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委员建议打造中央政务服务区

  • 发布时间:2015-10-21 07:53:00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十三五”规划是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疏解非首都功能、控制人口、治理城市病、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重大任务成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昨天,市政协召开议政性常委会,围绕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编制进行协商议政。委员建议,编制“十三五”规划,要紧紧围绕治理“大城市病”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坚持“瘦身健体”,不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不以GDP论英雄。

  据了解,“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将要解决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聚焦“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争取到2020年时,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能够得到缓解。目前,北京市“十三五”规划正在起草,近期将起草形成规划纲要初稿,并公布征求意见稿。京华时报记者王硕京华时报制图谢瑶

  □人口调控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北京全市常住人口要力争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其中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

  防止被疏解人群在北京转圈

  如何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北京“人口上限”和“下降指标”?政协委员建议,人口调控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法,要认真总结北京过去人口调控的经验和教训,尽快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单独制定北京市人口调控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明确鼓励政策,制定具体措施,深入研究人往哪里走、怎么走等现实问题,并做到全市一盘棋,防止被疏解人群在北京范围内转圈。

  与此同时,各区县也必须制定各自的人口调控方案,把人口疏解任务逐项落实到需要搬迁的企业、机构和项目,落实到每项具体行动和措施。

  针对目前首都中心城区失序扩张与卫星城“有城无业”形成鲜明对比的现象,委员建议,在积极引导功能核心区存量产业有序向功能拓展区和生态涵养区转移的同时,逐步完善与各区县功能相适应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争取实现每个郊区县都有一定数量的优质中学、高等院校和三级甲等医院,增强郊区就业就医就学的水平,把当地群众的这些需求留在当地,同时吸引中心城区人口到郊区发展和居住。

  □功能疏解

  近年,北京已关停并转移了不少企业,也腾出了一些空间。自2013年启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来,至去年底累计退出680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又退出185家,预计今年底完成1000家的任务,到2016年全面完成1200家退出任务。

  五环内腾退土地应禁商业开发

  政协委员发现,北京存在着原有企业迁走后,新的企业不仅效益不高、技术水平不高,且聚集了很多人口的问题。市政协常委王力丁建议,要统筹搬迁疏解与腾退空间的管理使用,从严控制、管理和利用好腾退出的空间、土地。

  王力丁建议,应当统一规划腾退空间和土地的用途,建立疏解、腾退用地再利用的管控机制,加强对腾退空间使用的管理,立足区县功能定位设定用途。五环内的腾退土地应禁止进行商业开发,优先用于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例如,早在2014年4月,为了实施产业升级,四元桥汽配城确定腾退,所处地块已改建为了公园绿地。而五环至六环的腾退土地则应限制进行商业开发,严格按照新修改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要求,根据土地用途和首都新增产业禁限目录适度开发利用。同时,腾退出的合法建筑除用于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生活服务业品质外,可按照统一规范的准入标准,适量发展聚人少的高精尖业态,而对腾退出的违规建筑,应坚决拆除。

  □功能布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北京作为首都的战略功能定位为“四个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通州不宜过分强调副中心概念

  为落实首都战略定位,推进城市内部功能重组,委员建议,在四类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并细化每个区县的功能定位,明确与区县功能相匹配的区域规划和发展重点。

  委员建议,以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为依据,完善针对不同类别区县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将功能落实情况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打造中央政务服务区和首都历史文化精华区,在该区域内系统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建设、古都风貌保护、居民生活改善计划,增强“四个服务”能力。

  对于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委员建议,不宜过分强调行政副中心的概念,以免引起盲目的炒作,推高建设成本;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通州的区位、交通等基础条件,有所侧重,把握好规模,功能不要过于集中,避免走中心城区功能聚集的老路。要科学确立新城功能定位,立足资源环境条件,依托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新城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要加快完善新城综合服务功能,在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上给予充分的倾斜。

  □经济指标

  2014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达到2.13万亿。但是在过去5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10.3%;2011年8.1%;2012年7.7%;2013年7.7%;2014年7.3%。

  GDP增速定在6.5%左右为宜

  在设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问题上,委员们建议,要“实事求是”,发展速度定多少,应当从实际出发,既不必要片面追求发展速度,把指标定得过高,也不能把速度定得过低。

  委员建议,按照中央做出的中高速发展的要求,考虑到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带来的影响,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确保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十年翻一番目标实现、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出发,“十三五”时期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设定在6.5%左右为宜。

  委员表示,适当降低经济增速,有助于为疏解功能、控制人口,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留出更大的空间。把绿色GDP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指标。

  政协委员马光远说,过去30年,GDP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数字,甚至在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情况时,只有这样一个指标,这是不正常的。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可以兼顾其他指标,甚至可以实现各个指标之间的均衡发展。“我们当然也不是不要GDP,而是应该淡化它。”马光远建议,将GDP的指标设定为一个弹性非常大的区间值,而不是具体的6%或6.5%。

  □治理拥堵

  2010年12月23日,北京交通治堵新政——《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正式实施。其目的是确保2017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不超过600万辆。

  提高用车成本控制小汽车增长

  针对交通拥堵这一“城市病”,政协委员建议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通过提高外围交通畅通度,缓解对市域交通压力的能力,特别是借助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缓解北京中心城的交通拥堵。有政协委员建议,一方面要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另一方面要尽快研究、规划、建设北京大外环货运通道,解决过境公路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

  至于北京市内交通拥堵的问题,市政协委员郑实提出,“十三五”期间的静态交通管理,应强化经济杠杆作用,通过提高用车成本控制小汽车增长和过度使用,并建立存量退出机制,减少净增长,使交通主导模式实现从“汽车城市”向“公交城市”的转变。

  郑实说,小客车数量调控政策的市场化改革不宜再拖。行政化手段限购是剂猛药,起到了防止交通恶化的积极作用,但长期实施,弊端愈显,因为摇号无法解决每年近15万的刚性增量,无法解决将稀缺号牌视为永久资源。

  郑实还建议,交通管理要创新理念,“互联网时代的汽车租赁、汽车产权共享、专车服务等方式,将很大程度上改变拥有汽车的传统观念。”

  □治理大气

  今年是北京实施《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第三年,大气污染治理总体成效明显,但任务仍然艰巨。

  建设通向城市中心区的通风道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王迎春建议,借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疏解非首都功能之机,完善城市规划,科学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尽量避免北京市“关停并转”的“三高”企业给周边省市等产业输入地造成新的、不必要的环境损害。

  另外,还要建立重大活动保障的补偿机制,分类、分级研究各涉污企业的税费补偿机制,或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针对不同企业的排污治污情况,给予不同幅度的税费减免。还要留出临时减排措施的“关门”缓冲期,提前告知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的关停时限,让企业有计划地安排好生产节奏,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王迎春表示,要阻断经济增长不断向大气输送“污染”的路径,要发挥气候生态补偿作用,在规划中更加注重保护与建设新鲜空气与冷空气生成区域,它们是驱动空气交换的关键因素,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应保护与建设新鲜空气生成地,要保护与建设通向城市中心区的通风道,利用南北走向的河道、主要道路、绿道等作为通风廊道,将建成区西北部开放空间生成的新鲜空气,及偏西北向的山风引入北京三环内城区和通州副中心建设区域。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