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写作就是在阅读与生活中往返”

  • 发布时间:2015-08-14 05:07:09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作家阿来这样划分自己一年的时间:三分之一用来阅读、三分之一用来游历,剩下的三分之一用来写作。

  1998年,他凭借一部描写西藏土司制度兴衰史的《尘埃落定》享誉文坛,并获得“茅盾文学奖”。2009年,《空山》三部曲的出版又掀起了一阵藏文化的浪潮。当记者问及他到底出版了多少本书时,阿来笑笑说:“从来没有统计过。”但每本书动辄几年时间的创作历程,却让他记忆犹新。

  “我不希望自己的书成为快速消费品,这样没有意义。我更喜欢来回于各种史料与写作中,去民间、去基层了解情况,获取灵感。”阿来直言,在1989年至1994年间,他没有创作,是因为遇到了“瓶颈”,而破题的办法在他看来就是深入基层。

  56岁的阿来出生在大渡河上游的一个藏族村庄,这里的居民曾过着半牧半农耕的生活。上世纪80年代,阿来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1989年,他出版了首部诗集和首部小说集,在当地小有名气。然而,捧着自己的著作,他却产生了一种“恐慌”,他开始反思如何才算三十而立。固守在当下的创作环境和重复已有的写作模式,显然已经走入了死胡同。为让写作水平有所突破,阿来在30岁这一年开始“行万里路”,他调侃自己成了“最早的驴友”。

  此后,阿来用了近4年时间,徒步走完阿坝州藏区近4万平方公里的每个乡镇,用双脚丈量了每一寸土地,真正与基层百姓产生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系。“作家是写作的个体,要表达百姓的生活方式和书写广大天地,只能扎根进去,通过阅读、行走、观察,看清每个村落的前世今生。”阿来说,那时没有旅馆,他就背着行囊借宿在百姓家;常常走到半路发现鞋破了,就在街边小店买一双穿上,继续走。

  在行走的过程中,他完成了两件事,一是到民间考证曾经阅读过的史料;二是通过与百姓一起生活,了解更多史料中不曾记载的历史。期间,他完成了《群山?关于我自己的颂词》和《30周岁时漫游若尔盖大草原》两首诗,这也是阿来创作的最后两首诗。他把这两首诗定位成自己的“文学宣言”,在不断深入生活的过程中,阿来重建了自己的文学观,突破了前期的瓶颈。

  1994年,阿来开始潜心创作小说《尘埃落定》。他坦言,此后的创作之路开始往返于阅读与生活中,思维也彻底打开。

  严格来说,阿来并不算高产的作家,他的每部小说间隔时间都比较长。阿来说,“那是因为需要很长的时间做准备”。以《格萨尔王》为例,这部作品他准备了3年,包括大量的案头工作,阅读超过两百本书籍,并采访了几十位民间艺人。

  “我喜欢写作,但我更喜欢写作前的准备。一方面要读书,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入生活中去。去年,我出版了《瞻对》,这就是我一边阅读清代的史料,一边到故事发生地访问的结晶。在访问中发现问题后,我会再次阅读史料,就这样不断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我花费两年时间完成了这一创作。”阿来告诉记者,有人质疑,为了一本书花费如此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是否值得,他的答案是肯定的。在他看来,创作应先把事情来龙去脉搞清,“不然写作是一件多么无趣的事情”。

  盘点阿来的主要作品,均与藏族习俗传统有关。而今再次深入藏区,阿来观察到了更加立体的生活。他观察的范围从一个村到自治州;他接触的人,从单纯的农牧民,到地区的管理者。“如果只记录百姓的话语,我可能会变成一个民粹主义者,如果只记录官员的话语,我可能成为一个‘传声筒’,这就脱离了文学的眼光。”阿来说。

  今年,阿来游历的范围已扩展至青海、云南,甚至印度等地。他说,现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经历一个巨大的转型期。“我走过的地方,再过两年,一定会再去一次。这样,我就可以很惊喜地发现,哪怕是藏区很偏僻的乡村,变化也早已不再局限于盖了新房子、有了新机器,更关键的是人的思维在变化,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在变化,这样的变化,如果不去基层,根本无法想象。”阿来说,深入社会生活、深入人心是文学创作者的责任,他还将继续坚持下去。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