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企业“出海”前应做足功课

  • 发布时间:2015-10-17 08:31:52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辑同志:

  泉州是我省民营经济中心,传统制造业发达,纺织服装、鞋业、食品、陶瓷、石材、水暖卫浴等数十个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进入本世纪以来,这些产业集群顺势发力,加速发展出口业务。目前,多数泉州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保持着较高的出口依存度。

  近年来,随着后危机时代深入演进,这些产业集群在国内开始面临产能过剩、生产要素价格高涨等挑战,在这背景下,部分完成国内创牌和资本累积的泉州龙头企业,不再满足于发展出口业务,而是开始主动“走出去”,以寻求更大的国际化发展空间。统计显示,截至9月底,今年泉州有88家民企启动国际化发展战略。至此,已有近300家泉州民企先后“出海”,他们或赴海外办厂,或在海外开销售公司、专卖店,或收购国外品牌,多形式掘金国际市场。

  然而,笔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部分泉州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出现一些新问题,一些企业在“走出去”之前缺乏相关的准备工作,盲目“出海”,导致“水土不服”。此外,在企业“出海”过程中,政府、金融机构等一些相应的配套服务没跟上,这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泉州总商会副主席蒋细宗说,一方面,“贷款不能成为资本金来源”的规定使得企业无法将国内贷款拿到境外去,尤其是民企,由于很难获得政策性银行支持,面临比国企更大的融资难度。另一方面,在境外设立公司的企业,同样难以从境外获得融资,因为企业设立之初,资产负债率通常很高,盈利较少,所以境外的银行不会轻易提供融资,而企业在国内的信用又难以得到境外银行承认。

  蒋细宗建议,在中国金融尚未“走出去”的背景下,省里、泉州地方的金融机构和政府应给企业“走出去”多提供一些融资支持,拓宽信用担保渠道,比如鼓励设立企业“走出去”的民间担保机构,同时进一步提高信用担保的额度,为民企解决“走出去”的融资难题。

  其次,规避汇率风险也是一大难题。去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出现货币大贬值,一些泉州民企对此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损失惨重。

  晋江英林镇的一家服装加工企业负责人说,去年上半年,企业在俄罗斯设立一家公司,并打算在俄罗斯开办一家服装加工厂。去年2月,公司将国内的1.5亿元转入俄罗斯兑换成卢布,没想到之后卢布一路疯狂贬值,至今已贬去50%。在卢布贬值效应下,俄罗斯的物价、用工费等均出现猛涨。人民币和卢布的比价效应,导致企业在建厂过程中付出更大代价。

  晋江经信局副局长林永红建议,对那些对外投资较大的泉州民企,企业管理层应加强对投资所在国的汇率研究,并通过专业的投资机构进行相应的风险控制。对那些汇率波动较大的国家,企业应通过远期汇率衍生品工具进行对冲,锁定风险,从而避免企业利益因汇率波动受损。

  此外,民企“走出去”到他国投资,通常要雇佣所在国的员工生产和管理。去年以来,个别泉州民企由于对投资所在国的法律、制度、宗教乃至风土人情等缺乏了解,导致出现一些纠纷,造成企业生产和经营效率下降。对此,在海外投资设厂经验较为丰富的晋江集成伞业董事长黄文集表示,企业在进入该国投资前,要对这些社会因素进行深入了解,力争公司扎根下来后,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实现对所在国的“本土化”。

  当前,一大批泉州民企正在或准备加速“出海”,这样的局面非常可喜。但是,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的风险也不可小觑,作为投资主体的民企,应正视其中的风险,切不可盲目乐观。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应加强支持力度,尽量在融资、信用担保、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让企业“出海”过程中少走弯路。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