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军队生物医学工程“急先锋”

  • 发布时间:2015-10-13 01:31:0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本报记者 张 强通讯员 张 静王 立

  编者按 军队科研人员是战斗力生成核心的要素之一。多年来,四医大生物医学工程系把科技强军的使命扛于肩,把教为战、学为战、研为战的职责根植于心,研发生物电磁图像检测与监测、非接触生命雷达探测、制氧增氧装备、医学图形图像处理等系列技术与装备,形成4架“科研马车”齐驱发力的强劲态势。建系近30年来,荣获以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代表的多项标志性科技成果奖,培养一大批军事医学工程优秀人才。

  颅脑战伤电阻抗图像监护仪、非接触生命探测雷达、军用高原增氧器、野战伤员信息搜救系统……走进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如同走进了我军医学装备的展览馆,多种为保障打赢研制的卫生装备令人眼花缭乱。

  一组数据让人震撼:全军唯一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军队重点实验室、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课题20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培养全军2/3的医学工程与装备学专委会委员和卫生装备管理与技术骨干。

  正如该系领导所说:“实践强军目标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必须把姓军为战作为搞科研育人才的最高标准,敢当强军路上的‘急先锋’,让部队官兵满意放心。”

  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探索者

  如果说我军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一座金字塔,那么该系创始人董秀珍教授,无疑是站在塔尖指点“江山”的专家之一。

  哈尔滨工程学院毕业、国防科工委某研究院从事科研10余年的她,35岁进入生物医学工程领域,48岁开拓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如今,已70岁高龄的她,仍精力充沛、斗志不减,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

  面对医工这个全新领域、陌生的环境和简陋条件,1980年,刚调入四医大的董秀珍,心中只有一个念想:“一定要把这个学科搞起来!”没有仪器设备她想方设法筹措,没有教材讲义她加班加点编写,没有人才她协调联系。短短几年,医工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修理仪器设备的辅助科室,逐步发展成具有初步规模的教学科研单位,并最早在全军招收本科学员。

  机会总是垂青那些积极作为的人。起步时,董秀珍苦苦思索医学和工学的结合点,几经波折,终于在临床科室寻找到医工交叉的第一个科研方向:心脏功能与信息研究,首先提出用阻抗法同步检测左、右心室功能的原理,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反复的实验改良,研制成功系列新型自动检测心脏功能的仪器,推广全国全军3000多家医院,造福广大患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1993年,48岁的董秀珍,科研方向再次“转轨”,向生物医学工程原始创新发起挑战,研究国际专业领域公认的难题:生物电阻抗成像基础及研究。1995年,她首先提出军事生物医学工程概念,开拓了我国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

  一路寂寞、一路风雨,她带领团队艰难走过了22年,终于突破微弱电流穿过颅骨成像这一世界难题,成功实现战创伤动态连续成像,研制出颅脑战伤电阻抗图像监护仪、胸腹部战伤电阻抗成像扫描仪等系列设备,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将给新型战伤救护和颅脑疾病的检测监测提供全新的技术装备支撑。

  采访期间,董教授多次讲到,医工系之所以有今天,与著名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俞梦孙院士不遗余力的支持密不可分。俞院士提出的“以为军服务和开拓创新为特色、以科研带动学科和人才培养”发展思路,指导布局的生物电磁图像检测与监测、非接触生命探测、制氧增氧装备、医学图形图像处理4个与军事医学紧密相关的军事医学研究方向,犹如四驾马车,带领该系迈上了发展快车道!

   锤炼保障打赢的“硬本事”

  依靠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先进技术,研发部队用得上、未来战场用得着的仪器设备,是该系科技人员的一致共识。

  专业技术少将、三级教授、军队卫生装备教研室主任罗二平,在解决急进部队高原抗缺氧这个世界性难题上积极探索。他几乎跑遍了我国高原部队,到南疆、去西藏、走边防,获取了大量宝贵数据。仪器研制成功后,进低压氧舱,他总是第一个去。“要在低压氧仓测不同低压环境下的血氧浓度,做一次实验需要多次抽血取样,老师经常抽完左胳膊的血再换右胳膊。”学生心疼地说。

