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面积急剧萎缩,棉花产业如何脱困?

  • 发布时间:2015-09-23 04:31:3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将新闻进行到底

  文·本报记者 李 禾 通讯员 张聚明

  新疆哈密市兵团十三师火箭农场,这里有上百亩的中棉所—民和“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示范田。粗壮的棉株密密挨着,“青枝吐白絮”。几个老农走进棉田,一边仔细观察棉杆、数着棉桃,一边感叹,“叶够绿,今年的棉花收成肯定不错”!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产区。全疆50%左右的农户从事棉花生产,其中南疆棉花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80%左右。但如今,在新疆阿克苏等地,棉田数量在缩减,棉花正在被苹果、红枣、核桃等作物所取代。

  ——现 状——

  我国植棉面积萎缩严重

  新疆的情况并非孤例,记者随同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在河北、山东进行棉花生产中期检查时发现,长期与新疆棉区三足鼎立的黄河、长江流域两大棉区,植棉面积萎缩得更为厉害。

  河北省农业厅经作处处长邓祥顺调查发现,2008年河北省植棉面积1035万亩,2010年下降为1000万亩左右,今年仅500万亩;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主任董合忠表示,山东一直是内地棉花生产第一大省,最高种植年份曾达1300万亩。但今年全省植棉面积“不到700万亩”,几乎“腰斩”。

  据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全国棉花生产监测最新数据,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下降22.8%;中国棉花协会调查显示,2015年棉花实际种植面积可能不足5000万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点。根据新疆今年植棉3000多万亩统计数据推断,包括山东、河北等省在内的黄河、长江流域棉区种植棉花的面积已很少了。

  ——问 题——

  价格下降、成本上升,农民种棉不挣钱

  植棉面积为何如此快速萎缩?邓祥顺等专家均表示,主要是棉花种植效益急剧下降。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9年到2014年,河北省棉花种植的净利润,已由272元/亩减少到29元/亩。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棉花价格大幅下跌和用工成本快速上升。棉价从2010年的11.5元/斤,降到2014年的6.1元/斤,降幅为50%;在用工数不变的情况下,同时期用工成本从44.6元/个上涨到61.5元/个,涨幅为37.8%。

  此外,国际低价棉花冲击国内市场。2011年—2013年,国内棉花临时收储期间,印度、美国的棉花价格每吨比国内低几千元。2014年国家实施目标价格和相关补贴政策以来,国内国际棉价逐渐接轨,但在质量上国产棉与进口棉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纺纱厂等棉花需求大户更多选择质优价廉的进口棉,国产棉则以政府托市价格基本流向了国家储备仓库。

  棉改粮或棉改果,导致耗水量大增

  面对棉产区的严峻形势,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长李付广研究员表示:“棉花用水仅为粮食作物的1/2甚至更少,位于华北地下水超采核心区域的黑龙港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缺乏最严重的地区,近期形成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与棉花面积减少不无关系。因此,从生态角度来讲,这里的棉花面积不能再减了。”

  河北衡水市属黑龙港地区,衡水市农牧局调研员陈桂荣说,衡水历史上种杂粮,自2001年开始,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3年达到峰值,接着植棉面积开始下滑。在国家实行粮食直补等政策刺激下,衡水地区的小麦、玉米种植面积急剧上升,大量棉田变粮田。随之而来的,衡水农田灌溉用水占到总用水量的82%。可以说,棉改粮加剧了华北地下漏斗区的形成。

  “漏斗区的水资源已不足以支撑粮食作物产量的长期大面积持续增长。棉花耐旱、耐盐碱、耐瘠薄。在这样的地区,植棉是作物结构调整的最佳选择,最能使棉花发挥其抗旱节水、耐盐碱的先锋作物特性。”河北农业大学教授马峙英说。

  马峙英还强调:“我们不能让纺织车掌握在外国人的手里。至少要保证60%的用棉靠自己,否则我们对棉花的话语权、定价权就没了。让其他国家决定我们的用棉,将来的风险会更大。”

  ——对 策——

  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让棉农增产增收

  该如何解决棉区面积快速萎缩的难题?

