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中药注射剂带风险使用
- 发布时间:2015-09-18 06:33:36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不良反应数量增 部分明星产品被列入高危药品
在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出炉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透露,抗感染药物报告数量下降,并强调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问题的严重性,去年,全国收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12.7万例,其中严重报告占6.7%。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增长5.3%,严重报告数量增长26.0%。不少上市公司部分明星产品甚至挤入了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十的中药注射剂榜单,很多品类正在边热销边陷安全争议中。
文/表
广州日报记者
涂端玉
据悉,去年全国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32.8万份,较上一年增长0.8%。其中,抗感染药物报告数量持续下降,而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则继续增长。
报告显示,2014年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6.7%,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十名的药品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血栓通注射剂、丹参注射剂、香丹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据悉,排名前20位的相关药品不良反应中,涉及合并用药的报告占42.3%;发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不良反应报告多于其他医院,如清开灵注射剂有75%的不良反应报告来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滥用、工艺问题等
使得中药注射剂成“高危”
据了解,中药注射剂已经被列入临床用药高危药品。广州某大学附属医院一位急诊科主任告诉本报记者:“虽然有多款中药注射剂可供使用,但我们急诊临床很少选择,因为此前发现过非常多例不良反应,用药必须慎之又慎。”
但记者获悉,中药注射剂在各级医院的使用率依然可称得上普遍。为何一边广泛使用一边依然风险不小?有本土专家跟记者介绍了几类原因:“中药注射剂的提纯工艺水平一直参差不齐,产品质量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中药材原料受到各种外在因素影响,成分有所差异且相对复杂,部分制成注射剂后品质并不稳定,直接注入人体后,容易引发不良反应。”他认为,临床一定程度的滥用也使得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增多。而该报告也提示,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品联合使用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也可能增加用药风险。此外,记者还从业内获悉,中药注射剂的回扣空间也比普药更大,不排除部分滥用源于此。
实际上,记者得知,近年来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提醒可谓“密之又密”,此前不少产品都因质量问题被食药监总局通报并责令召回。
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中药注射剂,记者获悉,不少品类包括独家品种,的确具有一定治疗优势,比如参麦注射剂就可供临床部分低血压病人使用,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病人中使用得也较多,这是因为不少心脑血管病人需要长期活血化瘀,中药在此领域作用温和,可被老年患者用于预防和治疗。
部分上市公司
产品边上榜边热销
记者留意到,不少医药上市公司都拥有明星产品,这边上榜的同时,那边仍在热销。2014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前十品种中,涉及生产的上市公司包括华润三九、昆药集团而包括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等在内的品种都属于多年登榜的“老面孔”。
为何“高风险”情况下依然乐此不疲生产中药注射剂?有业内人士透露,因为与化学药相比,其利润空间大、投入成本低且不少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独家品种,药企可以充分掌握定价主动性。手握“争议”产品,也有上市公司近日对外表示,未来会严格控制产品质量,而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增加,也与近年来药品销量增加、样本量扩大、上报系统趋于完善等因素有关。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