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与发明者一起离去?
- 发布时间:2015-08-03 09:31:40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徐欧露
上月,被誉为“短信之父”的芬兰工程师马蒂·马克能因病去世。31年前,正是由他设计和提出了现代短信(Short Message Service,简称“SMS”)系统的雏形。
之后,这些被传递的字符不仅缩短了沟通距离,还改变了人们的写作习惯和少男少女的爱情轨迹,甚至曾拉政客下马、救人于水火之中。
1992年,在马蒂·马克能设计的系统基础上,加拿大工程师尼尔·帕普沃思给同事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短信——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包括空格总共15个字符,它甚至为后来的通讯服务设置了行业标准——微博的140字限制,即起源于此。
不过,在2012年前后,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和终端的普及,人们开始转向智能手机,使用电邮、即时通讯以及其他第三方通讯工具进行交流。短信迅速走向衰落。除了银行验证码和欠费通知外,人们已经很少使用短信收发功能。
如今,只有在一些GSM通信网络欠发达或智能手机还不普及的国家,短信仍在流行。随着收发数量的大幅降低,各国运营商正在调整价格模式,至于能否通过这种改变重新赢回市场,仍大大存疑。
2012年,马蒂·马克能在接受BBC采访时被问及:“短信会被脸谱、Skype等即时通讯软件取代吗?它还能再活20年吗?”“我相信可靠的、方便的通讯方式将永生不灭。”马克能回答,“那时候,它叫不叫短信已经不重要了”。
短信编年史
1984年
芬兰工程师马蒂·马克能发明短信,但他从没有为自己的这项发明申请专利。
1992年
22岁的尼尔·帕普沃思发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条短信——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
不过,这条短信并不是由手机发出的,而是依靠一台个人电脑;当时接收短信的是一款名为Orbitel 901的“便携式电话”。
1993年
短信首次在芬兰向普通消费者提供服务。
1994年
诺基亚推出第一款方便输入信息的手机——Nokia 2010。
2001年
随着中文输入法的优化和短信套餐的诞生,短信在2001年左右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普及。
2005年
《超级女声》总决赛那天,冠军李宇春得到了352万次手机短信投票。观众一共向前3名选手发送了超过900万条短信。
2010年
剑桥词典为“Text”一词增加了新的动词含义,意思为“给某人发信息”。短信服务在这一年达到巅峰,每人每月平均发送357条短信。
2011年
苹果公司发布iMessage即时通讯功能,步入免费时代。同年,全球移动运营商的短信收入下滑139亿美元。
2012年后
智能手机全面普及,短信服务遭受打击。
(原载《博客天下》)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