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降准作用力 不应偏离实体经济

  • 发布时间:2015-08-27 02:52:09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央行宣布自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从去年11月至今,央行连续4次降准释放流动性达3万亿元之多,加上8月份以来央行通过逆回购、MLF等操作方式向市场释放流动性7350亿元,市场流动性总量近4万亿元。按道理,目前市场流性宽裕,资金总体成本处在下行通道,实体经济不应存在融资贵、融资难问题。

  但现实却并非如此,根据央行7月末货币信贷数据,今年前7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8.04万亿元,其贷款分布大致为实体经济增加了3.64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1.40万亿元、地方债已发行1.41万亿元;另外,同期银行信贷资金通过伞型信托及绕道券商、信托等机构以融资形式流入股市资金不少于4万亿元。同时,截至7月末,商业银行支农再贷款余额2139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625亿元、再贴现余额1272亿元,这些信贷数据远低于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总量。可见,降准资金并没完全注入实体经济,大部分被股市、楼市及政府发行债券“吞噬”掉。

  造成这种现状根本原因在于实体经济整体不景气,银行不愿放贷和不敢放贷,导致资金银行体系内滞留或通过各种暗道流向其他非标信贷资产领域。降准货币政策如果与实体经济长期不对接,会产生严重经济后果:加剧资本市场泡沫化,导致地方政府资金低效配置,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难度。

  显然,央行仅频繁降准还不够,应配之以停止再贷款等货币调控手段,以及对银行机构高管谈话问责、经济处罚等非货币政策监管措施,规范约束商业银行资金投向行为。此外,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加快推进融资担保改革,大力发展融资担保公司,打通银行与中小微实体经济融资对接渠道,让实体经济彻底告别融资难、融资贵困局。

  □莫开伟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