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郝堂村:新居如画荷花飘香

  • 发布时间:2015-07-31 03:31:44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范亚旭本报记者陈四化张培奇文/图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走在豫南的山村小路上,有山有水,灵气自生,蝉鸣下风吹得稻苗一起一伏,山村显得更加安静。早起的村民驾着小船在荷塘中采莲蓬,各家各户开始清扫房前屋后的落叶,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这里就是郝堂村。

  这个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的典型豫南村庄,村子依山沿河,路两边全部是自然形成的植被,碎石铺出瓷实平整的小路,蜿蜒在山坡之上通向村头,当看到一片片荷塘时,这个乡村开始一幕幕地展现了。

  沿着村中的主干道,看到自然散布的民居房屋,豫南乡村中最原始的狗头门楼、清水墙,用木头和稻草垛起的柴扉,相称着已经有300多年树龄的老银杏树,溪水环绕着精心修葺的土坯房,水中的石板阶旁鱼儿游动,在依水的小桥之上,能听到流水的声音,桥两边的护栏设计独特,参差不齐却显得很有意境之美,路边的稻田随着地形起伏,晶莹剔透的水珠还在稻苗之上。早早来游玩的游客情不自禁地说:“这个村子太美了,跟在画中一样。”

  在村头1号院,村民张厚健说,我家的房子就是孙君老师给画出来的,一开始还不愿意改造,后来商量着就改了,没想到这座房子还真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从外乡来的画家孙君,长期关注和从事农村环境问题,10多年前就开始给农民“画房子”。2011年,他和“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等民间人士组建了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专门为农民做规划、设计的专业服务机构。同年,恰逢信阳市在郝堂村试点新农村建设,于是孙君就带着他的画笔,来到郝堂为村民们设计改造民居。

  当村民们看到孙君为张厚健画出的房子后,几十户人家就开始主动来找孙君为自家的房子“画幅画”,积极参与改造自家的房子。如今在张厚健家的餐厅里,仍然挂着这幅被裱起来的手绘图;走在郝堂的村中小路上,所看到每家每户独特的房屋设计与院内的艺术创造都是源于孙君的画笔下。

  7月下旬的郝堂,220亩荷塘环绕村庄四周,荷花绽放,游人不时驻足拍照。“我们是来这里看荷花的,女儿从小也没来过农村,带着她来感受一下农村生活。”家住信阳市区的刘先生带着一家人来到郝堂。游客来到这里,郝堂成了观光的景点,赏荷花、品香茗、感乡愁,徜徉在乡间小道,真正让人体验到了“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每到周六周日成千上万人来村里游玩,家里的生意天天都非常火爆,12间客房每天都住满。”返乡经营湘里乡味农家乐的女主人周玉梅说,以前在外地干,自从村里2011年改造后就回村里发展了。“现在在家里做生意,一年不但有几十万元的收入,而且还可以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郝堂村在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在吸收、学习各地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摒弃“大拆大建”,避免群众“被上楼”、“被新村”,尊重群众意愿,依靠群众智慧,重塑村落文明、文化内涵和乡村价值。“用本地的材料修建了村道,对路两边进行了绿化;对部分有碍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房屋进行了迁建,结合当地的民俗民风进行旧房改造和新房建设。”村支书胡静说。

  如今的郝堂村依然是采取政府免费提供图纸、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群众自愿、自行筹资的方式,推进民居改造,图纸根据每户具体情况量身设计,实行一户一图,由专家团队和户主进行充分协商敲定。“尊重老百姓的小日子,慢慢建设美丽乡村,让村民自己去建。只有老百姓自己建的村庄才知道珍惜,建的过程中才认真,这解决了农村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即‘人在心不在’的问题。”平桥区委书记王继军说,村庄发展要在提高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吸引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来,保留住村庄的原始生活状态。

  现在的郝堂景在变、屋在变、村在变、人也在变。“变”里保留着古朴、天然、闲适的乡村味道、田园气质,“变”里凝聚着时尚、现代、便捷的城市元素、时代气息。3年前,郝堂村的田地还无人耕种,许多单门独院的房子快要荒废,学校也近乎倒闭,如今按照户籍规定103人迁回了户口,30多位年轻人回乡创业,荒废的房子再次被利用,新建的学校由原来的40多名学生增加到了237名。人来了,郝堂潜力待发。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