  仅用3年时间,他研制成功“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填补了我军单兵抗缺氧装备的空白,被军事博物馆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的标志性成果永久收藏。目前,已配发高原部队数万台。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相继研制出“营房帐篷富氧装置”“便携式制氧机”“高原车载氧气机”“高原野战医用制氧车”等制增氧装备。

  如何在军事冲突、暴恐活动及自然灾害中,通过非接触、远距离穿透探测生命信号实施精确救援,是战时保战斗力、平时保群众安危的关键。

  总后优秀中青年技术专家、医学电子学教研室主任王健琪教授率先提出“生物雷达”概念,带领团队长达16年的刻苦攻关。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严冬腊月,为得到一个准确的波点、一道微弱的频率,他们无数次在不透气的地下室,在阳光曝晒、寒风凛冽的废墟做实验,有时在地上一趴就是一整天。

  他们最终成功克服五大类百余个科研难题,首创发明超低频微动相干检测,研制出伤员探测仪、穿墙人员探测仪、单目标(多目标)生命搜寻仪,实现战时伤员搜寻、平时灾害救援的非接触生命探测,荣获2014年全国发明技术二等奖。已列装军队、公安、消防等国家应急救援力量近千台,接受了野战救护、应急救援、反恐处突行动的实战检验,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百余次突发事件救援中发挥了作用。

  未来战场伤员信息有效输送,是战伤救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卢虹冰教授,在医学图像与远程战伤信息获取及传输技术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

  作为该系第一个“留洋”博士,卢虹冰教授因留学期间表现优秀,被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高薪挽留,但她毅然拒绝返回四医大。经过多年刻苦攻关,原创性提出基于三维影像特征的病灶自动检测与诊断技术,借助影像实现“虚拟活检”;创建新型计算机辅助诊疗系统开发平台,开发多个个体化手术设计系统,有效解决现有CAD系统“找不到”“诊不清”“治不精”“开发慢”的问题。

  作为一个医工交叉学科,之所以在科研领域屡获重大进展,主要得益于坚持姓军为战、保障打赢这条“主线”,引导和鼓励科研人员通过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问鼎军事医学高峰,该系主任王长军讲道。

  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纵观董秀珍、罗二平、王健琪和卢虹冰这四大科研团队,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事业凝聚人才,实践造就人才,机制激励人才,制度保障人才。

  近几年,医工系紧紧围绕实现强军目标,按照学校第三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精英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提出“打造精英人才,引进特殊人才,培养骨干人才,激励青年英才,扶持苗子人才”的军事医学人才培养思路,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该系政委赵贽谈道。

  去年科室主任公开竞聘中,4名年富力强、学术业务精的优秀科技人才走上了科室主任岗位。

  医学电子工程学教研室主任付峰教授,牵头申报的“新型战术战伤快速检测及适时动态监测一体化技术研究”,获批全军后勤科研重大项目;物理教研室主任张晓军副教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军事医学计量学教研室主任汤池副教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二五”重点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5项课题,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14项;卫生装备教研室副主任申广浩副教授,本科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军队卫生装备研究,多次深入高原边防哨卡开展装备维修、技术保障等为军服务活动,研发单兵制氧、营房帐篷弥散式制氧等部队急需装备,成长为该领域的优秀中青年人才。

  选送出国留学,到地方高校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把年轻科技干部推在前台,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条件、铺路搭桥,是该系培养科技干部的又一大举措。

  医学图像学教研室主任尤富生教授,在牛津大学留学的一年时间里,掌握了电阻抗成像研究方面国际上的最新方法,并申请PCT国际专利1项。电子学教研室副主任路国华副教授,在英国攻读博士后期间掌握了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关键性技术。军队卫生装备学教研室景达讲师,是该系第一个联合培养的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在骨骼细胞的力学信号和电磁信号转导方面做了诸多开创性的研究,被美国“第一届骨骼肌修复与再生年会”评为“年轻研究学者”奖。

  该系已有20余人次经过国外和地方高校学习深造,举办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近百次,与耶鲁、哈佛、纽约州立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机制,6名年轻干部赴清华等国内顶尖学府攻读强军计划,形成了一个开放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

  如今,这支战斗力十足的人才方队,紧盯国际军事医学前沿,紧贴部队平战时卫勤保障需求,紧扣重大医工科技项目,坚持姓军为战、保障打赢,开足马力奔驰于军事医学发展的新征程!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