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探访甘黔两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典型贫困村——精准扶贫书写山乡巨变

  • 发布时间:2015-09-16 09:16:00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四年前,人均收入过万元对于北顺村农民王兴中而言,还是一个相对遥远的“梦想”。北顺村是地处六盘山片区——甘肃省武山县的一个典型贫困村,2011年他一家4口的收入只有4300元。三年来,在“双联”单位和干部的结对帮扶下,他利用小额贷款建了一个2.5亩的蔬菜大棚,承包了两口机井,还当起了村里的自来水管理员。到2014年,全家的年收入超过5.6万元,住房也从土坯房变成了砖混结构的新房。

  同样是这一年,在距北顺村千里之遥的乌蒙山片区——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贫困户朱学高的家庭境况也发生了巨变: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他扩大牛、猪、羊养殖规模,当年卖掉了两头牛犊、十几头猪和40多只羊,收入近4万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国家新十年的扶贫开发纲要中,甘肃和贵州都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六盘山区、乌蒙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攻坚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同为西部省份的甘肃和贵州,都将扶贫开发列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下大气力实施扶贫攻坚战,这里有更多的贫困户、贫困村正发生着跟王兴中、朱学高一样翻天覆地的改变,北顺村和海雀村也都从默默无闻的小村一跃成为了当地推进扶贫攻坚的“明星村”。

  长期以来,在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区域边缘性特征明显,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形态特殊,公共服务欠缺等诸多因素制约,这些地方扶贫开发的难度一直较大。这里的山区贫困村是如何实施扶贫攻坚,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记者日前深入当地近距离进行了观察。

  摸清家底,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以前,海雀水土流失严重,不少山头都发生了石漠化现象;村子的条件差,村民大多住的是‘杈杈房’——容易被大风刮倒,有些人早上去地里干活,晚上回来就会发现自家的房子倒了,忽然就没有地方住了。”站在海拔2300米的山梁上,海雀村党委书记孙大全回忆说,30年前的海雀,生态环境差,土地零星破碎、贫瘠瘦薄,属贵州省一类贫困村。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超过了70%,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当初的33元增加到了5460元。虽然摆脱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极贫状况,但这里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未彻底改变,到2014年,海雀村人均纯收入在2736元以下的贫困户有84户、279人。在新的时期,被誉为“中国反贫困典范”的海雀村又迈开了精准扶贫的新步伐。

  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为此,海雀对精准识别扶贫对象采取了“四看法”。“帮扶干部来到我家,首先看家里的房屋是什么结构,道路有没有硬化,二是看粮、问收入情况,三是看家里有几个壮劳力,再就是问媳妇的病情及看病的花销大不大。”海雀村村民王永刚说,帮扶干部挨家挨户地走访每一户村民,在每一家都问得特别仔细。

  “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对全村5个村民小组进行摸底排查。目前所有减贫对象都明确了帮扶责任人,毕节市扶贫办和赫章县委党校两个帮扶单位在派驻工作队的基础上整合本单位及相关部门的其他干部,组成了一支64人的帮扶工作队,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与减贫对象分别结成对子,帮扶单位与帮扶村结成对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想办法、出点子。”海雀村村委会主任詹以香说。

  记者从设在海雀村村委会的“精准扶贫办公室”了解到,通过“四看法”,海雀村为贫困户逐一建立了档案,其中详细记录了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劳动力状况、住房情况、种养情况、收入情况、致贫原因、发展意愿、帮扶措施、脱贫时限等信息等内容。这间办公室的墙壁上,张贴着一张由毕节市扶贫办派驻海雀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制作的“手绘民情地图”,图上不仅依村子地形走势标出了84户贫困村民居住位置,还逐一标出了五保户、低保贫困户、低保户、一般贫困户等类别,看上去一目了然。

