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凝聚农业“调转节”的科技力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服务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纪实

  • 发布时间:2015-09-21 10:32:00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最近,一份国务院文件牵动起所有农业人的心——《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我国国家层面首个系统部署相关工作的文件;就在一年前,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在新一轮发展中下好“先手棋”,响亮提出“调转节”,即“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方向定位。

  农业转型,科技支撑。地处海淀区昆玉河畔一隅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近几年为首都农业转型擎起了科技创新的大旗,在她的凝聚下——世界首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在这里绘制,单产增幅达20%的杂交小麦从这里诞生,全球最大的玉米DNA指纹库和我国第一个具有国际种子检验资质的实验室便设于此……

  记者近日走进这个历经半个多世纪风华的科研机构,近距离感受“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农科精神,体悟推动农业转型的科技力量。

  57载传承,几代农科人耕耘,始终坚持农业科技服务符合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农业是个古老的行业,也是个崭新的行业,更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产业在变,推动其前进的科技力量也在不断变化。从1958年成立至今,“创新与服务”便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立院之本,各项工作的重心也紧密围绕首都农业的功能定位不断调整。

  由原北京市农业试验站、兽医站、养鱼站和中国农科院下放到市里的蔬菜所、养蜂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的北京市农业科学院,从建院伊始,到1962年院建制撤销,直到1968年成立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期间,农科院科研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城市副食品供应不足和育种、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当时首都老百姓还是“有啥吃啥”,农业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产出来”。

  从1975年恢复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建制,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农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粮食生产停滞、蔬菜供应困难、肉食供应短缺等问题。提供科技贡献,农科院科研的重点变为开展良种换代、抗病品种选育等以育种为中心的工作,培育出了一批粮食和蔬菜新品种,老百姓餐桌上的“技术含量”不断丰富。

  1983年5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名称正式确立,从此装满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成为科研的重中之重。同时全院还贯彻“科技为京郊建设服务”的方针,进行科学研究体制和科技推广体制改革,由单纯的研究型向科研、开发、经营型转变,在全国率先开展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以科技承包制为核心。这期间首都市民的农产品供给不断丰富,科技进步功不可没。

  市场经济深入推进以来,按照“一定两改三高”工程目标责任制要求,全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农业高精尖领域建立起一批国家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在全国首提“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快速拓展,解决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需求就成为科研主攻方向。百姓的餐桌已经丰富到“想啥吃啥”的地步,市民的关注点也转移到如何通过科技达到“啥好吃啥”的新要求。

  如今,北京城市定位到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这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首都农业不得不又一次踏上调整之路。在满足了市民“胃”的需要后,农业还要更多地满足人们“肺”“眼”“脑”等多种需求,需要一二三产融合,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而转型的出路只有靠科技。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伴随着首都农业的重大转型,以及京城百姓需求的变迁,三者是高度契合的。”院党委书记高华说,“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四大功能,近年来农科院一直在为提升首都农业应急保障、种业发展、生态休闲和科技示范水平默默奉献着。”

  可以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近60年的农业科研发展史,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休戚与共,与两千万首都人民的餐桌紧密相连。在这个过程中,凝结着一批老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心血。

  目前,全院有专业技术人员1200人,研究员105名,副研究员296名,博士287名;国家和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2人;国家杰出青年1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名,功能实验室主任2名,岗位科学家11名;组建起25个所级科技创新团队和6个院级科技创新团队。

  “北京经济发展和全国一样,都进入了新常态。面对更严峻的形势,我们科研人员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把服务北京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服务京津冀协调发展放到更突出的位置上。”高华说。

  视创新如生命,加强成果推广转化和科研体制改革,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动力

  去年开始,北京在全国率先拉开了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序幕,方向是“调出新方式、调成高效益、调到可持续”,重点是发挥科技的支撑力量。

  2012年11月25日,国际学术顶级刊物《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了世界首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标志着人类成功破译了西瓜遗传“密码”。这个团队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牵头,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等16家国内外科研单位,历经4年多艰苦努力,完成了栽培西瓜全基因组的序列分析。

  这项由我国主导的科研创新,如同打开了西瓜生命活动的“黑匣子”,为高效培育兼具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撑,是植物基因组领域研究的又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西瓜基因组学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

  首都城市发展的优势在科技,北京农业转型的最大比较优势也在科技。向高端农业科研攻关,领跑科技前沿,服务首都“三农”发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始终践行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使命。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许勇因西瓜图谱在2013年“科技盛典”上,获得了“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称号。他的贡献用颁奖词说就是:“培育出了一系列抗病性强、口感好、糖度高的西瓜新品种,他所主持选育的‘京欣’系列更是成为全国很多地区的主导品种,他是名副其实的‘西瓜先生’。”

  醉心科研、痴迷创新,是农业科技工作者毕生追求。西瓜育种被称为一项“甜蜜的事业”,个中甘苦只有育种人自己知道。曾风靡全国的“京欣1号”在上世纪80年代饱受枯萎病困扰,90年代初,许勇开始率领团队选育新品种。

  为了育种,他和他的课题组早晨6点下地,晚上8点收工,连周末都献给了西瓜地,因此得了个“周末育种家”的称号。辛勤付出得到了土地的回报,“京欣2-4号”“京玲”“京秀”等一系列优良品种上市后,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其中“京欣2号”取代“京欣1号”成为我国保护地西瓜主产区的第一大品种。

