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北京建工:实力“出海”筑品牌

  • 发布时间:2015-07-15 06:16:2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6月27日上午,北京建工集团总部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非盟委员会访华团的成员们。北京建工本不在他们的行程之内,但慕名而来的非洲客人还是希望到北京建工来看看,“看看这个给我们带去‘奇迹’的企业”。

  “奇迹”,竟源于一场灾难。2012年3月4日,位于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一个弹药库发生爆炸。当时,爆炸点周边已被夷为平地,但距爆炸点仅50米、由北京建工承建的群楼却屹立未倒。它们形成了一道屏障,确保了楼后学校及居民区2000多人的安全。

  出色的“中国制造”,让北京建工在当地广受赞誉,连刚果(布)总统萨苏在现场视察时也竖起了大拇指啧啧称赞:“看,这就是中国人的施工质量!”

  “质量一直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北京建工集团副总经理、北京建工国际建设工程公司董事长马铁山说,从最初被经援项目“推着走”,到后来主动“出海”找市场,再到如今向国际综合承包运营商主动转型,北京建工正努力探索一条中国建筑业“走出去”的新路径。

  站高谋远,回归海外市场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北京建工集团就借国家援外项目走向了海外,承建了斯里兰卡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等一批援外工程。

  然而,1997年国际金融风暴的到来,彻底摧毁了北京建工集团的海外布局。到了2001年,北京建工的海外市场只剩下毛里求斯一个点还在坚持。

  变幻莫测的海外市场让北京建工陷入了两难境地:继续“走出去”,意味着可能更大的市场风险;维持现状,则意味着对海外业务的放弃。

  “北京的工程就足够我们干的了,还有必要开展国际业务吗?”面对质疑与争议,北京建工集团的管理层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虽然北京建工在大规模奥运设施建设中不愁没活干,但奥运会后怎么办?

  “我们亲历了亚运会后建筑市场低迷带来的阵痛,‘后亚运’的危机绝不能在‘后奥运’重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马铁山说,经过谨慎研判,大家认为,“走出去”是规避“后奥运”市场萎缩风险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集团的战略性需求。“当时领导班子达成了一个共识:国际工程不但要做,还要做好、做出品牌来!”

  2002年新年第一天,承载着新使命的北京建工集团国际工程部重新成立。对于北京建工人来说,海外市场的回归也揭开了北京建工迈向国际企业的序幕。

  实力说话,进军高端市场

  在北京建工,“八投八不中,命中率为零”的故事,一直是新员工入职后的第一课。国际工程部成立后不久,为了争取海外项目,大家连续奋战1个多月,连续8次投标都失败了……

  这一幕至今让马铁山和他的团队感慨不已。也正是这场背水一战,让北京建工人重新审视了自我,为日后的科学定位、精准发力夯实了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方协力下,北京建工中标了集团历史上第一个独立承建的海外项目——几内亚广电中心。

  此后,北京建工又陆续中标多哥总统府、卢旺达外交部大楼等一批海外项目,其中,2004年承建的中国最大对外援助房建设类项目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2005年中标的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馆等工程,让北京建工受到广泛关注。

  “当时承建的主要还是一些经济援建项目,但这对于我们迅速‘补血’、低成本拓展海外市场,起到了关键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海外项目中锻炼起了一支能打硬仗的优秀队伍。”马铁山说。

  在业内,美国市场一直被视为国际建筑市场的制高点,吸引着瑞典斯堪斯卡、德国豪赫蒂夫、日本大成等众多国际知名承包商的目光。

  “全球建筑商都想分得一杯羹,但我们在洛杉矶有过10年不成功的经历,敢不敢重进美国市场,能不能融入美国市场,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让马铁山欣慰的是,2007年7月,北京建工获得美国第一大保险公司AIG提供的1亿美元循环保函额度,这意味着拥有了登陆美国工程总承包市场的通行证。

  在全球最开放却又最难进的市场打出一片天地的同时,北京建工继续向欧洲、澳洲等市场发力。用实力说话,北京建工在与全球顶级建筑商同台竞技中收获了商机,也赢得了尊重。

  加速转型,迈向新目标

  “走出去”,正改变着北京建工这个拥有60多年历史的传统国企。目前,北京建工已建立起美大、东南亚、东南非洲、西非、中北亚、中东等六大区域市场,形成了总部、区域部、项目部三级管理格局。

  “在欧美高端市场的引领下,北京建工的转型步伐正不断加快。”马铁山说,过去集团海外业务大多局限于施工总承包,处于产业链低端。随着对高端市场的拓展,北京建工正全力向国际综合承包运营商转型。

  2008年9月,北京建工首次以总承包商身份中标安巴发电厂项目,成功实现从融资设计到施工运营的全产业链覆盖。此后,北京建工又先后中标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国际机场项目、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加斯特雷135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等。

  2013年10月,北京建工宣布与曼彻斯特机场集团等共同投资建设曼彻斯特空港城项目,这不仅是英国目前最大的建设项目之一,也是中国工程企业首次以股权投资方和总承包商双重身份在英国参与开发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现在,我们可以在美国承揽工程,在英国聘请设计师,让中国团队去优化设计,选用物美价廉的中国材料……在北京总部,我们就可以调动全球优势资源为我所用。”马铁山说,早期海外项目基本上都由中国人自己去干,近年来项目建设主要采取派出管理团队的模式,而未来从施工到管理可能都要交给当地人或第三方去完成,这是企业“走出去”的一个趋势。

  如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洋外援”已遍布北京建工全球六大区域市场的20多家分支机构。从借船出海的跟随者到国际市场的引领者,稳健转型的北京建工已做好再次起跳的准备。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