  “作为棉花科研的国家队,中棉所以前专注为市场提供更优质、高产、抗病的种子。现在我们拓展了科研单位与农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为棉农寻求节本增效植棉的一系列新技术方案,提供棉花全产业链服务,让农民快乐植棉,增产增收。”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张西岭研究员说。

  记者在新疆看到的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与上市民企山东民和生物公司的合作,就是提供棉花全产业链服务的一个重要尝试。张西岭说,只有在棉花水、肥、种、管、收各环节实现节本增效,才能形成全产业链的科技解决方案,提高植棉效益。中棉所与民和的合作,就是要在棉花用肥这个环节,和先前开展的“育苗、栽培、田管、采收”科企合作一样,进行轻简植棉联合攻关。

  山东民和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张东明说,“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来自民和股份的肉生笼养鸡排污处理项目——鸡粪沼气发电。它以沼液为原料经过多重生物发酵、纳米提纯等工艺制成,含有百余种有机活性养分,营养全面;吸收利用率达85%以上;含有丰富生物菌群,调节快,使棉花品质好、产量高;不添加任何激素,能培育高品质棉花,而且更安全、更绿色、更健康。而这次在新疆测产田施用的“新壮态”,是厂家按照中棉所科研人员指导意见,根据棉花生长不同时期营养需求特别配制生产的,田间经过600—700倍稀释后,分别在根部、叶片、花铃喷滴施用。

  中棉所与山东民和分别在新疆石河子、哈密、阿拉尔三市27个棉花示范点展开田间测产,并在长江、黄河流域棉区布设了13个示范点。测产对照数据显示,棉花每亩增产超过10%。田间测产还发现,“新壮态”不仅对促进棉花健康生长、形成增产作用显著,而且表现出对棉铃虫、棉花枯黄萎病具有比较明显的抑制效能。

  加强科研创新,组建全方位棉花产业发展平台

  为加强科研,探索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模式,组建全方位棉花产业发展创新平台。8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塔里木大学联合成立“棉花科学学院”。这是国内首个专门面向棉花产业的学科型学院。

  李付广认为,棉花科学学院的成立不仅是中棉所与塔里木大学全面深化合作的“重要拼图”,更是推动我国棉花产业向新疆战略转移的重大举措。如能依托新疆区位优势,整合国内棉花科技资源与中亚各国开展“棉花外交”,实现“技术输出去、原棉引进来”,“未来世界的棉花中心就在这里”。

  对此,塔里木大学党委书记王选东说,棉花科学学院战略定位为应用性、区域性、开放性的研究所,将建成为全国棉花科研项目落地新疆的大平台,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基地。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表示,和塔里木大学合办棉花科学学院与国家“转方式、调结构”重大发展需求相适应。他建议,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所在地的阿拉尔建成“国际棉花产业高地”,可通过提高生产水平和产业拉动使其逐渐成为中亚地区有影响力的棉花科技交流中心。

  ■相关链接

  印度将成全球最大棉花生产国

  根据新的报告指出,中国棉花生产量正逐渐下降,预计印度将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

  棉花生产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预计2015/2016年全球五大产棉国将产生近80%的产量。据美国农业部统计,印度和中国占全球棉花产量的50%以上,但中国产量衰退,而印度则在成长。

  预计2015/2016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棉国,据报告显示,印度棉花预测产量约在2950万包,将占全球产量的26.5%。

  对于中国来说,2015/2016年预计产量2700万包,下降10%,是2003/2004年以来的最低点,预计占全球总产量的24%,并且将持续走低。

  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在生产前景的差异可以追溯到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工资上扬,生产成本增加,而近几年新技术和生产实务已趋动印度的产量显著提高。”“印度于2006年产量第一次超越美国,现在它正准备超越中国,而自1982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产棉国。”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