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用科技守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灵家园

  • 发布时间:2015-07-29 01:30:4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一直以来,精神障碍患者是一个被常人避而远之的群体,但在北京安定医院院长马辛的眼里,“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需要用心呵护,需要用科技的力量去守护他们的精神家园。”

  作为我国著名精神病学专家,马辛深感于我国精神病人救治水平低,与国际上存在较大差距,用科技手段推进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她最关心的问题。自2000年4月开始,作为领衔专家,马辛带领北京市精神病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开展了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诊治方面的研究,通过长达12年的攻关,项目团队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全病程规范化治疗和康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项目团队首次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治疗规范和临床路径,将中医疗法和脑调控治疗技术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诊治中,同时开发了社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康复技术模块。该项目获得201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我们建立了48个成果应用推广基地,通过对该项技术的及时转化和推广,目前直接受益患者2万余人。”近日,马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项目降低了患者平均住院日约40%,减少了住院费用。

  我国精神疾病治疗存在诸多挑战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两类重性精神疾病,目前,精神障碍已成为全球严重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卫生部估计,目前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大约有780万人,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当前,精神疾病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20%,估计2020年将占25%。

  “这两类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复发率、再住院率以及致残率,病程较长,自杀或肇事肇祸行为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马辛说。

  然而现实中,一方面是很多患者及家属“讳疾忌医”,就诊率很低。一方面是患者多以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诊治、在社区医院康复为主,而目前不同等级医院中治疗规范化程度较低,三级医院形成的技术不能及时推广应用到二级和社区医院。“这就造成了治疗环节的脱钩,影响病人的恢复。”马辛说。

  此外,目前我国用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治疗的手段多以药物和心理治疗为主,但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无法进行对因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总体疗效欠佳,部分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据了解,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虽然该类药物副作用与第一代药物比较相对较少,但仍存在例如口干、口臭、便秘、震颤、发胖等。“我们亟需开展其他治疗手段作为有益补充。”马辛说。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及早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马辛说:“在以往,很多医生往往只重视症状的控制而忽略了功能的改善。当患者功能受损时,社会所赋予的角色和社会关系就会逐步丧失。比如,就业能力和机会低下;社交网络缩小或绝迹;独立生活能力低下等。当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改善时,不仅能缓解病情、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而且可大大减轻社会和患者家庭的负担,真正使患者重返社会。我们亟须研发国内适用的康复技术,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北京市科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东直门中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承担了“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防治适宜技术”项目。项目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在认真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围绕“规范化、综合治疗和康复关键技术”,针对我国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治疗康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成果。

  将“全病程治疗”理念运用到研究中

  由于目前我国各地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水平参差不齐,不规范、不系统的治疗或大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导致患者产生不良症状,致使病情反复发作。

  对此,项目组首次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治疗规范和临床路径,提高了不同等级医院的规范化治疗水平。

  “遵循此规程,患者无论就诊于二级医院还是社区医院,均能得到和三级医院一样的规范化治疗。”马辛说。

  马辛认为,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全病程治疗”尤为重要。项目组在国内首次将“全病程治疗”理念运用到精神疾病领域的重大科学研究中,即患者发病就诊于专科和综合医院门诊治疗,在疾病严重发作时或急性期入住三级专科医院和区二级专科医院治疗,出院康复阶段在区县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中进行。

  此外,项目组还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通过首次开展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证实单纯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6周的临床有效率为65.1%,与常用抗抑郁药疗效相当,对于不适宜药物治疗和不愿意选择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替代疗法;在国内首次明确了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障碍的部分治疗参数;明确了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增效治疗手段。

  用中医辩证思维治疗精神疾病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一般采取心理疏导、物理治疗、口服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其实传统中医药也可以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帮上大忙。虽然,抑郁症是现代医学里才有的名词,但在中医里,相似的一类病症,被称为郁证。

  “对于轻性精神疾病中的轻度焦虑、抑郁及其一些躯体症状失眠等,临床实践证明单用中药就有一定的疗效,对于重度焦虑、抑郁,合用中药可以增效及缓解部分躯体症状,改善功能结局的作用。而对于重性精神疾病,中药目前在缓解精神药物副反应方面也形成了特色。”马辛说。

  中医治疗方法是中国传统医学,在精神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项目组创建的中医量化辩证施治体系把西医的量化理念融入到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可以更好的用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患者。

  鉴于精神药物不良反应较多,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影响了服药依从性和疗效,项目组研发了“石黄清热口服液”制剂、开发了子午流注低频治疗技术和中药方剂芍药甘草汤治疗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疗效好,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填补了精神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的空白点,达到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开展了芍药甘草汤的有效组分甘草酸的作用靶点研究,研究结果得到国内和国际同行的认可。

  此外,项目组在汲取古人有关该病诊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首次提出和建立了《抑郁症中医证候分型诊断标准》,实现了抑郁症中医证候诊断由定性到定量的跨越,提高了抑郁症中医辨证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使抑郁症中医辨证准确率由以往依靠个人经验的45%提高到89%,抑郁症的识别率由15%提高到73.2%。

  患者不出小区 即获有效康复治疗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康复与治疗同等重要。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而没有进行相应的康复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一年内约有40%的人会复发;5年后复发率约为90%。

  马辛介绍说,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复发率高、再住院率高、致残率高三大特点。通过训练治疗患者的自知力缺损、认知损害及提高其社会功能,使其逐步掌握预防病情复发、处置药物副作用、管理症状、提高心理应激和社会适应能力、合理应用医疗及社区资源来康复等技能,能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所致的疾病负担。

  为此,项目组在国内率先研发了康复技术模块,并形成了《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技术》《抑郁症社区康复技术》《精神分裂症职业康复技能训练程式》《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社区操作手册》和《精神分裂症家庭干预技术手册》等成果。

  马辛介绍说:“这些技术能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显著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项社会功能,疗效能持续半年以上,有助于患者回归社会。同时,降低了疾病复发率、再住院率和肇事肇祸及自杀自伤风险,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悉,精神分裂症康复技术已由北京市卫生局发文纳入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指标,并向全市推广,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和再住院率,精神分裂症康复技术干预组的1年复发率(13%)和再住院率(3%)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6%和21%));抑郁症康复技术干预组的1年复发率(9%)和再住院率(2%)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和12%),这两项康复技术有效减少了精神疾病所致的疾病负担。

  为了更好地推广科研成果,如今,项目组按4+6+6+6模式(4家三级专科医院、6家三级综合医院、6家二级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及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由科研、临床、医生、护士、心理工作者、临床流行病学家、信息化人员于一体的研究团队,为研究的持续和适宜技术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极大程度规范了基层精神卫生防治队伍的工作内容和考核指标,有效提高了基层精神卫生防治队伍对康复技术的掌握程度,使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受益。

  (本版文字均由本报记者申明采写)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