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北京半数文物建筑存安全隐患 保护资金欠缺

  • 发布时间:2015-07-25 19:40:00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实施10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迎来首次“体检”。昨天,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其中曝出本市保护古城方面的诸多问题,如旧城小型私房翻建存违规,市50%文物建筑存在安全隐患。

  □问题

  旧城修建详规尚未编制

  执法检查组提出,旧城和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尚未编制并公布,致使保护工作缺乏详细具体规划和标准。此外,条例规定市政府应当制定并公布具有保护价值建筑的认定标准和程序,统一制定设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标志,明确风貌影响评估的具体标准程序和优秀近现代建筑、工业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但这些配套制度措施至今尚未出台,影响了保护工作统筹和有序开展。

  2010年成立的市名城委,其统筹协调、承上启下、横向联系、督察督办的职能作用尚待全面有效发挥,综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些部门履责不到位和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的情况客观存在。同时由于公众参与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不尽完善,社会公众参与名城保护的程度不高,特别是在具体项目实施中,参与规划建设、共享成果的广度和深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建议 名城保护纳入“城市总规”

  市人大执法检查组认为,北京的历史名城保护要按照首都城市的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贯穿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机地纳入市“十三五”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当中,正确处理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把保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把经济建设、现实利益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长远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执法检查组还提出,要按照条例要求,进一步完善旧城和历史文化街区专项保护规划,抓紧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原则、保护内容、控制指标和土地使用功能、人口密度、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分类保护、整治措施。

  旧城风貌保护资金欠缺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公益性资金,特别是旧城风貌保护、老旧房屋修缮、市政设施改善、人口有效疏解等资金需求量巨大。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伟在作报告中提到,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收入和银行贷款,资金来源匮乏。此外,据统计,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全市约50%的文物建筑存在建筑结构及消防安全隐患,文物建筑不合理使用现象还比较突出,但受现有政策、资金筹措和产权明晰等限制,解决起来困难比较大。

  此外,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旧城内小型私房原址翻新的建设项目较多,全部开展评估工作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应尽快明确“风貌影响评估”的标准与程序。

  >>建议 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及时建立常态的资金投入保障和统一调配管理使用机制,探索研究社会资金引入的良性运作机制和投资回报政策。

  执法检查组提出,应根据保护对象的内容和性质,合理界定保护责任主体,明确投资方式和资金投入重点方向。其中,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街区、文保单位和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的保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只需保护旧城整体风貌的区域,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对旧城平房区改造项目,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居民的两个积极性,合理分担资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最大效能。

  名城保护缺乏文化传承

  执法检查组指出,名城保护应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核心在于对名城的保护和对优秀历史文化的有序传承。目前,对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挖掘、保护与传承依然不足,存在“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名城保护与历史文化传承未能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文物建筑的腾退、保护与合理利用,地下文物和遗址保护,近现代优秀建筑与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旧城整体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工作,很多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尚需深入挖掘。

  >>建议 名城保护见“物”见“人”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既要见“物”又要见“人”。重点在于保护城市的历史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和民俗特色,真实反映城市自身发展历程和历史文化传承,充分发挥首都城市人文资源和文化影响的作用。

  具体来说,要分类引导,强化特色,始终坚持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培育具有首都特点的传统居住、文化和演艺、商业、餐饮等特色街区,使之真正成为弘扬首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全面展示历史街区独有的文化魅力。

  □探访

  适应变化 书店主人考虑转行

  杨梅竹斜街,这条拥有百年历史的大街曾经是历史上著名的商业街,经历百年变迁后,变成一条现代商业街。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已经完成修缮改造的杨梅竹斜街。据悉,经过疏解后,杨梅竹斜街的三成居民搬离了旧城。

  “祖辈几代人都住在这里”的石宽(化名)说他不会搬走。石宽家拥有一套50平方米的门面房,还有四合院。他利用门面房开了一间小书店。旧城改造后,石宽感慨生活发生了改变,房子干净了,胡同宽敞了,“但老邻居也走了不少。现在多了很多游客和外国人,书店的生意不如从前”,石宽开始思考“是不是也转型干点适合这条现代商业街的生意了”。

  据了解,杨梅竹斜街1700户居民中有529户选择迁出。腾出的地方,一部分建设成了公共设施,另外20多座院落则引进以文化创意为主的商业,如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等。

  难觅古韵 四合院里摆小吃摊

  记者昨天下午来到东城区南锣鼓巷,在南北向700米的道路上鳞次栉比排列着数百商家。除少数几家老北京传统小吃店面外,时尚快餐店占了很大比例。

  在景阳胡同附近,一家餐厅门口摆放着“老北京四合院免费参观”的标牌。从北门进入后,记者却发现里面经营着各色小吃。游人称:“本来想看看四合院长什么样,但一进来感觉到了室内小吃摊”。

  店员说,“这里是老板两年前翻新的,除了顶部,其他格局都重新做了规划,原来的东厢房西厢房都看不出格局了。”

  在帽儿胡同内,一位黄包车车主正在大门紧闭的文煜府前为租车的游客讲解其历史由来。大门左侧标示着“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除“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婉容故居”等少数古迹定时开放外,其余大部分古迹都大门紧闭,游客无法参观。

  □相关新闻

  商业味儿太浓

  南锣鼓巷及什刹海 落选历史文化街区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历史文化街区要原汁原味儿保护。南锣鼓巷、什刹海因为商业味儿太浓而没有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单。

  北京的旧城有居住区及商业区。什刹海地区和南锣鼓巷是居住区,可是开发以后,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味道,背离了原有的特色。此次执法检查发现,目前,旧城的保护和改造,实现了由开发主导向政府主导、由“大拆大建”向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改造模式的转变,但主要采取自下而上推动具体项目带动保护的方式进行,仍未跳出以商业开发就地平衡成本的改造模式。导致这些地区商业性开发程度高,但功能和人口却未能得到有效疏解。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