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立题“煤轮子”的低碳运转法
- 发布时间:2015-07-31 01:31:04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释放空间谋变革
小编小语
对立的思维有时会悄无声息地占领潜意识,低碳发展可能被想当然地认为是“无碳”,于是,信息产业、新能源、物联网,这些技术门槛高的产业近年来频频出现在地方发展的规划中,不论有没有人才,能不能引智,有没有市场,来不来资源,“平地起高楼”的豪气似乎能战胜一切不足,结果往往留下空空的高楼。
事实是,吃干榨净才是低碳之道,山西在决策之前详查自身优劣,不菲薄雄厚的资源,也不讳谈薄弱之处,补足短板发挥长处,将“煤”的文章做足做透,“非煤”的文章紧随其后,有主有次,有勇有谋,规划区域发展。
多年来,山西始终没有改变“资源型经济”的模式,没有转变“一煤独大”“独轮单行”的产业构成,产生了对政治上、经济上、生态上、民生上的“立体性”困扰。7月16日,面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山西省科技创新推进大会召开,在新常态背景下探路未来发展。
资源“经”再难念下去了
囿于对资源的严重依赖,长期以来,煤炭市场的冷热决定着山西经济的起落。
2014年,我国煤炭行业迎来困难的一年,山西GDP增幅出现断崖式下滑,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国排第24位。据估测,全国煤炭消费增速将由前10年年均10%左右回落到3%左右。
除了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环境问题是另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目前,山西万元GDP能耗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绝对值位于全国前列。2014年,山西环境支撑系统在全国排第27位,生存系统排第29位。生态欠账不断积累,水、气、土壤污染治理任务繁重。
资源型经济的暴利产生挤出效应,弱化了实施创新驱动的战略,使得山西调结构、转方式之路艰难曲折,甚至出现扩量抗跌、量价相悖的逆向发展轨迹。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能再等
大会召开之前,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一起围绕创新驱动这一主题,赴太原、晋中、长治、吕梁等市的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做了实地调研,召开10多次座谈会。梳理问题归纳为五个:一是科技管理体制落后,科技计划不聚焦;二是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合作不紧密;三是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小,科技与金融融合度低;四是科技成果数量少,转化渠道不畅;五是科技领军人才缺乏,激励导向政策欠缺,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氛围尚未形成等等。
科技创新推进大会上,王儒林强调,要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千方百计增加科技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通过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全面创新,加快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发展。
目前,山西正在实施一系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正在兴建的山西科技创新城,其目标是建设成煤基低碳创新的高地;引进清华大学、中科院、华能集团等国内最高端煤基低碳研发机构,意在打造低碳技术创新高地、国家煤基产业科技中心、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先导区、“互联网+”创新产业集聚区、低碳智慧创新城。特别是要依托科技创新城,构建服务于全省的科技资源、创业孵化、科技金融三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科技创新综合服务。
创新驱动能量曙光初现
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通过科技手段,分级转化,梯级利用,资源将会真正成为一种比较优势,资源大省山西将目标定位为“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煤基产业方面,“六型”转变、“革命兴煤”是山西省委、省政府为煤炭行业提出的破题之策。对此,王儒林强调:“煤是山西最大的省情。摆脱资源依赖,不是不要煤,而是要用好煤。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革命兴煤的新路子。”
非煤方面,数据显示:一季度,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9.5%,同比加快51.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工业非煤产业投资增长16.2%,工业非传统产业投资增长23%,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3.9%。在投资带动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连续3年超越煤炭、冶金行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第三大动力,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形。
投资大、周期长,却能持续性高增长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相较而言,资源型经济则是短、平、快。山西“一煤独大”的经济还能独撑多久?科技创新是摆脱资源依赖的迫切需要,是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