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不寻常的贫困不寻常的攻坚

  • 发布时间:2015-10-24 08:34:2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赵经平郜晋亮李飞

  这是一块相当难啃的“硬骨头”——到2012年,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还有75%农牧民处在低收入贫困线以下;农牧民负债繁重,历年拖欠的贷款本息累计2.66亿元,平均每户达2.27万元;县域内碘缺乏病、布病、肝包虫病、大骨节病等8种疾病多发频发……

  这也是一块必须要啃下来的“硬骨头”——

  “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全面小康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对青海来说,解决同德这种地区的贫困问题,刻不容缓。

  特殊的地区、特殊的贫困,需要特殊对待。从2013年起,青海省委、省政府批准实施《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规划》,要求多方合力,精准施策,用三年时间,决战贫困,彻底改变同德地区的面貌,也为其他类似地区趟出一条发展之路。

  啃“硬骨头”,要舍得下大力气

  巴沟乡的地干村,村如其名。因为缺少水源,村民种地年年饱受干旱之苦。

  但是,从雪山流下来的巴曲河就沿村而过。怎么不能引河水浇地呢?

  “有那个心,没那个力啊。”巴沟乡副乡长周先加叹了口气。修水渠要机器、要钱,乡里村里都没这个能力。

  随着扶贫攻坚三年规划启动,地干村也迎来了转机。先是州财政投资30多万元,加上整村推进的扶贫资金,在村里建起了32亩露地蔬菜基地,配套解决水、电、路问题。种出的菜卖给县城的学校,很受欢迎。

  随后省国土厅投资,依托巴曲河,帮助村里开发整治了700亩耕地,沟渠完善,全部是水浇地。

  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后,村民有了增收途径,而生活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是让村民们欢欣鼓舞。

  村民尕桑如今住进了政府补贴盖起来的新房,窗明几净,自来水直接入户。“以前哪有这么舒服,吃个水都要到两公里外去背。”尕桑笑呵呵地说。

  像尕桑这样近年来喜迁新居的农牧民,并不是个例。目前,在地干村乃至整个同德县,农牧民全部搬入了新居。

  在《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规划》厚厚的附表中,记者看到,709个项目,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保护等方方面面,哪个部门负责投资、投资多少,一目了然。截至今年上半年,同德县已累计落实各类专项攻坚项目资金超过40亿元。

  四面八方的“扶贫之水”汇集到一处,浇灌在这片“最干涸土地”上。路通了、灯亮了、水甜了,农牧民的笑脸越来越多了。

  据统计,三年扶贫攻坚以来,同德新建改建农牧民住房11387户,新建改建县乡村道路1092公里,解决了5644户农牧民用电问题和2.44万人饮水问题。同时,农村低保提标扩面8100人,城乡医疗救助6369人次。

  如此大规模的投入,是否有“垒大户”的嫌疑,又是否有可复制推广的意义呢?对此,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像同德这样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覆盖等历史欠账问题由来已久,只能够、也应该用真金白银的投入来化解,这个钱必须花。对于其他特殊类型的贫困地区,青海也将采用同德的经验,陆续出台倾斜政策,逐年推进。

  这种集中力量啃“硬骨头”,不仅是加大投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分散的扶贫资金整合起来,共同发力,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单个行业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

  “比如建蔬菜基地的钱,以前都是分到各家各户,几千块钱,花完了就没了,现在几个项目的钱集中起来搞产业,村里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周先加说。

  啃“硬骨头

  ”,需要“点面结合”

  啃“硬骨头”,既要下大力气,真倾斜真投入,又不能光用蛮力,必须合理规划,精准施策,会使“巧劲儿”。

  草场少,耕地少,可利用资源短缺,这是长期以来导致同德农牧民贫困的最直接原因。不解决这个问题,砸进再多的钱,也难以形成可持续的效果。

  为此,同德县委县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分布局”:三分之一的牧户搬迁到城镇定居,三分之一的牧户搬迁到农业点,三分之一的牧户在草场放牧。

