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藏胞成亲人高原变故乡

  • 发布时间:2015-08-07 02:31:28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王瑜刘婉婷郜晋亮

  青藏高原被誉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有热情淳朴的藏族同胞,也有质朴可爱的援疆干部。在一路颠簸去牧区调研的路上,农业部第七批援藏干部组组长莫广刚指着车窗外的群山说:“你看看我们西藏的美景,可惜就是山上沙石多,植被少。”

  都说一次援藏、一生援藏,跟援藏、援青干部接触,他们总会不经意间流露出对青藏高原的自豪和疼惜,就像说自己的故乡。

  “我们就想让藏族老乡知道,还有个援藏的亲戚在惦记着他”

  “高寒、缺氧、日晒、干燥、低气压”是莫广刚总结的西藏五大特点,但选择援藏的人早已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从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到挂职西藏农牧厅副厅长,他说来了近两年,已经适应了高原缺氧,却还是会因为干燥而流鼻血。

  青海的艰苦程度也不亚于西藏。与莫广刚一样,从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到青海省农牧厅担任副厅长的宋中山,到青海两年“除了没有糖尿病,其他什么病都有了”。

  采访期间,农业部援藏博士服务团成员夏兆刚正在那曲县调研,由于感冒引发肺水肿,被紧急送往医院。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因为高原反应住院了。一同调研的王华博士感慨:“他们在这里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

  身体的不适应他们咬牙克服,对家属的愧疚是心里难咽的苦。“我父母身体都不好,孩子才上四年级,父母知道在北京我爱人照顾不过来,就主动提出回老家养病。”在西藏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挂职副主任的王海语气中透着辛酸。

  不能孝养老人,也无法照顾孩子。莫广刚的孩子今年高考,高考前一天他赶回北京,高考一结束又赶回西藏,“这边工作多,我们第七批援藏干部来的时候就定好了制度,不能总请假。”所以每当提到孩子,他总是一阵沉默。

  亲人不在身边,藏族同胞就是亲人。为了能更好地融入当地,援藏干部开展了“进村入户、结对认亲”的活动,不仅学藏语,还与藏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藏族习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在自治区担任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的陈志群携带米、油、茶砖等生活用品,自费赶赴海拔近4000米的山南地区乃东县颇章乡达当村,探望两户结对家庭,那时距他抵达拉萨还不到1个月。“我们就想让藏族老乡知道,还有个援藏的亲戚在惦记着他。”陈志群说。

  在自治区农牧厅兽医局副局长牛建荣的手机里,存着他看望拉萨彩泉福利特殊学校残障儿童的照片,孩子们抱着新书包,吃着蛋糕,和援藏干部靠在一起,笑容纯真而亲切。

  帮扶困难群众是援藏工作的一部分。自治区农牧厅公告栏上张贴着各种捐款明细,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仅5月和6月,在这里工作的4名援藏干部捐款总数就达到了3000元。

  “只要在这里一天,就要为这里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雪域高原,一去三年,援藏援青干部冒着生命危险为了啥?他们的答案是,“只要在这里一天,就要为这里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对得起这里农牧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他们的实干精神不是挂在口头上。

  一下飞机就提着行李箱来到市委农工办的办公室,到拉萨市挂职市委常委、副市长的种植业司副司长周普国,被同事们封了个“常务”的职务。刚到拉萨,正赶上拉萨市净土健康产业启动,作为分管农牧业的副市长,他二话没说挑起了重担。

  在他的推动下,净土健康产业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以奶牛、天然饮用水、特色种植业等九大产业为主导,依托西藏这片净土,实现“拉萨净土”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产品品牌互相促进,推动当地特色农牧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长期以来,藏区农畜产品自给自足,藏民的商品化意识薄弱,要转变生产方式,谈何容易?为此周普国没少花心思。为引导养殖户科学饲养,提高奶牛产奶量,拉萨市不仅制定了《净土健康产业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还举办了优良奶牛竞赛活动,总共奖励资金37.5万元,以发放内地优质奶牛的形式兑现。

  “如果发现金,可能很快就被花掉了,但如果发优质奶牛,就可以让牧民切实感受到品种的差异。尝到甜头才会主动转变生产方式。”周普国说,通过这种方式,养殖户的热情被带动起来。经过2年的发展,奶牛养殖示范工程已经推广到5个示范村220户,并建起了4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

