

  • 发布时间:2015-10-29 02:31:3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第二看台

  近日,在苏州市农业委员会、苏州市财政局组织的“2014年苏州农职院结对服务现代农业园区”项目验收中,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3支科技服务团队全部顺利通过。

  自2009年以来,苏州农职院启动科技为农服务工程,每年组建20余个科技服务团队,活跃在江苏的乡村大地。苏州农职院党委书记徐向明表示,作为苏南地区唯一的“农”字高校,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主动承担起科技服务农业的社会责任,依托学校的师资优势和科研资源,打造“苏农”科技服务品牌。

  结对“定制”科技服务

  在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六七十摄氏度的草莓大棚里,苏州农职院“院区结对”团队的老师杨伟球正和园内的工作人员一起铺秸秆、撒腐蚀剂。这是他在御亭推广的水稻“秸秆还田”。园区内小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办人林亚萍说:“不管是浇水、打孔,还是定植,杨老师每次都会来现场指导。”

  除了杨伟球老师的“秸秆还田”,从2013年8月起,苏州农职院的许乃霞老师还为扎根乡村种草莓的硕士研究生林亚萍“定制”了“设施草莓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套餐。使草莓不仅长得更“标致”,产量也增加了46.0%左右。林亚萍说:“用技术种地,收获的果实就是不一样,还是苏州农职院的老师懂得农民的需求。”

  “科技为农服务工程要‘接地气’,要解决一线问题,让农民得实惠。为此,我院立足现代农业四要素,为结对园区‘定制’科技服务项目,由教师组成团队与园区共同协商,确定服务内容,并签订相应的合同。”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说。2014年,苏州农职院共为结对的现代农业园区推广新品种60余个、新技术20余项、新模式10余项。

  “互联网+”思维促农业转型升级

  学院科技为农服务团队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现代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负责《吴中区陆舍优质水稻质量安全控制方法创建与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宋京城老师说:“我们尝试把RFID(射频识别)技术作为农产品信息系统联系起来的桥梁,通过扫描电子标签,就可以查询到产品的生产作业、原料、加工、成品运输等环节的所有信息。实现由下游至上游的信息追溯,使责任落实到农产品生产流通链条上的每个节点。”

  不仅如此,学院科技服务团队还借助互联网,让农产品销售搭上“电商快车”。陈桂珍老师带领团队开发的《肉鹅规模化健康饲养配套技术与产品网络销售》项目让太湖鹅供不应求;顾金峰老师带领团队为西山现代农业园区搭建了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中心,完成西山农产品网络营销策划方案5个,园区品牌产品销售额、网络营销销售额均增加10%。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前些日子,苏州农职院的单建明老师每周都要来吴江同里镇五月田有机农场,为农场技术员培训《蔬菜设施栽培连作障碍防治技术》。五月田有机农场副总经理盛蕾告诉记者:“我们都盼着老师来讲课,老师不仅将技术传授给农民,更重要的是将现代农业经营的理念和思路灌输给农民,这是农业转型最需要的。”

  苏州农职院副院长钱剑林介绍,学院围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以科技服务为抓手,坚持走进生产一线,通过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大力推广实施“三新技术”。两年来,已累计开展各类培训30余场,开展咨询服务150余次。

  学院依托农民培训基地,实施以农民在职培训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孵化工程,为他们提供培训、技术、信息“一条龙”服务,使其成为发展农村家庭产业、创办农业企业和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骨干。

  同时,学院还实施“院地结对”和“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4年来,学院共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教师参与现场技术指导850人次。学院先后获得“农业部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江苏农业丰收奖”“江苏农业推广奖”等,并连续多年荣获江苏省为农服务先进单位。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