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成立20多家 “医生集团”引起风投关注
- 发布时间:2015-09-15 06:33:34 来源: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闻提示
一个知名医生与助手医生、护士、麻醉师等组成医疗团队,多个医疗团队合伙就是一个“医生集团”。自从上海去年出现国内首个“医生集团”后,这一新鲜名词迅速在医疗界普及开来,并引起“连锁反应”。一年来,北上广深等地陆续成立多个“医生集团”,并受到风投关注。“医生集团”的“风口”来了?
上周日,首个医生集团的创立者、原上海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强来宁参加南京大学“中荷国际医疗&健康管理EMBA系列圆桌讨论会”,他也将担任该项目的客座教授。他畅谈自己从医生到企业家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谈及了对“医生集团”和医师自由执业的看法。
名医跳出体制,成立首家“医生集团”
2013年以前,作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的张强,是中国最知名的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医生,也是医疗体制内功成名就的专家之一。可是2013年1月1日,他宣布离开大医院,成为一名“自由医生”。
“我们都去医院看过病,那个看病的过程感受,患者、医生、医院都不满意。”张强说,而医疗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医生的“生产力”没有得到解放。因此,他愿意做一个“吃螃蟹”的人,走出来探索中国医生的自由执业之路。
去年7月1日,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张强医生集团”。张强说,他们采用“PHP(physician hospital partnership,医生—医院—合作伙伴)模式”与医院合作。“医生集团”不属于任何一家医院,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平台与多家医院签约,并有自己的客服和回访团队。在“医生集团”,病人看病的“入口”不再是医院,而是先找医生,由医生检查后,指定在某一家合作医院开刀,可以是A医院,也可以换成B医院。整个治疗结束后,获得的收入由“医生集团”和合作医院分成。
“这要求我们的医疗技术,要比签约医院的医生更好。我们要给合作医院带来病人,而不是去分享合作医院的病人。”张强说,目前,“医生集团”九成病人都是冲着“医生集团”名号而来,只有一成是从合作医院过来。
一年内20余家“医生集团”成立,引起风投关注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张强登高一呼,医疗界应者云集。
本月5日,“名医汇”在深圳市宣告成立,这是华南地区第一家“医生集团”,9名核心成员来自深圳医学界的“第一梯队”。
今年3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心血管外科专家孙宏涛等人成立“大家医联”。据他介绍,平台上聚集起来的医生会成立一个合伙人制度的公司,对合伙医生实行股权激励,通过线下实体医疗平台把“理想落地”,在此基础上将实行众筹或吸引投资。显然,这也是一个“医生集团”。
与“张强医生集团”有所不同的是,这两家“医生集团”的签约医生并未完全离开体制内医院,而是利用在原单位工作之余的时间,参加“医生集团”的执业。用医疗业内的话说,他们是“多点执业”,而张强是“自由执业”。
据不完全统计,自“张强医生集团”成立短短一年来,全国各地出现的各种“医生集团”超过20家,其爆发势头也引起了风投关注。“名医汇”刚刚成立,即传出将获得来自财富投资、中国凯利集团、北控医疗健康等多家机构的意向投资,意向投资额超过6000万元。“张强医生集团”获得了5000万元首轮融资;“大家医联”平台也获得投资机构2000万元的投资。
“自由执业”的“风口”来了?别高兴太早
“医生集团”雨后春笋般成立,资本介入推波助澜——医生群体被压抑已久的冲出体制干事业的激情有被激发之势,“医生集团”已站上“风口”即将起飞了吗?我们是否处在医生执业格局大变革的前夜?
张强的态度显得很冷静。
“舆论上的风口已经形成,但在现实中,走出体制的医生依然很弱势。”他说,国家虽多次发文降低多点执业门槛,但从未对自由执业松口。而在他看来,多点执业只能是自由执业一个过渡形式。“医院院长给你发全额工资,怎么乐意你跑去替别人干活?别的同事又怎么看?把医院的病人带走了怎么办?”
阻碍医生跳出体制的几大关键障碍,依然没有太大的松动。一位旁听的南医大二附院年轻医生就疑惑,张强这样功成名就的医生走出体制,能有许多病人慕名而来,但年轻的医生怎么办?
过去,南京也有名医跳出体制内大医院,去民营医院从医。但不久后又不得不回到体制内。“在现有的医疗格局下,公立医院掌握大笔经费,有优秀团队协作科研,拿到大部分的项目、课题……能够带给医生更多医术成长的,依然是公立医院,这种优势短时间内难以撼动。而不能拉近这些差距,让医生走出体制成立更多‘医生集团’,医生们依然顾虑重重。”我市一家医疗机构管理者如是说。本报记者 查金忠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