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奶硫氰酸钠“超标”谁来裁判
- 发布时间:2015-09-28 02:10:18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来论
据新快报报道,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5日发布《食品销售安全警示》称,辽宁辉山乳业高钙奶被检测出硫氰酸钠超标。9月27日,辉山乳业回应称,经企业委托的第三方机构检测,产品全部合格。
原料乳或奶粉中掺入硫氰酸钠可有效抑菌之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三聚氰胺可以增加“蛋白质含量”的功效——没有无缘无故的人为添加。但辉山乳业坚决否认添加行为,又称,经第三方机构检测,产品完全合格。检测结果打架,我们信谁?对消费者来说,不存在难题,可选择的产品很多,只要怀疑,不买便是。但对于那些喝过“问题牛奶”的人们来说,情况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硫氰酸钠是毒害品,少量食入就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接下来企业可能面临消费者维权、索赔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因此陷入危机。也正因如此,企业否认添加、委托第三方机构的检测结论,很容易被消费者质疑为自说自话。
检测结论打架,必须有人裁判。河北食药监局发布安全警示后,辽宁食药监局已派员赶赴产品生产地抽样检验。如果得出与河北方面相同的结论,则对辉山乳业很不利。若辽宁与河北的结论相左,势必陷入争论不休的局面。这种情况下,更权威的办法应该是由国家食药监部门,委托相关机构在多方监督下进行检测。理论上说,法治国家里,企业、政府部门、检测机构也可以通过司法路径,申请法院确认检测结果中哪一个真实、权威。而最令人担心的局面,是各方各说各话,相持不下之后,不了了之。结果是,企业信誉、消费者利益、政府公信皆输。
“硫氰酸钠超标”事件,涉及企业、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等各方的利益或责任,注定存在一个博弈的问题。各方平等争论,依法、据理主张各自的意见和权利,而不是权力部门一言定音,这种机制是合理的,但前提是“终审”机制不可或缺。如何关上“硫氰酸钠门”,事关中国乳业的监管公信与市场信心,以及市场监管范畴的法治公正问题。
□马涤明(职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