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90后怎么赚怎么花?

  • 发布时间:2015-08-12 02:29:33  来源:兰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1990年出生的孩子,今年25岁了。很多人还没来得及认真意识到:90后也长大了。就连以新生代自诩的80后,也在不知不觉中惊觉自己已经被归为上一代了。从职场到商场,一大波90后正在袭来。近日,记者走访多位90后,有在校生、有职场新人;有创业一族,也有富二代——大多数人的财富积累才刚刚起步,但对“第一桶金”的渴求与梦想,却与70后、80后没什么大不同。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90后”青少年,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时期,是伴随着“春天的故事”不断成长起来的时代宠儿。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良好物质环境,使现今“90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与以前的同龄人已经大不一样了。同时,90后喜欢非主流,喜欢另类装扮,喜欢华丽花俏,喜欢夸张个性,是一群充满活力的消费群体,也是消费市场巨大的潜力股。

  喜欢追求新颖和时髦的东西,他们的消费观念呈现出开放和前卫的趋势。他们热爱时尚并创造时尚。日剧,韩剧带动日韩妆容,日韩护肤品的风靡,台湾综艺节目带来了对SHILLS品牌、红酒面膜的关注。美容杂志,明星动向都能成为最新时尚潮流的发源地。

  90后理财观

  保守派:稳定存款等待合适投资机遇

  在大学学习四年电视后期剪辑策划的小王,毕业后回到兰州在一家高考艺考班里做培训讲师,平时还会私下带点课,月收入大概在4000元左右。提到理财,他记忆犹新:“在成都上大学时,有家什么基金公司来我们学校搞推广,说存100元,3天后返120元。由于代理人就是我们宿舍楼的同学,就试着存了100元,结果还真是那么回事。”那次购买基金开启了他与理财的实质性邂逅,但现在想起来,小王说“还是觉得有些不踏实”。如今对于工资收入,小王还是选择把钱存银行,“在没想好怎样投资理财前,还是谨慎一点好。”小王表示,尽管外界认为90后更乐于尝试新鲜事物,但这并不等同于寻求冒险与刺激。具体到理财投资方面,低风险、低门槛、省心省力的货币型基金,更迎合他们真实的需求。

  和小王拥有同样想法的90后也不在少数,因为最大的一批90后目前也多半都是职场新人,刚步入社会的他们没有经验、没有资金、也没有方向,所以“先存钱”成了一大部分90后最根本的想法。去年毕业的婷婷刚工作不到一年,在兰州某事业单位工作,月工资也就在2000元左右。“每月一发工资,我都会固定存几百元钱,少则300多则500,剩下的钱则用来吃饭购物日常开销。”婷婷告诉记者,就算月底花超支了自己也不会动这张卡里的钱,这笔钱是自己用来“应急”的,遇到特殊重大开销时才会拿来用,而且她想如果钱存得够多,她还可以去旅游,“反正不逼着自己存钱还是乱花掉了,积少成多嘛”。当记者问到有没有想过选择理财投资时她说,“自己才工作不到一年,对于理财产品和投资都不是很了解,先慢慢存点钱,等足够了解以后再考虑投资。”

  通过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大多数90后的财富积累才刚刚起步,但对“第一桶金”的渴求与梦想却和所有人一样。和大胆创业的90后不同,限于资源、能力等因素,他们更多选择在闲暇之余,通过“副业”增加财务收入,做代购、找兼职、打零工、开网店等等,丰富自己日常生活的同时顺便赚点小钱。

  勇敢派:炒股票买基金或是大胆创业

  随着今年上半年股市的大热,部分90后也加入了炒股大军,大多都是在父母同事长辈的指导下,开始了小规模的“尝鲜”。23岁的小马告诉记者,“每天都听到同事在聊股票,而且前段时间股市的确很旺,所以自己也就跃跃欲试了”。“我开了户,只投了很少的钱,买了两只别人推荐的股票,刚开始还真的挣了好几百元,不过很快就被‘套住了’,炒股需谨慎啊!”据了解,虽然有部分90后选择入市炒股、炒期作为理财的方式,但这也属于90后中的“少数派”。一方面,他们正在读书或刚刚工作,没有足够的本钱;另一方面,股市、期市需时时盯盘,也不对90后爱省事的胃口。

  相比股市高波动,收益虽低但风险也小的理财方式则更能吸引90后的目光。“我就是图省心,安全稳定就好,把钱放在那儿完全不用关注(收益率波动),不想把心思放在这上面。炒股就更没想过了,天天看太累了。”同许多90后一样,长青学院毕业的小苏兴趣广泛,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上班半年的她手里有点小存款,今年3月,她将目光投向了货币基金。通过银行平台,小苏挑选了一款7日年化收益率目前在4%至4.5%左右的基金,将自己5000元的存款全部作为本金投入,目前,这只基金已为她带来了110元左右的收益。对财富管理,她有自己的看法。“收益高低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去尝试一些新生事物,充实生活,跟上时代的步伐。”

