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评”何时不再“雷人”?
- 发布时间:2015-08-04 01:30:29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夏天,雷声阵阵,暴雨中要防雷击众所周知。但此前,建筑项目开工前,须得到相关防雷审批,你知道吗?这就是所谓的“雷评”。
中国气象局近期宣布取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产品测试”等4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不再作为行政审批受理条件。消息甫出,不少人为气象局简政放权、主动“割肉”点赞。同时,人们对“雷评”仍有诸多疑问:雷电灾害评估真的取消了吗?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链条?又该如何让类似的评估服务不再“雷人”?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雷评”没过地桩不能打,一些地方按投资比例收评估费
山东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计划建设一片38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2015年年初进行技术性联审和政府部门联审,其中“雷评”一项花费40多万元。
企业项目经理魏立(化名)说:“‘雷评’不过,后面的地震评估、人防评估等都不能申报,而这些评审评估不做,连桩都不能打。”
所谓“雷评”,是对雷电灾害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范围等方面进行综合风险计算评估的技术性服务,主要为项目选址、防雷措施、雷灾事故应急等提出建设性意见。
据记者调查,“雷评”多实行政府定价,如山东、江苏等地近年就根据建设项目投资额按比例计收“雷评”费用,1000万元以内的项目,山东收0.9‰,江苏收0.6‰。
江苏省宿迁市市长王天琦曾撰文披露,2013年,宿迁市仅防雷减灾气象技术服务收费总额就达1064万元。
江苏常州一房地产企业项目前期负责人关青(化名)说,随着原材料价格和地价的上升,地方建筑项目的成本投资居高不下,评审评估不仅收费高,有时还久拖不决。
近日中国气象局明确取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产品测试”等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业内人士透露,“雷评”中介服务创收可观,取消这一服务项目可谓是“主动割肉”。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气象局取消“雷评”中介服务事项,只是气象行政部门剥离这一服务业务,将其交由市场。作为社会需求和市场行为的“雷评”仍然存在,企业可自主选择中介服务机构。
同时,“雷评”不再作为行政许可前置条件,也就是说,在申请相关行政许可时,不再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提供“雷评”报告。山东省气象局法规处副处长张凤钦说,这将有助于缩短相关的行政审批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经济负担。
中介服务垄断难破,“雷评”收费仍将居高难下?
2014年,浙江省社科院“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环境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雷评”等收费过高,是浙商反映突出问题之一,审批中介服务机构垄断经营是其中的重要推手。
中国气象局《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规定,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人员密集场所等项目应当进行“雷评”,以确保公共安全。
中国气象局此次明确:今后需要开展“雷评”的项目,由企业自主选择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服务。
“雷评”收费会否应声而降?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对此并不乐观。
“这次只是改变流程,而收费额度、评估内容、所需材料并没有改变。”关青说,目前从事“雷评”专业中介服务的,多是政府部门下属单位,在常州,市一级就只有风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中心一家,这是市气象局专门成立的社会服务机构。
魏立告诉记者,济南有多家“雷评”专业机构,也都是气象局的下属单位,“他们‘分片而治’,找谁做‘雷评’在业内已‘约定俗成’,这样就避免了机构之间相互竞争压价。”
“‘雷评’服务长期由一家中介垄断,收费怎么降得下来?”一名长期从事行政审批工作的基层干部向记者坦言,简单地将中介服务提前或置后,而不是摘掉“红顶子”,收费居高等弊病就难以清除。
上述企业负责人表示,气象局剥离中介服务业务是“雷评”简政放权迈出的一步,更期待气象部门与现有中介服务机构的脱钩,让市场的归市场,充分竞争,破除垄断,让企业能真正减负。
这也正是气象部门的改革方向:中国气象局2015年工作报告中称,将依法有序开放防雷检测市场,强化法规标准建设和市场监管。
划清权力边界,让“雷评”不再“雷人”
雷电灾害是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因此“雷评”仍需要存在,关键在于如何让“雷评”服务更加规范合理。
清理不必要的评估。如山东德州今年5月就发文,重新明确需要进行“雷评”的项目范围,并列出具体清单,清单之外的建设项目一律不需“雷评”。据德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统计,简化后,德州市约95%的项目无需再做“雷评”,平均一年至少能为建筑企业节省300万元。
该管理办公室副调研员李伟说,“不做‘雷评’并不意味着建筑物不再进行防雷设计,或是不需安装防雷装置,只是没有必要重复评估、前置审批。”
切断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间的“利益脐带”,降低评估收费。江苏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审批服务管理处处长黄霄椿认为,推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是减少“雷评”等中介服务乱象的有效方式,可以倒逼政府部门割断与部分中介机构之间的利益,减少和遏制寻租行为。
魏立认为,应适当放开市场准入,对从事“雷评”的机构进行资质认定,以便于企业公开招标、自主选择。
放权不能弃责。气象局取消“雷评”中介服务,并不等于对防雷减灾审批把关的放松,还应加强后续的监管和抽查,确保公共安全。
期待“雷评”不再“雷人”,更期待“雷评”改革能成为评估中介服务改革的样本。
(新华社南京8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