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新疆调整新年度棉花“直补”方式 大部分地区按交售量补贴

  • 发布时间:2015-09-14 16:56: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赵春晖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14日公布2015年度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调整棉花“直补”方式,新疆大部分地区将按交售量对棉农进行补贴。

  按照这一方案,从今年9月起,中央补贴资金总额的90%将按交售量补给棉农,其余10%,面向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以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4个南疆地州,向“基本农户”兑付棉花种植面积部分的补贴。

  2014年度的试点工作中,执行的是中央补贴资金的60%按棉花种植面积来补,40%按实际交售量来补。但“面积+交售量”的补贴方式存在工作量大、行政成本较高等弊端。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张春林说,为了方便农民,今年新疆还将实行电子化的“种植证明”,不再使用原先的纸质版。目前,新疆绝大部分棉农的种植情况已被录入系统,农民可直接交售。

  2014年9月,国家首次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工作,同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此后,我国棉花价格开始由市场供求形成,政府不再干预市场价格。

  所谓目标价格,是指在保障农民获得一定收益的前提下,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农产品种植成本制定出的预期价格。如果在收获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将按照差额补贴给农民;如果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发放补贴。

  近年来,我国棉花市场波动较大,尤其在新疆,“卖棉难”现象频现。为了保护棉农利益,从2011年开始,国家连续3年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对稳定国内棉花生产、保护农民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造成国内棉价远高于国际市场,下游纺织产业原料成本居高不下,国际竞争能力急剧弱化,再次影响到棉花的生产、收购。

  为破解“白色产业”的困局,2014年,中央确定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稳定棉农收益,同时降低纺织企业原料成本,促进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目前,国内棉价已降至较为合理水平,基本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产棉区,当地一半以上农民从这一“白色产业”中受益。去年当地公检棉花量超过42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六成以上。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