  “没本事的才去找工作,有本事的都创业去了。”不久前一位90后创业者惊人之语引来不少争议,但足见创业在个性张扬的90后群体中的地位。在湖北某大学毕业的纪同学,目前已是一家青年旅社的老板了,谈到创业他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在大学期间喜欢各地去旅游,因为是自己一个人所以基本住的都是当地的青年旅社,“经济又实惠”,毕业后,在家人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七里河开了一家自己的青年旅社,现在生意不错。不过他也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的确也没有顾客,有事一周才来一两个人,后来自己在各大团购网站发布了旅社信息,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差不多过了三四个月生意才有起色”。

  据了解,虽然有着创业意愿的90后不在少数,但很多人表示,相比于大规模的实体店,更愿意先从“小生意”做起,“开网店”和“做代购”两项是不少人的首选,因为相比70后、80后的前辈,一出生就接触互联网的90后,可谓“互联网的土著”,他们也对互联网创业有着天生的亲切感,而借助互联网创业则成为他们学习投资、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并成为他们财富成长的一块“跳板”。

  尝鲜派:理财最好省力又省心

  “有了余额宝,早餐吃得好。”这是兰州某高校90后大学生脱口而出的一句点评,形象道出了这一群体使用“宝宝”类产品的感受。据余额宝大数据报告显示,在使用余额宝的“宝粉”中,90后占比为32%,其中24岁的“宝粉”最多,约占6.83%。他们生于1990年,正是标准的第一批90后。“余额宝最大的优势就是省事。”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很大一部分90后都认为,受限于本金少,加之对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缺乏了解,省力又省心的“简单”理财方式更受到他们的青睐。

  90后的刘敏工作一年后选择了辞职读研,她告诉记者,曾经她是余额宝的用户,但由于觉得收益率过低,目前选择使用了微信理财通,“如果一定要找替代品,也会同样属于互联网金融的类别。”

  相较于热衷炒房、炒股的70后、80后,年轻的90后更容易接受、并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从余额宝到微信理财再到P2P,他们对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也有着更高的尝鲜热情。据一位P2P的业务员介绍,“90后贷款主要分布在学业、旅游及购车等方面。其中,助学贷款是吸引他们的一大特色。只要信息核实,信用良好,就没问题。审核通过就可以依据家庭收入与信用情况,获得2至10万元不等的贷款额。”在他看来,P2P现在仍然很新,开始也不能快速接受。但是90后学习速度快,接受能力强,相信今后使用并热衷P2P借贷的大学生,会越来越多。

  在记者走访后发现,相较于还在学校的90后,那些已经参加工作的90后,理财意识更强烈些,受限于本金不足,加之对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缺乏了解,货币基金迅速受到90后的青睐与追捧。低门槛、低风险、灵活进出,不用操心——货币基金最为90后看中的根本原因就是:省力又省心。

  □记者何怡璇

  90后消费观

  时尚派:“提前消费”蔚然成风

  91年出生的小董今年已经24岁了,高中毕业后的他并没有选择去上大学,而是踏上了从军之旅。退伍后,和他的父母一样,进入了铁路部门上班。小董告诉记者,因为自己是男孩,所以每月工资一半都上交家里,剩下的就自己自由支配。“每个月自己手头大概也就2000元左右,还没挨到下月发工资基本就‘光了’”,“除了正常吃饭以外,每周至少都要和朋友聚会一次,吃饭喝酒唱歌少说也要三五百,剩下的钱还要拿来还信用卡”。小董告诉记者,随着iPhone6和plus的上市,过完年以后,他就用信用卡分期了一部iPhone6,每月都要还个六七百,所以基本工资只能“撑半月”。在记者问到那剩下的半个月怎么过时,小董倒是没有表现出太多焦虑,而是笑着告诉记者:“信用卡透呗!”

