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十三五”:开放创新走向纵深
- 发布时间:2015-10-22 21:30:37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业内专家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会实施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复制和推广国内自贸试验区经验、制定全国统一版本负面清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速多双边协定谈判等任务都将取得新进展,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将基本确立。与此同时,中国将继续推动商业业态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通过创新打造中国发展新动力也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的核心任务。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26日~29日召开,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成为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规划在对下一个五年的重大发展目标和方向予以描述时,将涉及更为丰富的对外开放的内容,并与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紧密衔接,在发展理念、规划体制、对全球环境的关注等方面有所提升。
对外开放走向纵深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个人认为,‘十三五’期间,中国一定会实施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因此,‘十三五’规划中涉及对外开放的内容将十分丰富,并与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紧密衔接。”
在张建平看来,“更加主动”意味着过去常常跟随参加国际规则制定的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将主动参与制定、塑造和引领国际规则,并拓展新的国际合作模式。
“我认为规划很可能将对中国当下要继续推进的任务予以描述,如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筑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实施扩大进口的战略、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等,还有国内自贸试验区经验的复制和推广,以及负面清单的实施、新的外商投资的管理制度,”张建平说,“这一大盘‘菜’,内容太多了。”
张建平认为,在“十二五”期间上述任务中很多仅仅是有了开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进口仍在下滑;‘一带一路’建设也只是开了个头;负面清单还处在试验阶段,到2018年才会推出全国统一版本的负面清单;中美和中欧之间的双边投资协定(BIT)正在加速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等也都还没有谈成。”
“‘十三五’期间要想把上述任务一件一件都落实完成,相当艰难。”张建平强调,“但是,中国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真正得到基本确立应该就在这期间。”
创新塑造新动力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鄢一龙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总体而言,“十三五”规划将高度强调创新,“包括商业业态的创新、产业的创新、制度的创新等,核心是要解决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几十年之后,原来所依靠的劳动力、资源等增长动力减弱,如何塑造新动力的问题。”
鄢一龙还指出,在发展理念上,“十三五”规划将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政府要通过规划之手将市场的逻辑嵌入规划的逻辑,让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大体拥有相对平等的资源。因此,规划将进一步强调收入分配,强调民生问题,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作准备。”
此外,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还将面临如何处理规划和市场的关系的问题。“之前的规划有越位的地方要退出,有缺位的地方要补上。总之,要在公共资源、混合性资源和私人资源三个领域分别起到约束、引导和稳定预期的作用。”鄢一龙说。
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关注“全球环境”,这也将成为“十三五”规划与此前五年规划(计划)的显著不同之处。“‘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投行的建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概念等,这些内容都将在规划中有所体现。”鄢一龙说,“以前的五年规划中也会涉及开放的内容,但主体精神是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现在的不同在于,要在全球格局下谋划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如何更积极地参与全球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