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系列谈④可持续:大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进路

  • 发布时间:2015-08-20 10:30:00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强化资源保护,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对我国农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整个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支撑,也是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选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标,更是大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进路。只有农业获得了可持续发展,才能证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获得了成功,也才能说明我国农业转型升级走上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检索历史,放眼世界,很少有哪一项国家政策能够长久释放最大效能,只要能在特定历史阶段推动生产力发展就称得上是好政策。此前,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为国家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强大支撑,鼓励开荒种地、围湖造田,特别是外部投入品以及农业科技、机械装备的集成使用和耦合作用,使得农业生产能力极大提高,成功温饱了十几亿中国人。但与此同时,这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资源与环境包括对人自身生存安全的威胁也在加大。面对赫然亮起的资源和环境“红灯”,任由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继续下去,农业发展的根基必然会被动摇。这就好比车行路上,眼见前方路口亮起红灯,仍不减速停车反而猛踩油门,其危险真正是不堪设想。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农业来说,再也不能走拼生态、拼环境的老路了,已经到了不得不“踩刹车”“转方式”的关键节点。

  人类社会前进历程中每一次发展方式转变,都表现为文明的进步和升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对“工业化农业”的自我超越,也是对农耕文明的传承发展,是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身躯上插上生态的翅膀,在农业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上刻下“中国特色”的醒目标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化。当下,我们既要充分发掘传承传统农业的生态理念和实践智慧,更要积极利用现代生物和信息技术、新材料和先进装备;既要充分依靠自然力,尽可能利用当地生态系统中的可再生资源与生物能源,又要采取适当人为措施,合理使用化学品、合理构建水土光热资源耦合体系。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节水控肥控药,不欠新账。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科学精准用药,推动秸秆、畜禽粪便、地膜等废弃物资源化。另一方面要治污净土,还好旧账。着力治好重金属污染,治理地下水超采,严控生态脆弱区开发,让透支的耕地、草原、水域、滩涂、森林能够休养生息。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生态平衡,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它不仅有利于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更有利于挖掘生态价值,打造农业品牌,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当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程,既要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综合效益的关系,又要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也要计算好区域间生态经济效益分配以及统筹农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这就需要政府做大量规划制定、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协调服务等工作,多用激励机制来激发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自觉,多用制度设计来强化各级政府改善农业资源环境的责任意识,多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社会资金资源来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事业当中,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以可持续理念来要求和指导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我们要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凝神聚力,让农业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产业,成为发展与生态和合相生的可持续产业,成为增产增收与环境友好相得益彰的惠民产业,为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持久的支撑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