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南疆第一村”的三句新民谚

  • 发布时间:2015-10-19 06:32:53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秋日南疆,风光正好。走进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平展的棉田一眼望不到边;幢幢房屋白墙蓝瓦,错落有致;新落成的电商创业基地格外醒目,人来人往;农家院里,硕果满枝,干净整洁;宽阔的马路旁,一簇簇鲜花开得正艳,红得像火,粉得似霞。

  这里被称为“南疆第一村”,348户村民中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超过60户,100万元的有20多户,270户购买了小轿车;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万元。

  然而,过去的达西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沙尘肆虐,一年打不了多少粮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

  “三靠”村如何成为先进村?《经济日报》记者在达西村探访,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亏了咱们的村支书沙吾尔·芒力克”。

  上世纪80年代初,沙吾尔·芒力克带领各族村民消碱、开荒、建大棚、办工厂,达西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连年上台阶。“如果没有老支书,达西村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村民杜孟河说,“他有那么一股子倔劲,而且想得深、看得远”。

  67岁的沙吾尔·芒力克精神矍铄,说起家乡的变化,他一脸谦虚:“其实,说来说去就那三句话。我们认准了,一直踏踏实实地干,年年成为丰收年。”细细品味,老支书的话通俗明了,道出了达西村脱贫致富的真经,村民们都耳熟能详,成为远近流传的新民谚。

  “要想改变,必须实干”,这是沙吾尔·芒力克对记者说的第一句新民谚。当年,达西村没有一条林带,没有一块条田,自然灾害不断。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村民苦干、实干,硬是将贫瘠的土地变成良田,9300亩农田实现了林网化,又相继建设了面粉加工厂、温室大棚、农贸市场等,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村子有了起色,达西村并未止步。1991年起,沙吾尔·芒力克等党员与贫困户结对,签订承包农户脱贫责任状。司迪克·买买提有养殖技术,却无资金,老支书就主动借给他2.8万元,帮他走上了致富路;为帮助身患残疾的阿瓦汗·卡德尔,结对党员连续12年无偿送去生产母羊。如今,全村被承包对象已全部脱贫致富。

  “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这第二句新民谚流传最广。“口袋有了钱,精神和理念更得要跟上。”沙吾尔·芒力克说,“要树立新风貌、推广新知识和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持续增收和致富”。在达西村,村委会定期组织培训班,请农科院的专家授课;施行18项惠民政策,鼓励搞好邻里关系、互帮互助,孩子们学习上进,引导村民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村风。

  “精神上亮堂堂”的达西村民接受新事物快,今年兴起了电商,决心建设“智慧达西”,开始在网络里淘金。当地的红枣、核桃、罗布麻茶甚至烤全羊,开始从这个南疆乡村源源不断发往全国。

  “民族团结像空气一样,一分钟都不能少”,第三句新民谚,道出了达西村发展的另一个“法宝”。在达西村,这句话已成为各族村民实实在在的行动。大家说,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维吾尔族群众善于养殖牲畜,汉族乡亲们则长于植棉种菜,大家互帮互助,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沙吾尔·芒力克常说,各民族要拧成一股绳,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汉族村民李培刚致富后不忘回报乡亲,主动与贫困户阿布拉·牙合甫结对,帮他买生产资料,教他种棉花。如今阿布拉成为种棉好手,生活越过越好。

  “东有华西,西有达西。”今年6月,达西村和华西村签订协议,将在人才培养、投资创业、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合作。“华西村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已经去学习过6次。”沙吾尔·芒力克说,未来,“南疆第一村”将向“天下第一村”迈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