  2014年,尕巴松多镇瓜什则村牧民才旦加搬迁到了北八滩社区。现在他已经不能算牧民了,家里仅有的草场或者禁牧,或者流转给了别人,现在家里的收入主要靠着自己开办的一个小型饲草料加工厂。

  “这里的条件比草原上好,新房子国家给了补贴,吃水用电看病上学都不用愁,交通也方便。”才旦加很满意。

  同德县委书记才让太说:“‘三分布局’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实现人口的转移,降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对一产发展的压力,将更多的人口转向二三产业,提升发展动力与活力。”

  如果说“三分布局”是面上的统筹规划,那么除此之外,同德更有精准到点的扶持政策。

  在尕巴松多镇贡麻村村部,记者看到,村里的贫困人口登记本中,详细记录着全村贫困人口的信息,其中不仅包括姓名、家庭人口、人均收入等基本内容,还记录了每户人家的贫困原因:缺发展资金、缺技能、因病因残等。像这样的记录本,同德县村村都有。每个乡、每个村、每家每户的致贫原因,都有据可查,可以“对症下药”。

  为了更好地精准施策,同德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专门制定了“领导联村、单位包村、干部驻村”的扶贫攻坚村联包责任制计划,抽调各级干部全程参与,细化了联包单位和各级干部的职责和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要求不脱贫不摘钩。

  “党员干部不仅要把好政策讲给牧民群众听,还要说到牧民群众心里去,说通了还要带头干。”秀麻乡达哇村党支部书记文昌说。3年来,同德县对15个后进村党组织进行了整顿转化,将137名致富能人培养成了村“两委”班子带头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党员干部能力全面提升,形成了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啃“硬骨头”,还要烧旺“产业之火”

  “三分布局”,通过人口转移破解了资源约束,但不能把人转移了就撒手不管了,在这之后,后续产业发展必须跟上步子,农牧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保证脱贫的可持续。

  打造什么样的产业?这同样需要一个精准选择。在即将竣工的同德县省级扶贫产业园里,记者看到,这里在建的项目包括藏服加工、哈达加工、铜艺加工、天然矿泉水加工、有机畜产品冷链、青稞加工、藏文化影视拍摄制作基地等,或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文化特色,或瞄准市场空白,已经显露出良好的前景。

  “我们不是没有特色产业,只不过以前是‘小而全’,太分散。”同德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马玉林告诉记者,“现在我们要通过整合每家每户的小作坊,组成联合体,以公司的形式入驻县里的省级扶贫产业园。”

  巴沟乡松多村的藏族服饰加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里原来有38户的83名农牧民在从事这一行业,每年人均收入五六万元,在周边的贫困村中,这些农牧户算是早早实现了小康。但是,来料加工的小作坊式生产经营,既没有规模效应,更缺乏带动能力。

  如今,在同德县省级扶贫产业园,总投资441万元的“赛康”牌藏族服饰加工厂已经建成,等设备调试完毕就能开工生产,其中松多村等周边村子自筹80万元,其余均来源于扶贫专项资金和金融扶贫贴息贷款。

  松多村党支部书记杨桑杰说:“这个厂子建起来,能带动村里202人就业,人均增收827元,再加上村里发展的其他产业,家家户户想不富起来都难。”

  贫困农牧民要向产业工人转变,技能培训必不可少。地干村今年上半年举行了中式烹调师的考试,不少村民拿到了五级证书。“以前哪会做菜啊,切个肉,往水里一煮。现在每家每户炒几个菜都不成问题。”地干村村支书公保杰笑着说。

  类似这样的变化,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正是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中,摆脱贫困的内在力量慢慢累积释放,最终让同德展现出今天全新的面貌。

  去年,同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69元,低收入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3.69万人下降到8073人。今年,同德还将摘掉贫困县“帽子”,这在青海尚属首例。对于摘帽后可能带来的优惠政策减少问题,同德人并不担心。毕竟,他们在这3年的扶贫攻坚中,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动力和信心。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