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光明论】人均收入增速“跑赢”GDP 促经济转型
- 发布时间:2015-10-21 08:55:36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光明网北京10月21日讯(记者 伍月明)国家经济稳增长,民生福祉得到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增速继续超过同期6.9%的GDP增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今年经济运行中很大的亮点便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的增速超过GDP,从去年以来这个趋势一直在保持。盛来云解释,之所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而居民收入还能保持较快的增长,与政府加大惠民力度息息相关。
新亮点:前三季度人均收入增速“跑赢”GDP
近年来,居民收入增幅继续超过GDP增速成经济运行当中的一大亮点。根据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分别为8.1%和7.6%,均“跑赢”同期7%的GDP增速。
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幅继续超过GDP增速。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554万人,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三季度,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052元,同比增长9.1%。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认为,居民收入状况的改善的确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具体来说,促使前三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养老改革让员工到手工资有所增加;二是最低工资标准调高;三是由于人口结构、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动使得农民工近几年工资不断上涨。
对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跑赢”GDP增速这种现象,牛犁认为是合理的,最好的情况是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的增长保持同步增长。
原因:经济增加与惠民政策成动力
“十二五”以来,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稳定在70%以上,使发展成果能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福祉得到大幅增进。
尽管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居民收入还能保持较快的增长。盛来运回应,促进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原因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政府的一系列惠民生政策推动的作用。
纵观中国经济,盛来运表示,中国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正在发生转型,劳动力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就业状况比预期好,工资率在不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前三季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增长9.1%,与政策的推动有很大关系。
另一方面,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也在逐渐增长。对城市居民而言,主要是由于这两年租房市场较好,前三季度居民的人均出租房屋净收入增长了12.6%。对农村居民而言,随着土地流转加快,出租土地的收入增加,前三季度居民人均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增长了17.1%。与其他因素综合在一起,居民财产净收入增长达到了10.1%。
盛来运补充,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也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农产品的价格从二季度开始不断上涨,在城市的小微企业尽管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家庭经营的市场环境偏紧,但政府不断提高这类企业的税收起征点,也推动了这一企业的发展。总体而言,是多种作用的结果。
影响:转变居民消费总量和消费方式
尽管盛来运表示,中国经济现阶段面临着下行压力,但他强调,中国不缺增长动力,服务业发展在加快,消费增长相对比较稳健。根据相关数据,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物价以后的实际增长是10.5%,增速逐月提高。同时,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一些行业,旅游、保健、卫生、教育、医疗等行业也面临着较快速度的增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惠民政策的落实,居民收入增幅连续超过GDP增速,这对于居民来说有着怎样的影响?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告诉光明网记者,首先,经济增长结构从过去依靠投资和政府主导的增长模式向消费和私人部门投资发生转变。居民收入增长受益于新兴产业的壮大,但这部分经济很大程度没有在现在的经济数据统计范围中体现。其次,这体现了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我们的GDP总量已经排名全球第二,过去资源和利润更多的是集中在政府和国企,老百姓的财富增长相对缓慢,而现在则表现为惠及人民。
窦玉明表示,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总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不论是出境游、网络消费的快速增长,还是电影票房的飙高、大众餐饮行业的火爆,都是居民财富快速增长的结果。未来可选消费空间巨大,对我国很多产业标准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消费为主的第三产业非常有好处,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