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给西藏7个地市城区带来变化 改变西藏基层农牧区面貌
- 发布时间:2015-08-29 07:4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63岁的旺堆祖祖辈辈生活在风光秀丽的错那县勒布沟,靠山吃山倒也不愁吃穿。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外人”走进勒布沟,见得多了,旺堆总觉得生活里少了点什么。
“对了,就是发展的观念。以前,我总觉得不愁吃穿就是好日子。现在,我们的追求变了,总希望环境越来越美,日子越来越好。”旺堆老人说,他的观念变化,源自援藏干部给村里带来的新风。
自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方针以来,18个省市、17家央企、59个中央国家机关从项目、资金、人才、政策方面,不断创新援藏模式,加大力度,提升成效。对口支援就像春风一样吹遍了高原大地,给西藏带来了新面貌、新观念、新发展。
对口支援不仅给西藏7个地市城区带来变化,更改变了西藏基层农牧区的面貌。
在林芝市巴宜区曲古村,太阳能路灯整齐地立在干净平整的道路两旁,一栋栋藏式小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落里。过去,村里猪狗牛羊乱跑,只有坑坑洼洼的泥路和破破烂烂的平房。如今,村居环境干净了,35户人家每户院子里都多了两间房,一间是带有冲水马桶的卫生间,另一间是洗浴室。
2010年初,包括曲古村在内的7个村被确定为“小康示范村”建设点。由对口支援的广东省投入2800万元、当地政府投入350万元,按照每村450万元的投入开展“小康示范村”建设。“多亏了援藏支援,我们的村庄才变得这么美。”当了15年村委会主任的巴桑乔说。
2014年,广东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又投入3300万元援建林芝12个村庄建设小康示范村,惠及470余户2700余名农牧民群众。巴宜区委书记、广东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队长彭裕殿说,“当地党委、政府和援藏工作组3年时间将投资2亿多元,投资范围涉及城乡居民住房、农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建设、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农牧业培训等7大类17个项目”。
截至2014年底,各对口援藏单位累计实施援藏项目8310个,落实援藏资金296亿元。尤其是按照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援藏项目和资金要向基层和农牧区倾斜的要求,援藏规划中安排到县及县以下的资金超过70%。
对口援藏20多年来,近6000名优秀干部人才进藏工作,为西藏带来了新技术、新观念、新思路,拓宽了当地干部的视野。
日喀则拉孜县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会议室内,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拉孜县全景鸟瞰立体地图跃然其上。输入查询条件,查询内容马上就能显现。得益于上海对口支援投入700万元,按照县域管理架构,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当地构建了实用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智慧拉孜”项目,拉孜这样的高原小县也用上了智能化的社会服务管理系统。
在福建省财政厅援藏干部刘春荣和广东省东莞市援藏干部孙世宏的推动下,由福建财政厅支援的“林芝市财政惠农资金支付监管平台”在林芝市巴宜区上线使用。该平台具有惠农补贴资金基础数据管理、支付管理、对账及查询等三大功能。巴宜区林芝镇的出纳曹亚玲说,“平台的上线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财务风险。我们的工作由此能够与内地接轨,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我的账户有什么惠农资金进账,进了多少,都会收到短信提示,一目了然,非常方便。”巴宜区帮纳村村民白玛次仁也感受到了这种实惠。
以援藏干部为桥梁和纽带,大批受援地干部群众也赴内地考察学习或挂职锻炼,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西藏的自我发展能力,原有的单向援助正逐步向互利共赢转变。
在援藏单位的带动下,越来越多西藏产品销往内地,“西藏产”遍布内地很多商场、超市,有些还远销海外。援藏促进了发展,更重要的是培育和提升了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
西藏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援藏干部面前的一大课题。柯东海是湖北省第六批、第七批援藏干部,今年是他在西藏工作的第五个年头。谈起援藏,他说湖北省一直坚持“科学援藏”助推山南发展,这体现在每一个援藏项目上。
华新建材有限公司是湖北省“产业援藏”的项目。2004年,华新集团40名员工开始在西藏山南艰苦创业。如今,该公司在西藏工厂年产能达到120万吨,带动当地就业近千人。
对口援藏工作启动20多年来,15亿元的援藏资金用于扶持西藏特色农牧业、精品旅游业等重点产业发展,集中优势力量闯出发展新路。20多年间,在中央支持、全国人民关心下,西藏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37亿元跃升至2014年的92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从1993年的1.56亿元增加到164.7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1993年提升了10.6倍,达7471元。(经济日报记者 代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