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排行榜上的“第一”
- 发布时间:2015-10-15 01:31:12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继在新一轮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清华大学快速上升至25名、引领中国高校冲进世界前25强之后,近日,由《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发布的2016年度美国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清华工程类专业力压麻省理工学院等欧美知名理工院校,排名世界第一。这是近一个月来,中国内地高校再次在世界大学权威排名榜上有所斩获。
清华凭何拔得头筹?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这个“第一”?真正的一流,又是否蕴含在排行指标之内?
科研表现亮眼,助清华排名居首
此次US News工程类专业前十名中,除清华外,浙江大学位居第四,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七,香港城市大学位列第十名。强手云集,中国高校缘何表现抢眼?
“这与各大学排名采用的衡量指标体系各不相同有关。”麦可思研究院相关专家介绍,此次US News的排名选取了2009年—2013年的数据指标。对工程类专业的分类排名采用8项指标进行考量,其中作品发表、论文引用率总量、高质量论文引用率各占比15%,全球性调研声誉、区域性调研声誉各占比12.5%,标准化论文引用影响力、高质量论文引用百分比、国际化合作各占比10%。
“这说明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中,中国高校注意到某些指标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如科研投入、论文发表、被引因子等,并取得了明显进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奇表示。
从排行榜夺魁到世界一流,还有多远
欣喜之余,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表现突出的工程类专业,也只是此次榜单以学科作为维度排名的1/22,而在另外21类专业的前十名高校中,中国高校大多无缘“前排”。
排行榜夺魁和真正的世界一流,到底还有多远?
10月7日,清华2013级本科生郜雪菲的一篇《排名四问:一流工科与一流清华有多远?》成为该校师生微信朋友圈里的“刷屏之作”:“大学的‘一流’与否,并非一纸排名可以定论,各大排名始终也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青年教师……大学之中不同的身份,对于一所大学的‘实力’也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我们固然欣喜于清华被世界认可,同时也应该拥有比排名上那几个数字更加实在的评价。”
低调,似乎成为清华师生面对这个“第一”的共同态度。
“即使此次清华拿了第一,也很难撼动麻省理工、加州伯克利等名校在工科教育上的地位。工程类专业本身属于应用型学科,排行榜关注的指标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其科研产出有没有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生比较大的推动作用,这就需要更综合的评价体系和更专业的同行考量,不只是看几个简单的硬性指标。清华冷静的态度也反映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清醒认识。”李奇说。
工夫更要下在排行指标之外
冷静、理性。当中国高校逐渐走过为排名升降而简单欣喜的阶段,这成为被评者和排名者眼中应对排行榜秉持的共同态度。
“大学不应该仅仅想着怎么样成为排行榜上的常客或者说提升排名,更多的应该是考虑怎样通过排名这面镜子,把自己和其他国家同类大学的差距搞清楚,不断取长补短,把自己各方面的实力提高。真正帮助自己的大学成功地实现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并早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QS全球教育集团智库中国总监张巘如是说。
李奇则认为,评价一个学校、学科是否一流,各类排名固然是重要的参考坐标,但工夫更要下在排行指标之外,“实际上很多科研、学问很难通过量化的计算来体现”。
在QS 2015年的排名中,李奇所在的北师大教育学科跻身世界前50名,可在与国际同行交流时,他还是时时感觉到自己的差距所在:“只有同行才会知道你和世界一流究竟有多大的差距,这包括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对世界同行的影响、对学科发展的贡献等非常具体、细致的环节。当中国高校在量化体系上取得长足进步之后, 是时候下力气考虑这些问题了。”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