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农林水永远不后悔
- 发布时间:2015-10-17 09:30:52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李庆国高杨
前几日,和一位长期指导北京“三农”工作的老领导聊天,他说“五·一”小长假带着外孙女去京郊看花,没想到那里人山人海、人比花多。他感慨道:城里人可怜呐,真没地方去;顿了一下,又说:这更说明京郊的发展空间真大!
回想起这些年,我们一直行走在京郊,从未离开过。
话要从2003年说起,这一年最让北京人刻骨铭心的是一场叫做“非典”的疫情。然而也就是在这一年,北京农业人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并且作为未来首都农业的发展方向。迈出这一步影响深远,它就像一个支点,撬动了乡村,带动了城市。
一晃十几年。近两年跑京郊时我们发现,在广袤而深沉的土地上,正孕育着一场“三农”的变革,城乡格局也随之悄然改变,标志性事件是2013年提出的“新三起来”和2014年开始的“调转节”,一面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而进行的主动调整;一面是问题倒逼下生产力作出的决绝突破。
在这场大变革中,倏然发现,我们身边的“三农”早已和曾经以为熟悉的“三农”大相径庭,变得连我们这些农业工作者也不敢认了。
先说农业。今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将“一二三产融合”单独成段,北京这些年就一直在用行动践行这个理念,最典型的如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种葡萄是一产,加工酒是二产,开酒庄办旅游是三产。有位管农业的北京领导说,一产有天然和三产融合的基础,农业天然就是风景。较言之,与二产融合难度大一些,有的省份称为对农产品“吃干榨净”,北京这方面不太突出,需要学习。其实老百姓的消费心理也在变化,比如喝奶就喝“三元”的,因为离奶源地近,龙头企业应该抓住这种悄然的转变。
体会起来,真正用一个词形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只能是“多功能”。想想,在一个需求多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中,所适应的农业功能必须是多样的。看大农业、大农机,您可以到顺义、房山的万亩方;找高精尖,您可以看中关村的孵化器和通州种业园;玩小资,您可以网上订菜、阳台种菜;赏美景,更有着力打造的30多条沟域经济带等着您,这里“山会招手、水会唱歌、树会说话”。北京农业是少数,但绝不是小数。
再说农村。说起来,这是一个让人不能平静的词。话说北京3958个村,真正还有农业的有多少,但它们都叫村,因为其中承载着不能磨灭的乡愁,是心中记忆、是童年回忆。就像“京西稻米香,炊味人知晌”,随着京米粥浅绿色米油飘出的,是一辈子走到哪都不会忘的京味。有人说,老北京的乡愁在“四九城”,不无道理。但细查历史你会发现,在农业和文化面前,这远久的“城”和“乡”本就水乳交融,就像京西稻,育在紫禁城,种在玉泉山;金鱼和油鸡,也都曾在皇城和民间走上几遭。
今年4月1日,笔者的一篇稿子《在首都战略腹地绘就大美画卷》,“赌”对了一个词——战略腹地。头天深夜,夜班的几位同事先后打来电话商议是否妥帖,此词多用于讲位置,且使用频率较少。笔者虽心虚,但固执己见。见报当天,市委书记在全市农村工作会上重点讲:这些年我们体会京郊作为首都发展战略腹地的地位,这种认识是越来越深刻了。与上海比,上海大在城市,北京大在空间,而这主要是农村。按设想,这种城乡关系是全新的、深化的、融合的,腹地不仅是位置上的,更是战略空间上的,绝不是在京郊继续“摊大饼”。未来发展如何,请拭目以待。
最后说说最复杂的农民。在北京做农民挺幸福,过去叫“农转非”,现在城里人都想“非转农”。为啥?尤其实施“新三起来”后,农民成了拥有资产的市民。北京市政府对农民的支持力度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更是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可以查一查,京郊农民收入组成中,工资性收入比重有可能是排到全国第一的,说明什么?农民确实在城市发展中是享受到改革红利的。
北京农民实现发展有几个便利条件,全国其它地方难以比拟: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大,农业科技水平全国领先,对外交流施展平台广阔,动不动就是世界种子大会、世界草莓大会等高端会议在京召开。北京农民朴实、仗义、局气、感恩,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既坚持自我、又实现传承。1979年出生的薛新颖早已接过父辈的锄头,成为受农业部表彰的全国种粮大户;1986年出生的孙博辞职回乡开辟网上“密农人家”,今年销售额有望过千万;1989年出生的司庆振接过拖拉机手父亲的方向盘,已成为全国十佳农机手……时代改变着农民,事实上,是他们在改变时代。
《北京“三农”映像》体现在一个个农人身上、一件件农事之中,由模糊到清晰,由片段到连贯。我们之所以编辑出版这本小集子,就是为从一个小窗口映射北京“三农”走过的一小段历史影像,想念人、记录事、体现情……
拥有农林水,永远不后悔。(该书近日已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