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瑞安眼中的武侠小说
- 发布时间:2015-09-06 08:29:44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崇尚物质的今天,“侠”的身影似乎在逐渐被淡化。随着梁羽生、古龙辞世,金庸封笔,当今武侠小说的大佬越来越少。温瑞安,一个在马来西亚成长的华侨之子,一位以《神州奇侠》《四大名捕》《布衣神相》等成名的作家,在他的眼中,当今的武侠小说到底是怎样的呢?
对于武侠小说,温瑞安有自己清晰的追求。在他的武侠小说集《花》的序言中,温瑞安说,他想要探索的是在武侠小说的世界中,在极度情境中的男女关系。一流的武侠小说,并不总是剧情激烈,它应该蕴含着文化内涵甚至诗意气质。
“武侠小说进军网络有利有害”
记者:你看过现在年轻人写的武侠作品吗?感觉怎么样?
温瑞安:虽然我对电脑不在行,但偶然会看,网络上还是有一些不错的作品的,一些年轻作家很有才气。虽然有些作品并没有直接以“武侠”的名义发表,而是以“玄幻”“科幻”等为名头,但其中包含着很多武侠的元素。
记者:比起你开始创作武侠小说的时代,现在的年轻人多是通过网络发表作品。你怎么看待这二者的区别?
温瑞安:以前我们发表作品,渠道很少。想发表一部作品,需要前辈权威点头,需要打通一些环节,这样作品才有见天日的可能。当一个作家特别有个性时,是很难的。我还算好的,因为比较勤快,视写作为乐趣,要求不多,还能得到一些机会。网络提供了便利的发表平台,但网络也可能降低了武侠小说的质量,也有弊端:发稿速度太快、发稿太多。作者忙着求点击量,就不容易耐心写出好作品。而且创作风格太讨好也很难坚持自我。我希望年轻作家要懂得一点“以慢搏快”的道理。比如太阳落山,看上去速度好像很慢,其实它走过的历程,瞬间已千万里了,是很快的。
记者:写得好的武侠名家,其传统文化功底都比较强大,但现在阅读经典的氛围比较淡,这也是让人感到“武侠凋零”的原因。
温瑞安:的确存在这个问题。文化底蕴不够的人去写武侠小说,会感到力不从心。一般来说,唐诗宋词、琴棋书画、传统哲学思想、人文修养、历史、地理、天文,都要懂一点儿。但是,现在不少年轻作者在阅读和向前人学习方面,厚度、深度、广度和密度都做得不够。不读经典,偶尔读也不求甚解,就开始创作,这就叫草率。一个人有天大的才华,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积累,写出来的作品必将行之不远。
记者:你很推崇阅读对写作的作用。
温瑞安:我发现一个现象,越是忙的人越有时间读书。马云、丁磊、王石、潘石屹、马化腾他们不忙吗?人家怎么有时间读书?而越是不忙的人,越能找到许多理由不读书。
记者:现在的影视圈、游戏界对好的文学作品很渴求。好的作品往往一部难求,抢IP成为常事。这种状况,对文学创作者也有所吸引。
温瑞安:一个作家的作品被购买版权,改编成手游,当然是好事。我本人也是这方面的的受益者之一。但我想说的是,现在网络上的一些写手在创作武侠小说的时候,受到电子游戏中升级打怪思想的坏影响,过于沉迷于设计离奇和刺激的情节,而忽略了思想内涵。这样的话,你的文字将变得无足轻重。
记者:在现在的小说网站上,小说大多是被分门别类的。武侠这个传统门类的热度和点击量往往比不过玄幻、穿越等门类,好像武侠显得out了。
温瑞安:换个角度来说,几乎所有小说里都有武侠打斗元素。我认为,武侠元素几乎存在于每一部流行小说里,这是武侠的一大成就。我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导演上来说,现在已经是新时代了,以前的武侠落伍了,他拍电影要对我的武侠小说进行颠覆。我说,不光小说网站,其他领域也很浮躁。其实,武侠是需要耐下心来品味的。如果你只是抱着娱乐寻求刺激的心情,每天追更新,看情节更新到哪一步,或者穿越到哪去了,我想,是很难真正领略到武侠的真正魅力。
“明知不可为,而义所当为者,为之”
记者:回望武侠百年,结合当下武侠创作现状,你有哪些感触?武侠的内涵一直也在变动和演变中。在你看来,“侠”最核心的内涵应该是什么?