  理思路、找项目、拉企业、请专家,为了净土健康产业发展,周普国一年多来始终在田间地头、研讨会场、专家门前、签约桌上、会展现场奔波。在他的推动下,短短一年的时间,拉萨净土健康产业实现产值36.6亿元,净土健康企业达到8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

  大到成立扶贫项目论证专家库,小到推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远到推动建立国家青藏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圃,近到推广农牧业新技术、新机械。在实干中,援藏援青干部们将内地的先进理念和工作方式带到青藏高原,推动当地农牧业和农村工作发展上台阶。

  到青海后,宋中山被安排分管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对于一个老草原人来说,这个转变可不小。为了尽快了解情况,不到2年时间,他跑了青海30多个县调研,结合做强品牌建设的实际,提出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建议。现如今,青海的消费者已经可以通过条形码查询全省20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信息。

  “做起试点就有成功的希望。”宋中山告诉记者,他希望能在援青工作结束的时候,建立一个覆盖全省的农畜产品可追溯平台,让所有“三品一标”的农畜产品都进入到这个平台,以此来助推品牌建设。

  和内地相比,青藏高原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来自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的苏春华作为援藏专业技术人员,任期只有一年半,但为了加快先进机械的推广,他却选择再留一届:“我已经熟悉这里的情况了,留下能做更多的事儿。”

  为基层做实事儿,已经内化成援藏援青干部心间的一份责任。

  “建立了长效机制,即使我离开这里了,还会不断有科技人才被培养出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援藏援青时间有限,把内地先进的理念和科学技术带到这里是援藏援青干部的共同愿望。

  王海到达西藏时,正值重大动物疫病高发期,平均每两周就有一起。“牲畜是牧民的心头肉,兽医检测结果是决定捕杀与否的依据,必须准确再准确。”让王海想起来就紧皱眉头的是,受到当地技术水平限制,有的样品需要送到兰州检测,确认后再返回当地扑杀,“费时费力,牧民损失大。”

  当时的自治区疫病预控中心兽医诊断室,设备落后,语言受限,在全国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中常年倒数第一。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王海想方设法寻求国家疫控中心和上海疫控中心的帮助,邀请内地专家多次赴藏集中培训实验室人员,“白天学、晚上背,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把兽医检测技术提上去。”

  今年,实验室终于通过全部项目考核,拿到了历史最好成绩。看到自己的努力带来的变化,王海成就感十足:“今年上半年一起疫情都没有发生过,实验室技术人员也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动力。”

  “西藏最缺的就是人才。”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到自治区农科院担任副院长的曹永生这般感慨。为解决西藏农牧科技人才短缺问题,他多次与中国农科院相关研究所沟通,推动签署了《中国农科院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共同培养西藏农牧科技人才百人计划(2015—2020年)》。

  按这一计划,中国农科院每年为西藏培养20名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和科技支撑人员,他们将在内地学习半年时间,管吃管住,每人每月还有2000元的生活费。“每年20名,5年就是100名。”曹永生告诉记者,“建立了长效机制,即使我离开这里了,还会不断有科技人才被培养出来。”

  与西藏相比,青海不仅缺人才,而且缺资金。“要搭建一个平台,从政策上形成农业援青的长效机制。”宋中山说。作为第二批援青干部,他和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挂职的全国畜牧总站干部李蕾蕾就像是一根线,一头连着农业部,一头拴着青海省。经过不懈努力,农业部专门出台了《支持青海藏区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青海设立了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

  在培养人才、搭建平台的同时,援藏援青干部想方设法拓宽青藏高原与内地的合作渠道。为了曲水县净土健康产业示范园更好更快发展,周普国多次亲自联系专家来示范园现场培训。“为了让专家能说得更多一点,更细一点,周市长每次都会亲自陪着专家来。”示范园管委会主任尼玛茨仁告诉记者。

  在这片500亩的示范园区内,种植了藏药材、花卉、水果等多种经济作物,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曲水县的一个生态旅游景点,每天都接待几百名游客。听说记者来自北京,尼玛茨仁高兴地说:“我们的产品在北京也能买到。”

  原来,2014年,拉萨市在北京新发地国际农产品批发中心设立了拉萨净土健康产品展示厅,在江苏华润苏果超市设立了健康产品专柜,打通了拉萨净土健康产品走向全国市场的通道,为拉萨农牧业的长久持续发展注入活力。目前,拉萨已建成集中连片设施农业基地13个,设施蔬菜面积占全市蔬菜面积的1/4。

  三年时光,挂职干部住在青藏高原上,奋斗在青藏高原上,从未把自己当作过客。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