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明:我的车间不一样
- 发布时间:2015-07-21 05:29:42 来源: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开栏的话》:时不我待。转眼间,在众多期待中,浙江经济交出了2015年半年报。
细细梳理这份成绩单,8.3%的GDP增速固然令人欣喜,浙江经济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民生福祉等方面的表现更加值得肯定。比如服务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64.9%,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再如,高新技术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9%。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济“半年红”的背后,是浙江坚定不移贯彻中央经济工作精神,积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是浙江咬定深化改革不放松,千方百计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平衡;是浙江越打越娴熟、越打越精准的“转型升级组合拳”。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源于人民。抽象经济数据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鲜活的新老面孔,他们是企业家,是一线工人,是创富农民,是年轻创客,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焕发无限活力的一切发展力量。正是他们,让今年以来的浙江经济行稳致远,从“开门红”到“半年红”;还是他们,将持续发力推动浙江经济加快步入转型升级的新天地。
今起,本报推出《“浙”半年,新表情》,力图通过一组鲜活典型的人物报道,为读者勾勒出浙江经济这半年的新气象新亮点。
本报记者 刘刚
“机器换人”既提升了产业也为劳动者打开职业“新窗口”
杨亚明:我的车间不一样
记者 李丹超
区委报道组 张蘋 朱立奇
34岁的杨亚明已往是一位有十年轧机经验的老技工了。如今,他所在的车间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自动流水线的生产车间已初具雏形。等到车间正式运行,杨亚明将以一名指挥者的身份出现在这条生产线上。
随着“机器换人”在我省的推进,传统制造企业纷纷引进机器人,建起生产全自动化的现代工厂。近日,记者走进“久立特材”生产车间,循着一位产业工人的心路变化,感知“机器换人”为浙江制造带来的新气象。
被改变的车间
早上8时,杨亚明已经来到车间上班。同样的上班时间,他的上班内容已变得不同。作为车间大班长,他需要带上二十几位手下开始新机器的操作学习。
“操作轧机最重要的是安全。使用这些新设备光靠我们以前学习的传统技艺不行,要会电脑录入参数,还要精神集中。”杨亚明现在每天做的,就是把自己参加培训获得的新知识传授给车间的同伴。
作为制造业大国,技术工人在我国是较为吃香的,也是传统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十年前,刚当上父亲的杨亚明开始规划起小家庭的生活,这时的他发现,市面上熟练的轧机工很少,但收入比较可观。这让年轻的杨亚明动心了。
“刚开始去了一家小的轧机厂当学徒工,什么都不会,就一点点学,拿个小本子把老师傅说的话一句句记下来。”不久,杨亚明成了那家轧机厂的工人,月收入有1800元。
2009年,杨亚明进入“久立特材”上班。“公司在湖州当地行业内是数一数二的,觉得到这里肯定能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杨亚明所在的“久立特材”,主要做的是不锈钢无缝管生产中最重要的冷轧这一道工序,涉及的领域包括核电、化工、石油炼化等。
“轧机是让钢管成形、变形的工序,是确定尺寸和长度的关键步骤。”杨亚明说,每一支钢管都要经过轧机工人的敲敲打打才能算过了第一道关卡。
慢慢的,“久立特材”的冷轧车间开始有了变化:轧机设备变得越来越庞大、手动操作越来越少、精准度越来越高。面对“机器员工”的入驻,车间里的杨亚明们开启了职业生涯的转型升级。
从惶恐到自信
前不久的一次培训,杨亚明突然意识到,他的工作有可能要被机器取而代之。
“几年前公司就开始引进新设备了,那时候只是觉得技术活总归不好取代,我们把手上技术练扎实了就好。”在杨亚明的人生规划中,他的手艺是个越老越值钱的营生。“你看以前的工厂车间里,到处可以看到五十多岁还在流水线上兢兢业业工作的工人,他们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一门手艺,甚至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学徒制是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一个人从十几岁开始学手艺,然后几十年如一日在同一件工艺中精益求精。这种匠心,正是杨亚明这样的技术工人一生的追求。而机器人的出现,打乱了他们的阵脚。
机器的改变在哪?“看这组设备,钢管从这里经过之后可以自动完成轧机环节,并且避免传统手工操作带来的误差。”“久立特材”无缝管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军指着一套刚入驻车间的轧机设备说,机器人正给车间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当新事物的出现威胁到生存环境之时,人们才真切地感受到惶恐。杨亚明变得有点不自信了:“其实机器的改进对我们的工作是有好处的,但当机器变得比我们更加聪明的时候,轧制过程都不需要轧机工搭把手的时候,我才发现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了。”
有意思的是,杨亚明的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很久。杨亚明参加完几次“久立特材”组织的新技能培训后,他发现机器给车间带来的不仅是高效,还有自己身上的全新技艺。很快,他变得斗志昂扬:“我觉得这是一次挑战,新的东西来了,我们就要学会改变自己去适应它。”
这是给传统制造业的信号,机器人正在搅动社会发展的轨迹。生产线上,机器人学会了枯燥繁复的组装工作;生活中,机器人化身古灵精怪的服务员、陪伴者。无论是企业还是工人,都需要“换种活法”了。
操纵机器的人
等“久立特材”新车间开始运行,杨亚明就会变成一名指挥者。
“这个车间运行以后,我们的轧制、脱脂、抛光、水压等整个制造过程都可以在这里实现自动控制。”在“久立特材”新规划的车间里,李军兴致勃勃地介绍起车间里规划的全自动生产线和这里即将发生的每一处改变。
新项目的名称很长:年产5000吨大型装备用耐腐蚀换热管束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年产量达5000吨的巨大车间,占地25000平方米。
“需要多少人?”“120人!”李军告诉记者,整条生产线不仅比原来节省三分之一左右的用地,工人的数量更是少了近两百人。
李军介绍,初步估算下来,这个新车间建成后,工人的人均产值可以提高3倍。人们一边在感慨机器带来高效益的魅力,另一边却在忧虑:两百人从哪里减?像杨亚明这样的传统技术工人会不会被现代化的工厂淘汰?
“工人的工作内容发生变化,主要是监控设备和产品质量。工人还都是自己的员工,最近我们一直在培训他们这方面的技能。”李军谈到杨亚明未来的工作场景:输入孔径、长度等各类参数,实时监控各个机器人的工作状态。
其实早在2013年11月,“久立特材”就投产了“年产2万吨LNG等输送用大口径管道及组件”项目,成为国内第一条用于生产中大口径焊接不锈钢管的自动生产设备。在这条生产线上,工人寥寥,每个人忙碌得井然有序。”“机器换人”给“久立特材”带来的甜头,不止于工业制造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和产品品质提高,更是人的一次蜕变。
“机器生产的是高质量的产品,但我们一线工人可以成为机器的操控者。”杨亚明始终坚信在工业生产中人的中心角色不变。这个观点和工业4.0的发起人之一、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工业与组织研究所董事伦特斯的想法不谋而合,伦特斯认为人机交互以及机器之间的对话将会越来越普遍,人将从操作者转变为规划者和决策者,人类要开始和机器赛跑了。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