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李小龙”出手 最强厄尔尼诺真的来了?

  • 发布时间:2015-09-11 01:30:5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日,美国科学家预测,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是过去60余年中最强的一次。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测中心近日公布的最新预测,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李小龙”相对之前的厄尔尼诺现象“严重且增强”,可能至明年3月结束,或许会令太平洋增温“达到或超过2摄氏度”。中国国家气候中心8月也发出了类似警告,认为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至少持续到2015/2016年冬季,有可能成为1951年以来有系统记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强度将达到强厄尔尼诺的标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院副教授陈中笑表示:“太平洋增温超过1摄氏度很少见,如果是高出2摄氏度以上,意味着这将是一次极强的厄尔尼诺事件。”

   “李小龙”攻势强劲威力巨大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气象学家阿克塞尔表示这次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是一个“超级厄尔尼诺”,根具美国气象局的气候模型分析显示,这次厄尔尼诺的强度可能堪比1997年至1998年的那轮厄尔尼诺。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克莱尔近日也透露,今年1月至6月全球表面平均气温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今年6月也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

  “李小龙”事件从2014年5月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造成了巨大影响,其中,美国西部干旱,南部遭受罕见暴雨袭击。在中国,雨带南移,北旱南涝,北方地区已出现严重高温。澳大利亚降水量骤减,维多利亚的秋天气候干燥,巴尔干半岛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日本广岛出现历史最强暴雨,南亚暴雨洪涝多人遇难,印度新德里高温创世界纪录,部分地区气温达到了48摄氏度,导致超过1000人死亡。7月底到目前为止,中东地区饱受热浪侵袭,埃及尤为明显,热浪致死人数已超过76人。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气象局学习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表示,今年汛期南方十余轮降水都和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的天气气候变化规律,在厄尔尼诺次年,我国雨带主要维持在长江和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总体偏旱。从气候资料来看,我国极端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增加,城市降水的突发性增强,让城市常常防不胜防,也给暴雨预报带来了很大挑战。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展示了巨大的破坏力,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做最全面的准备来迎战“李小龙”的层层攻势。

  各类“小男孩”破坏程度不相同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译音,原意是“小男孩”。近些年来,科学家们依据海表温度异常的空间分布形态,将“小男孩”划分为不同的分布型来进行研究。科技日报社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气象专家,专家表示,太平洋东部秘鲁沿岸增暖的厄尔尼诺事件称为东部型厄尔尼诺;赤道中太平洋增暖的厄尔尼诺事件称为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还有一些厄尔尼诺事件,既具有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的特征,也具有一些中部型厄尔尼诺的特征,被称为混合型厄尔尼诺事件。

  专家告诉记者,1990年之后的厄尔尼诺现象,绝大部分都是由赤道中太平洋水温增暖引起的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它们相对于另外两种类型的厄尔尼诺事件,所表现出的破坏力较弱。混合型厄尔尼诺事件强度则介于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与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之间。而由太平洋东部秘鲁沿岸增暖所引起的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是所有厄尔尼诺事件中破坏力最强的,1972年、1982年、1997年3次有史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都是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

  3种分布型厄尔尼诺持续的时间也有很大区别,从1950年以来发生的所有厄尔尼诺事件中统计得出结论,除去个别特例,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间较短,大部分持续时间不超过8个月;绝大部分东部型与混合型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间都在10个月以上。3种事件所暴发的时间也有所区别,混合型与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一般在夏季或之后暴发,而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暴发略早,多在每年的春季暴发。

  “李小龙”类型强度仍待考证

  21世纪以来,算上这次“李小龙”事件,一共已经发生了5次厄尔尼诺事件,每次事件后的第二年夏季,我国的主要降雨都发生在淮河流域至黄淮地区,而并不是出现在长江流域。这是因为上述厄尔尼诺事件的次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弱,导致长江流域和江南北部降水偏少,江淮流域降水偏多。

  据专家介绍,东部型厄尔尼诺,其次年夏季中国东部地区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较大,而东南沿海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较小;中部型厄尔尼诺,其次年夏季中国长江和黄河之间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较大,而黄河以北和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较小;混合型厄尔尼诺,其次年夏季中国有两条雨带。主要的降雨带位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另一条雨带位于华南,而江南至黄河以南地区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较小。

  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监测室首席专家周兵指出,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发展呈现明显的中部型厄尔尼诺特征。“不过,不排除当前中部型厄尔尼诺有向东部型,即典型的厄尔尼诺转变的可能。”“李小龙”是否会演变为东部型厄尔尼诺,是关系厄尔尼诺会否变强,中国会否发生南涝北旱的关键。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董文杰认为,现在仍然无法对此次厄尔尼诺是否最强盖棺定论,但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做好防范措施。“它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是个综合性结果,预测难度很大。”董文杰说,“如果明年强度继续加大,警惕性就一定要提高了,要做好防大旱防大涝的准备。”近日,丁一汇也对这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对我国天气气候所产生的影响作了报告。他表示我国处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区的上游,影响途径复杂多变。从2014年5月开始至今,厄尔尼诺已经对我国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2014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较常年偏少,2015年台风出现早且发生区偏东,2014年夏季我国降水南多北少,2015年入汛后南方降水偏多等等。由于超级厄尔尼诺事件会带来严重影响,如大范围干旱和大面积频繁的暴雨洪水,渔业资源骤减,大量农业和粮食大量减产等,因此需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

  ——相关链接——

  盘点历史上最严重的厄尔尼诺事件

  1972年—1973年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导致秘鲁渔业资源骤降;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干旱;中国北方大面积水资源短缺;苏联大面积干旱、粮食减产,引发全球危机。

  1982年5月—1983年8月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导致美国南部洪水,中西部干旱;中美洲干旱;非洲南部高温干旱;东南亚、印度南部干旱;孟加拉国、印度东部洪涝;中国多地洪涝,日本南部洪水;亚洲北部暖冬,中国东北与日本暖夏。全球经济损失超130亿美元,大西洋飓风显著偏少,东北太平洋飓风活跃。

  1991年至1995年期间,连续发生了1991年5月—1992年7月、1993年3月—11月、1994年9月—1995年2月3次东部型与混合型厄尔尼诺事件,它们既独立又紧密相连,所以也有人把其称为一次长厄尔尼诺事件,此次事件导致非洲南部干旱;美国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洪水与暴雨。

  1997年4月—1998年5月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美洲严重干旱;南美暴雨洪水;东非多雨致洪,南非高温热浪;我国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特大洪水。这也是史上最强厄尔尼诺,海表温度超过平均值2.5摄氏度,造成超2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340亿美元。

  2004年7月—2005年1月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导致日本、澳大利亚高温;非洲、南美洲、南亚暴雨致洪;中国华南、长江中下游严重秋旱。

  2009年7月—2010年4月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英国暴雨洪水;中国东部夏秋连旱,西南秋冬连旱;印度干旱;肯尼亚干旱饥荒;澳大利亚强沙尘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