  22岁的小慧今年已经大学毕业一年,毕业后跟着妈妈在做某保健品销售,谈到消费,小慧告诉记者,她工资的多一半都用在了“购物”。“我特别喜欢网购,买衣服啊买化妆品买零食,每月下来也有几千块了。”小慧说自己还在谈恋爱,经常要和男朋友约会,两个人要吃饭看电影逛街泡吧节假日还要买礼物,觉得“钱根本不够用”。“每月拿到工资先缴信用卡账单,有时剩的多有时剩的少,甚至有时候工资都不够还卡。”当记者问到钱不够时该如何解决时,和小董一样,小慧笑着告诉记者,“有时碰到想买的东西但是还没发工资的话就先用信用卡刷了,反正这月刷的钱下个月再还,烦恼留给下个月”。

  “90后”独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他们很懂得享受生活,也不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不愿意墨守成规,而是“凭着感觉”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比如自费旅游,摄影,聚会等。“提前消费”这种方式更能体现出他们愿意提前享受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乐趣,按照小慧的话说,“有时候提前刷了卡,后半月还能省着点钱花,如果不买,钱也还是吃喝玩消费掉了,不如一早就给自己买点喜欢的东西,早早享受快乐。”

  品质派:“品牌认知度”强烈

  通过记者采访了解到,“90后”追求品牌,更多的是追求品牌的高品质。虽然热衷追求名牌或是奢侈品的人只占到极个别,但是有某些产品习惯或坚持使用某一品牌的人却占到了大多数。

  因为出生在一个优越的年代,有丰富的物质,有家长们无处不在的呵护,他们对生活有品质的追求,消费也有品牌的追求。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众多的“90后”对许多品牌产品的特点十分清楚,谈论起一些品牌的商品的特点、性能、优势或是主打产品风格等等更头头是道。90后的圆圆告诉记者,“我觉得追求品牌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合理消费。”据圆圆分析,品牌并不一定是“名牌”,更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具有质量和品质保证的一个消费名称。“就好比我在only买一条500元钱的裙子,我至少可以穿3年,而同样的钱我在淘宝能买到5条裙子甚至更多,但是往往是有‘量’无‘质’,别说穿一年了,我以前买过好多连身子都没挨过就压箱底了,那才是浪费呢。”同时,圆圆也告诉记者,在服装方面,自己有几个喜欢的品牌,基本每次都会在这几家店里挑选购物,但也不排除偶尔在别家看到心怡的款式,“但一定要是有知名度的牌子!”

  “要么不买,买就买好的”,小董告诉记者,“我之前看上NIKE一款运动鞋,正品要1000多元,有个做代购的朋友告诉我高仿只要400多,后来我又在网上看到只要200多元,但是那能一样吗,所以存了两个月的钱我就买了实体店的正品。”小董说,自己一直穿NIKE啊Adidas或者匡威啊新百伦的鞋子,“毕竟是品牌的东西,质量好,还有保证,穿着也舒服,可能会穿到老吧。”

  有浓厚的“品牌意识”,但却并非“固定”的某一名牌,在“90后”他们的眼中,“品牌”更代表“高品质”。与记者交谈的多位“90后”都表示,好的品牌可以带来好的消费感受,快乐是无价的,一次愉快的消费带来的感受也是无可比拟的。尽管他们也知道,追求时尚与新鲜的事物不一定具有什么现实的价值,但却能给他们带来时时不同的新鲜感觉与美好心情。

  享受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由于时代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人也随着不断的发展而进步。现在,“90后”青少年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所以,“90后”是走在时代最前沿的新新人类,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非常强,而且敢于尝试,新事物,对生活中非常规事件兴趣盎然,在消费过程具有渴求体验新产品的心理。

  如同70后不喜欢带来太多变化的产品和服务,而80后更热衷于拥有群众基础的与众不同,但是“90后”则力求打破规则,做到真正的与众不同。小慧告诉记者,自己和身边的朋友都对“新鲜事物”具有很高的热情,比如一家新开的“装修风格新颖时尚的咖啡店”、或是市面上推出一款“新颖包装的饮品或零食”、一家“具有独特风格的主题餐厅”等等,这些都能吸引她让她和朋友们去尝试。一些男孩也表示,新的电子产品、新的体育产品和新鲜好玩的娱乐场所也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和尝试的欲望。通过采访记者还发现,他们很多人更倾心于“互动式体验”,这也更能激发出他们的购买欲望,通过对产品的试用体验,给予他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的综合感受,将使他们对新鲜事物有更真实的感受和认知。所以,“尝鲜心理”和“与众不同”也成为激发他们消费的重要方向。

  通过记者与多位“90后”交谈后发现,当今的“90后”们大部分喜欢追求新颖和时髦的东西,他们的消费观念呈现出开放和前卫的趋势。他们热爱时尚并创造时尚。日剧,韩剧带动日韩妆容,日韩护肤品的风靡,台湾综艺节目带来了对SHILLS品牌、红酒面膜的关注。美容杂志,明星动向都能成为最新时尚潮流的发源地。“90后”们追求创意,新奇。圣诞节、情人节甚至“光棍节”是他们的大日子,“酷”、“炫”、“牛”是他们的口头语,包装平庸,没有个性的产品不会受他们的青睐,实用又特别的小玩意则会吸引他们的眼光。

  □记者何怡璇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