温瑞安:在我的理解中,侠的核心内涵是“明知不可为,而义所当为者,为之”。在“侠”的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武侠可以蔓延得很广,可以存在于推理、奇幻、魔幻、历史和传奇小说中。反过来,只要在这些类型作品中,有武侠的成分,武侠就在。我认为,“武侠”这个概念要大,我们要“大武侠”。我之所以一直不同意“武侠没落说”,不是因为我写的《四大名捕》之类的作品值很多钱,而是因为武侠以很多形式存在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在,武侠就在。
记者:相比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多有政治眼光,你的武侠小说则更多地体现了江湖侠客的隐士气息。你怎么看待自己的特色?
温瑞安:金庸先生有深远的政治眼光和敏锐的判断力。他笔下的大侠有儒家思想也是自然的。金庸武侠中的儒侠,也是我欣赏的。不过,我个人更亲近佛学和道家,且尤为欣赏禅学。禅学给我的启示就是,当一个东西让我感到阻碍时,我应该轻巧地穿越过去。其实,穿越应该是一个思维、一个桥段,但不是唯一的。
记者:影视剧对武侠小说的传播效果非常显著。像徐克导演的电影《笑傲江湖》,以及李安的《卧虎藏龙》,都深深植根于武侠迷心中。你自己有没有考虑去当导演?
温瑞安:都说古龙、金庸、梁羽生的小说被改得乱七八糟,其实我的小说才是“重灾区”,最有代表性的也被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我是一个超级影迷,特别喜欢看电影,我也非常期待我的武侠小说被更多人看。但由于时间、精力等,目前我还没有想到要自己当导演。情况正在好转,跟此前很多导演没有读过我的书,一上来就说“颠覆”不同,我的读者慢慢成了制片人,他们懂得我。至于大家希望我自己当导演,我听进去了,我怕太累,希望活得自在、安逸些,但也希望有一天能够尝试让人耳目一新的真正超新派武侠影视剧创作。
“写好武侠小说,比越野竞赛更难”
记者:武侠小说在香港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蓬勃发展期,出现了很多武侠大家。而当下,虽然在香港还有一些武侠新秀出现,但似乎处于后继无人的状态。你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温瑞安:那个黄金时代的确已经过去了。除了报纸的凋零外,香港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大家现在更喜欢谈政治、搞活动,于是阅读的空间更小了。反而是在内地,虽然目前存在着盗版严重等问题,但神州大地地大物博,文化熏陶深厚,有才学的人、喜欢武侠小说的人还有很多。假以时日,我相信在他们中间一定会出现新一代的“武林盟主”。
记者:总体来说,武侠文学还是被视为在纯文学或者严肃文学之外的类型文学,属于通俗文学。你怎么看待这个情况?
温瑞安:文学没有什么纯或不纯之分,只有写得好与不好、耐不耐读。在我看来,通俗不代表庸俗。“通”就是说,可以通向大部分人即老百姓,这就是所谓的“民俗”。俗,就是民间文化。然后,在“通俗”的基础上,加一点儿“不俗”,让读者感到自己被提升。让喜欢看故事的人,不只停留在喜欢看热闹的层面上,而是看出门道来,这就非常好了。
记者:武侠小说写得再好,好像离诺贝尔文学奖也很遥远,你觉得这二者有可能结缘吗?
温瑞安:任何事都有可能。如果武侠小说的质量足够高,那也是有可能获诺贝尔奖的。像中文科幻作品《三体》不是都得了科幻界的诺贝尔“雨果奖”了吗。要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在今天写成的话,够不够格提名或获奖呢?当然,武侠小说要被外国人读懂、欣赏,还有一个“难翻译”的问题。武侠小说中有强烈的中国人的品位、逻辑、文化,要想将其传神地翻译成外国文字是很难的。不过,我最想说的是,中文读者已经够庞大了,中国的国力和经济也够强大,没有必要一定去获得外国文学奖的认可。
记者:你说武侠小说是最难被写好的,为什么?
温瑞安:不是把一个故事讲好就是好的武侠小说。武侠小说的难题,包括时空背景的难题,历史地理的难题,行为思想的难题、语言文字的难题,而且还要写得好,得出奇,别具一格。要写好武侠小说,比越野竞跑更难。
记者:如果让你给年轻的武侠小说创作者提一些建议,你会怎么说?
温瑞安:我会对他们说,写你自己真正喜欢的,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写。学习前辈写的经典,但不要模仿,不要太期待马上就可以获得掌声。坦白地说,当一个创作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一部作品能够脱颖而出并流传下来,是很偶然的。 (据《华西都市报》)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