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放眼内贸:畅流通 重需求

  • 发布时间:2015-08-11 15:31:44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刘明 栾国鍌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国际商报:此前流通领域被视为社会再生产的“终端环节”,认为其不创造价值。而今,信息技术让流通也成为价值的增值过程。在居民消费方面,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成为消费主流。那么,内贸领域如何实现增长动力重构?

  赵萍:内贸流通业的动力重构必须借助“互联网+”。一是外部增长压力加大,内贸流通业不进则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消费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流通业也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电商对实体流通业的冲击显而易见,2014年网络零售额增速高达49.7%,创新乏力的实体流通业增速则连年下降。二是消费行为发生巨大转变,内贸流通业适者生存。截至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达6.68亿,手机网民5.94亿,消费者生活方式网络化,购物时间碎片化,实体流通企业不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将会被甩得更远。

  实体流通业要实现增长动力重构,必须浴火重生。一要摆脱“二房东”的粗放经营方式,回归零售精神。探索自营,在自营中了解消费者、市场及竞争对手。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经营商品种类、价格策略和营销手段。二要认识互联网,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服务方式,实现商品与服务、前台与后台、线上与线下的数字化,改造现有供应链,为互联网经营创造条件。三是要建立与消费者实时互动的渠道。随时与消费者互动,根据消费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特点,按需定制,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改善购物体验,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来有为:消费需求是新经济增长点形成的直接动力。目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正处于从住行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的转换期。在新的发展阶段,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家政等服务需求将明显上升,产生大量新的经济增长点。

  过去,中国多数企业通过大规模标准化的方式批量生产、全球分销。随着消费者个性化、体验性、多样化需求增加,企业须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充分发挥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型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快更好满足个性化需求等方面优势,推动制造方式、物流方式和服务方式变革,进而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龚晓峰:一是通过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等领域的改革加强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稳定性预期,提高其消费能力。同时,通过养老、医疗保健、信息消费等产业的培育,挖掘中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潜力。二是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生活方式、商业模式的促进作用,完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促进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各业融合,通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营造有利于内需发展的金融环境,带动新型信息消费。三是逐步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集团保护主义造成的要素配置方面的障碍以及消费便利方面的障碍,深化改革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东艳:促进生活服务领域电商发展,支持生活服务电商平台建设,向居民提供便利服务,促进虚拟消费进社区;加强农村电商流通体系建设,促进虚拟消费进农村。加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和促进电商企业向农村发展。促进农产品电商发展,鼓励探索“产地+平台+消费者、电商+冷链快递物流+智能终端取货”等模式。

  禚连春:传统流通业存在流通链条过长、中间环节加价多等弊端,导致库存积压、无法有效满足消费者等。基于信息技术的流通,特别是电商的发展,有效缓解了上述问题,“零距离”的供需对话让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更加明显,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使生产企业优化产能和实现转型。基于互联网的流通将成为更加高效的新动力。

  杨立强:在内贸领域,要进一步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打破地方分割和行业分割,消除内贸发展的障碍和壁垒;挖掘城乡潜在市场,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推进内贸流通管理体制改革,降低内贸交易成本。

  郑玉鸿:一方面,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诚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等,这些都是内贸由量变到质变的前提;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和产品转型升级,从模仿式生产转向产品研发创新,从生产导向转向市场和品牌驱动,这是增长动力重构的核心要素。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