  农业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在创新,任务在推广,让京郊乃至全国农民从科研成果中受益是他们的最大心愿。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赵久然团队最满意的,不是他们的拳头产品“京科968”创下了一次品种技术转让费2000万元的最高纪录,而是在2011年品种通过国审后,3年时间推广面积就跨过千万亩大关。

  赵久然被称为“玉米团长”,在同龄人都忙着出国的时候,他却选择了下乡,到当时条件艰苦的延庆县蹲点搞科研,一蹲就是6年。1993年玉米研究中心成立,赵久然和他的团队几乎是白手起家。他考验学生的一项任务,叫做“玉米的一生”,要求学生在实验地里每天同一时间、同一角度给同一株玉米拍照,观察植株生长,这往往是一年时间。能坚持下来的,才能加入他的团队,“能吃苦耐劳,能持之以恒,这才能摘得有价值的成果。”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小麦光温敏不育现象,创立“小麦雄性育性相对性原理”,通过不育系、恢复系、强优势杂交种、高效制种技术等系统创新,首创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农科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历时20多年,解决了国际杂交小麦长达60年的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这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在作物科学领域又一原创性重大成果。因此,赵昌平领衔的杂交小麦课题组获得了201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张凤兰研究团队选育的白菜品种每年推广面积200万亩以上,年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亿元以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批批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给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二五”以来,农科院累计承担973、863、国家科技支撑等项目54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7项;审定(认定、鉴定)品种106个,国家授权专利508项,获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商标、新兽药证书16个;发表SCI和EI科技论文723篇。在全国1078家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有6个所(中心)进入百强。

  进入新时期,国家对农业科研提出更高要求,着力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寻求新突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也在进行积极探索。目前重点围绕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开展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

  在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围绕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环境承载率,以落实科技惠农行动计划、双百对接为抓手,深化与政府部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建立部门联动、资源整合、政策集成、重点聚焦等机制,利用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推进科技成果托管和交易,制定激励成果转化的奖励政策,使其迅速产业化。

  同时为推动科研创新改革,着力加强资源整合、协作攻关,完善成果分类评价和激励政策,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重点推进种业企业改革,强化种业公益性基础研究,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让科研上有成果、推广上有成效的科技人员有名有利。

  新常态新要求,立足首都服务京津冀,以农业信息技术为突破口,推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今年北京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明确提出,目前北京正处于城市功能调整的新时期,发挥好郊区的战略腹地作用至关重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优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制度。

  面对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农科院党委提出要树立改革攻关的信念,继续坚持创新立院战略,提高科技支撑引领能力;推动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步伐,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对接;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始终将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坚持开放办院战略,开创大开放、大联合的协同创新格局;坚持管理机制创新,全面推行现代科研院所建设。

  当前最热门的“互联网+”“大数据”与农业有关吗?在互联网时代,现代农业有着怎样的未来?在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领域,未来农业的图景比我们能想象的还要丰富。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也把信息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去年,由农科院建设的国家农科城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推出的农业云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每个在线注册的人都是一个“云端”,而这些“云端”也被纳入了大数据的计算中。

  作为其中一个“云端”,北京金六环农业园的技术负责人吴文彪向记者描述了云上农业的变化:园区8栋日光温室、2栋春秋棚及2栋连栋温室在安装了物联网信息感知及调控技术设备后,管理人员无需在酷热的天气里反复穿梭于大棚中,在监控室就可以完成对土壤灌溉、施肥和温湿度的调节。

  云平台的专家资源也成了园区的智囊团,“通过专家调配系统,利用视频、电话等多种方式,园区能够获得各类专家的实时指导。”吴文彪说。此外,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生鲜农产品配送的冷链与物流监管服务,都可以通过云平台完成。去年7月,在延庆召开的世界葡萄大会上,农科城的云服务平台通过3D虚拟交互向市民展示了葡萄种植的各个环节。

  依托云技术,农科院又在精准农业上做起了文章。在小汤山,这里有我国第一个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通过“卫星—飞机—地面”的立体化联合科学试验,应用变量施肥机、农药碰洒机和光谱杂草识别农药喷洒机找到了农机农艺结合的创新技术。据了解,试验田块可节约肥水9%-38%,农药28%-41%,对北京这样一个缺水的城市而言,节水技术的运用前景十分诱人。

  近几年,会展经济成为拉动首都农业发展的一个引擎,中国花卉博览会、世界草莓大会、北京农业嘉年华、世界葡萄大会、世界种子大会、世界食用菌大会……在这些顶级农业展会的舞台上,从不缺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身影,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创意,科研与展会结合,让科技立体起来。

  大兴西瓜、平谷大桃、通州食用菌、门头沟杏、密云板栗、顺义特菜……京郊大地上留下了农科院科研人员推广的身影,让科技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生物防治、雨养旱作、沼液滴灌、林下养殖,这些绿色化、生态化的科研成果都为首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提前谋划‘十三五’,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与转化应用相结合;坚持突出特色与协同创新相结合;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坚持支撑发展与战略储备相结合。”高华说。

  5月25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倡议发起成立了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由京津冀三方农科院为主体,联合区域内相关农业科技资源,引领和支撑京津冀区域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时探索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与模式。这将是一个更大的舞台,也是一段更加艰难的探索。

  新的征程再度起航。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