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本土人育本土草用“旱不死”牧草修复生态

  • 发布时间:2015-08-10 02:32:1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如果去荒漠选草种子,一个是专家,一个是当地的牧民,您觉得谁能完成得最好?”曾经有人这样问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召明。

  “肯定是当地的牧民,因为他们知道哪种草最适合在当地生长,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草’。”王召明给出了答案,“我就是土生土长的牧民。”

  在王召明看来,内蒙古独特的地理区域造就了节水耐旱、耐寒、耐盐碱、耐贫瘠的本土草种。“本土草种的培育和利用,不仅能节省大量的水资源,还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质量,形成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于是,王召明带领一班人走遍内蒙古、新疆、青海的干旱半干旱草原,摆在他面前的是如何选育原生性的本土草种。“要对适宜本地的草种类量化配比,有的修复甚至要引入蚯蚓、蜜蜂、菌群等。”王召明介绍,“通俗的说,以前这个地区有50种草生长,我们现在就选用这50种草修复,这样它们能够自我调节与生长。”

  王召明将草原上的野生高抗逆性草种做为原种进行驯化培育,经过实验室的反复培育实验,最终驯化成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高度适应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高抗性植物。

  据他介绍,从一个野生草种的采集到真正完成驯化制种一般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公司既在研究驯化草种的性状,也在对其进行种植扩繁及应用研究。

  “我们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开展项目,往往是先引入当地生长的草种进行培育,因为当地的草种是经过自然竞争留存下来的,是最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气候的。”王召明说。朱宝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