  突出瓶颈,瞄准最迫切需要解决难题

  跟贵州一样,伴随着扶贫开发进入“深水区”、要“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甘肃省委在2012年2月启动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全省40多万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跟贫困群众结对实施精准帮扶。武山县北顺村即是其中的典型之一。在此基础上,2013年甘肃又全面启动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进一步推动政策、资源、项目、资金向贫困村聚焦,全力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北顺村党委书记刘天绪告诉记者,“双联”行动开始后,村里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对村内18条主巷道和11条支巷道全部进行了硬化。同时,在双联单位的帮助下,北顺村新建了2口机井,全村591户群众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建起了100户新农宅,有415户危旧房被改造成了砖木结构的新房。

  为了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瓶颈,甘肃在“双联”行动启动之初,就把解决融资难题作为突破的重点,并由甘肃省财政厅与农行甘肃分行创新打造了“双联惠农贷款”,农行将连续5年每年安排信贷额度60亿元的信贷规模,并执行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由省财政整合涉农资金全程全额贴息。包应宏说,“双联惠农贷款”刚一推出,他就拿到了5万元贷款,建了一亩地的日光温室,当年实现增收3万元左右。

  转变观念,激发贫困户发展的内生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记者在海雀村和北顺村采访时最深的感受是,两地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都把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开拓眼界,增强发展致富能力摆在了突出位置。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是2012年福建省南安市蓉中村与北顺村结成了友好共建村,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初到北顺座谈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武山县马力镇干部徐新宇回忆说,结为友好共建村后,蓉中村除了投资100万元注册成立武山县蓉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外,还组织群众赴蓉中村考察学习,让学成归来的村民在村里带头创业。在那次座谈会上,李振生跟村里的干部群众谈如何将小农经济引导发展成为农产品商品经济、鼓励年轻人走出去看世界等观点,对他的启发最大,“蓉中村所带来的绝不只是在北顺的投资,作为地处东、西部的两个村,这种‘换脑’行动,开阔了我们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激发了群众谋发展、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这要比投资更宝贵。”

  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带动传统观念转变,海雀村专门建设了一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组建了海雀村歌舞团,歌舞团表演的《苗族大迁徙舞》还获得了“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组铜鼓奖。

  因地制宜,找准富民产业

  要让贫困山区的群众稳定脱贫、长远发展,还必须选对、找准适合他们发展的产业。

  “最初,由于海拔高,村民们一直没有种菜的习惯,日光温室推广难度比较大。”北顺村党委委员、北顺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尤红明说,1998年,马力镇组织“两后生”去附近的洛门镇参观日光温室蔬菜大棚,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他们看到日光温室蔬菜的效益非常好。后来,他们多方学习技术,并在漳县新寺镇桥头村租了一亩地,建了两座日光温室,并从山东引进了3个黄瓜新品种,当年一茬的收入就达1.6万元。为了带动乡亲们发展设施蔬菜,他们先动员亲戚朋友建棚,在种植过程中向大家传授种植技术。通过示范带动,北顺村民们第二年就建了16座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目前,北顺蔬菜园区已发展成为武山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找对了致富产业,推动村民增收致富似乎也不再那么难: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260元,2014年达到了11988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八成来自蔬菜。”刘天绪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依据北顺的村情实际,打造形成了以蔬菜为主、兼有养殖、加工、林果和劳务输出等多产业促农增收的良好局面。

  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培育和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北顺村的产业扶贫之路,是甘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推动山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缩影。在同处西部地区的贵州,深入研判贫困村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也同样成为山区贫困村精准扶贫的现实选择。

  记者在海雀村采访时了解到,在毕节市扶贫办驻海雀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帮助下,海雀村已动员村民种植脱毒马铃薯1000亩、红花500亩。除此之外,牛、猪、生态鸡养殖、设施蔬菜、麻类种植、苗族刺绣及以本地李子树种植为主的庭院经济和劳务输出等产业也正在成为今天海雀人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以前,海雀一直习惯种植马铃薯、荞麦和玉米,规模小、收入低。现在,在政府的引导下,海雀调整了产业结构,村民来自这些产业的收入显著增加。”孙大全说,到2020年前,海雀还将以万亩林海的生态保护和开发为主,打造森林公园、自然生态博物馆,发展体验式的乡村旅游,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进一步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