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IP在欧洲:政府与民意的较量
- 发布时间:2015-10-19 16:30:52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结束后,外界关注的目光自然而然转向了它的“孪生兄弟”——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毕竟,TTIP像极了TPP的欧洲版,涵盖欧盟和美国共29个国家,同样旨在建造一个新的自由贸易同盟,并消除现有投资和贸易壁垒。
如今,TPP在预计时间内“突破性”地结束了谈判,那么一直以2016年为结束谈判时间的TTIP又会否借此“东风”一同撞线呢?
会推动TTIP谈判加速
TPP谈判的达成确实会客观推进TTIP谈判的进程。中国国际现代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刘明礼认为理由有二。
首先,TPP和TTIP是美国主导并推动的国家战略,又称“两洋战略”。分别来看是以太平洋和大西洋为圆心在亚洲和欧洲重新规划自身势力范围,综合来看则是“联手”日本、欧洲等美国以外的重要经济体重新划分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可以说TPP和TTIP的地位同样重要,且只有两者均顺利达成谈判后,美国的“两洋战略”才能实现预期利益最大化。如今,TPP先行“撞线”,美国将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放在TTIP谈判的推动上,TTIP谈判或将因此加速。
其次则是欧洲的心理。TPP谈判的达成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尽管TPP提出后外界有很多预设,可当TPP真正撞线后,TPP之外的不少经济体仍会或多或少感受到一些“压迫感”。而欧洲,虽然属于美国“两洋战略”中关键的另一环,但“孪生兄弟”TPP谈判先行完成仍会带给其不少时间压力,欧洲政治层面推动TTIP的意愿会更强烈一些。
相关数据显示,一旦TTIP谈判达成,其经济总量将超过全球经济总量的40%,并为欧洲带来每年近1200亿欧元的新增收入。
加速效果有限
不过可惜的是,TPP谈判达成带来的所谓“加速效应”更多体现在“政治意愿”上,而这并无法对TTIP的撞线带来实质性的推动。
正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姚铃所言,TTIP最大的阻碍来自于行业,来自于民间。
她进一步解释称,目前TTIP技术上的分歧主要在于市场准入、监管规制和全球规则制定三个方面。市场准入方面,双方尚未提交服务贸易要价,关税谈判也出现停滞;监管规制方面,数字监管是双方的重大分歧所在;全球规则制定方面,欧盟内部对有关投资者争端解决程序还未形成统一看法,同时双方也未就贸易与可持续性发展、劳动与环境保护等议题形成具有共识的讨论文本。“以上都是TTIP带来行业‘融合’将要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欧美双方愿意政治推动就能够进行的。”
另外,在谈到TTIP谈判进程时,刘明礼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关于TTIP谈判的具体内容,我们看不到太多。”事实上,这不是个案,自TTIP谈判开始,就有行业和民众对谈判的透明性发起抗议,他们认为,如果TTIP谈判草案不公开,或许会加快政府层面TTIP的达成,但却会令他们对大企业了解而自身不了解的一切谈判细节都感到恐慌,他们对这样的谈判方式感到愤怒。
就在TPP撞线后不久的10月10日,欧洲再次爆发了抗议TTIP谈判的游行。20多万来自德国及欧洲各国的民众聚集德国柏林,满街旗帜和标语在喇叭声和鼓声中飘扬,主题只有一个:“停止TTIP!”
作为大游行的组织者,德国工会联盟负责人布尔巴赫称,TTIP将在多个领域损害欧洲公民利益,如在公共服务领域会引致公共服务的私有化,影响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质量。TTIP还可能会导致欧洲放松保护个人隐私数据的法律,限制公众对医药公司临床试验信息的知情权。德国工会组织最担心的是,TTIP将导致就业向劳工标准和工会权利更低的美国市场靠拢,从而引起失业潮,危害德国的就业市场。这位工会领导人强调,可以肯定,TTIP的一些条款将削弱主权国家在贸易争端中的决策权,严重偏向跨国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程实说,“TPP谈了7年,TTIP会谈几年?反正达成时间我还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