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战略摇摆,惠普或错失转型良机

  • 发布时间:2015-09-21 09:31:1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事实上,自惠普原CEO马克·赫德被“驱逐”出惠普董事会后,惠普的发展战略就一直处于摇摆不定中,不断收购,又不断曝出收购丑闻。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惠普以往在研发、产品等方面都缺少有机融合,裁员过冬也成为惠普CEO惠特曼在转型不力后的杀手锏。“惠普目前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一个清晰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缺少指引这样一个巨头前进的领路人。”沈萌认为,惠普不如去收购一家有战略眼光的创业者创办的企业,来弥补惠普领导者的空缺,同时为其重新注入其赖以成功的工程师创造基因

  惠普方面日前传出消息称,旗下企业业务部门预计将再裁员2.5万-3万人。截至2014年末的数据显示,惠普拥有的员工数量超过30万人,这意味着最新一轮裁员将涉及惠普总员工规模的10%左右。

  截至2015年7月31日的惠普第三财季显示,惠普来自个人电脑和打印机业务的营收也正在不断下滑:上一财季,惠普该部分收入下滑了11.5%,此外,近期惠普仍在向外界释放PC和打印机业务未来将遭受艰难形势的信号。另一方面,上一财季惠普来自企业业务上的收入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也不容乐观。

  惠普尽管早已决定将重心从PC业务转向企业业务,但其目前在企业业务方面的发展并未跟上企业需求。于是,在将企业业务分拆前夕,惠普宣布再度裁员。

  裁员计划不断加码

  惠普的裁员计划不断加码。在本轮裁员之前,惠普已在全球裁员5.5万人。

  2012年5月传出2014财年结束时裁员2.7万人的计划,当年9月扩大至2.9万人,2013年底又上调至3.4万人。在2014年5月,惠普再次修改计划,宣布在2015财年裁员4.5万人—5万人,惠普CEO惠特曼当时公开表示:“我预计本次裁员之后将不会有新的裁员计划。”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2014年10月惠普确认将一分为二时,又宣布将在执行分拆过程中再度裁员5000人。现在,惠普裁员“讽刺剧”又有了新剧情。

  裁员成本也在不断攀升。2012年5月,惠普预计2014财年结束时,裁员相关费用约为18亿美元;当裁员计划升至5.5万人时,预计成本已变为55亿美元。

  为了摆脱业绩持续下滑的危机,惠普正在推进“分拆计划”:即在2015年11月1日之前将惠普分拆为“惠普公司”和“普惠企业”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前者主营PC和打印机业务,后者主营企业专用的电脑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软件、服务业务等。

  惠普首席财务官凯西·莱斯杰克认为,2015年10月以后,惠普将一分为二,更多的裁员可能会由此而来。

  数据显示,2015年惠普的裁员进度为:截至第二季度共计裁掉4.8万人;第三季度又裁掉了3900人——截至第三季度的裁员规模为5.19万人;这也就意味着,在第四季度结束时,惠普将再次裁员3000人以上。

  中国惠普也在推进分拆计划:即将中国惠普旗下的华三通信网络公司和中国惠普企业业务(包括服务器、存储、技术服务等业务)置入一家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紫光华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华山”),待分拆完成后由清华控股注资51%,将紫光华山变为中外合资企业。

  本土2700多名企业集团业务员工被要求8月14日前全部重签合同至紫光华山和另一家公司名下。但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国惠普员工表示,重签合同设置的条件“不合理不公平”,因此数百名员工离职了。

  惠特曼日前在接受美国财经电视台CNBC采访时表示,惠普之所以又着手进行又一轮裁员,部分是由于如今的科技市场变化速度异常快。“我们的服务业务就明显地感受到了这一点。随着新技术不断涌入市场,我们不得不调整结构,把劳动力转向低成本区域,未来还将会采用比目前更多的自动化技术。”

  据悉,本轮裁员的目标是把惠普在全球的30万员工数量减少10%。惠普同时还预计,公司在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家的员工比例,将会从目前的42%上升至2018年的60%。

  摇摆不定的战略

  “裁员滚滚”的背后,是惠普业绩长期极弱不振的现实。特别是在2011年9月前任CEO李艾科下台、现任CEO惠特曼上台至今,惠普进入持续下滑的通道。

  梳理历年财报发现,2011财年第四季度至2015财年第三季度的4个财年、16个季度中,惠普营业收入除了2014财年第三季度实现1%的同比微增之外,其余15个季度都是同比下滑;净利润除了2013财年第三季度和2014财年第一、第二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之外,其余13个季度都在同比下滑、甚至亏损;其中,12个季度是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双降,从未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双增。

  是什么导致了惠普业绩的持续下滑?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IT业界人士都认为,摇摆不定的公司战略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惠普原CEO马克·赫德自2005年开始在任5年,在其任期之内,惠普超越戴尔成为全球PC老大,营业收入由800亿美元增加到1146亿美元,并且花费将近200亿美元发起4项收购,让惠普成为更大的公司。但由于性丑闻事件,其被迫于2010年8月辞职。

  马克·赫德的继任者是在任1年多的李艾科。李艾科上任不久,业界猜测他将会分拆惠普,但他先是表态不会分拆、将带领惠普向云计算转型,但2011年8月他突然对外宣布考虑分拆、出售旗下PC业务,引起惠普内外一片震惊。

  一位IT业内人士表示,当时惠普考虑分拆、出售PC业务,意味着放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错过了“移动大风口”;惠普还收购过一个很受欢迎的软件产品WebOS,但李艾科2011年8月宣布放弃WebOS软件计划,但发起100亿美元收购软件开发商Autonomy,这也让惠普失去一个从硬件到软件的转型机会。

  突然宣布PC分拆计划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引发惠普内外的混乱,当年的报道显示,惠普的一些高管被挖、技术人员流失、零售渠道的合作伙伴也转投联想、戴尔等。

  此后,鲁莽的李艾科被惠普董事会“拿下”,惠特曼从2011年9月接任至今。惠特曼仍未解决战略摇摆的问题,上台之后,她也表态不会分拆惠普,认为惠普各项业务“在一起更好”。

  她还对外发布5年战略:2012年是诊断期、2013年是重建期、2014年是复苏期、2015年是加速发展期、2016年成为行业领导企业。对照惠普惨淡的业绩,从目前看来,该5年规划无异于一个笑谈。

  惠特曼任上,让外界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始于2012年的裁员计划。2013年第二季度惠普PC全球老大的位置被联想夺走以及2014年10月重新提出的、被竞争对手讥为“出尔反尔”的惠普分拆计划。

  惠普计划在11月1日之前完成分拆。在分拆之后,惠特曼将出任惠普企业首席执行官;凯茜·莱斯杰克将出任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

  惠普分拆为“惠普企业”和“惠普公司”,被认为是朝着企业级市场发力、转型。这一转型计划能成功吗?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惠普融合了系统、存储、网络、计算的硬件平台是亮点业务,但其面向企业级市场的转型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在网络设备市场上,思科是领导者;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市场上,联想和戴尔都在扩大自身市场份额,惠普前景并不明朗;而在软件业务上,惠普的规模仍然较小,还面临着甲骨文等企业的挤压。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