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义乌试点专车“转正” 底线:车有公司人有证

  • 发布时间:2015-07-14 07:59:00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义乌出租车改革正在进行中。(资料图)

  专车运营底线:车要有公司,人要有证

  说起义乌,人们往往习惯性地为其加上“小商品”这个注脚。而当地人也会戏谑地在“义乌”前加个“国际”当前缀。然而,今年5月,来这里采访的记者,关注的焦点却不再是小商品了。这一次,舆论关注的焦点,变成了出租车改革。5月7日,义乌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义乌市出租汽车改革运行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在全国对出租车改革普遍寄予厚望、期待改革方案出台的大背景下,义乌成为第一个发布改革方案的城市。两个月过去了,来义乌采访的一拨拨记者,从大受欢迎到遇冷。义乌关于出租车改革的一切,仿佛又从喧嚣中回归平静。然而,面对华西都市报记者,义乌运管部门却敞开心扉:一个为专车量身定做的运营“底线”,正在研究中。

  确认手机没有录音,把手机拿到一边,再让随行者把记者的包寄存在楼下,一家专车机构义乌片区负责人这才长舒一口气。

  “就在见面前,我还一直在纠结,到底该不该见你。”他有着自己的顾虑:记者通过专车司机的电话打给他,不见,似乎显得底气不足,传出去难免“动摇军心”;见的话,又是上级所不允许。

  他最终还是出现了。什么都不愿回答,只是叮嘱,“正处于风口浪尖,最好好坏都不提”。

  义乌,本是出租车行业改革试验点,也成了专车机构们心目中的“改革圣地”。低调之下暗流涌动,在似是而非的灰色地带积极奔走,“排兵布阵”,企图占得先机。

  专注于出租车改革的义乌运管部门也不免被舆论推着往前走。北上、南下,考察、学习,在出租车改革上有了自己的粗略构想。尽管和公众的期待仍有距离,但至少,他们迈出了这一步。

  A

  专车咋改

  专车·态度

  政府组建新平台,管理专车

  坐在办公室、扒着盒饭、盯着电脑,华西都市报记者见到义乌市运管局出租车管理科科长龚一昌时,他刚从上海考察回来不久。

  “听说你们打算引进一个平台,把出租车、专车都纳入进来?”

  龚一昌抬起头,嘴里嚼着饭,含糊不清地说,“是否引进还不知道。纳入一个平台倒是有这个计划。我们正在看,正在学。”

  他放下筷子补充说,此番在上海看到他们的平台很大,“我们也希望有一个综合平台,能为我们管理。系统越全越好,管的类型越多越好”。

  在一些地方对专车态度摇摆时,义乌看上去有自己的想法:由政府组建一个新平台,既可以把专车纳入管理,又可以实现各方利益平衡。

  他们的底气来自于今年5月初义乌出台的《出租汽车改革运行方案》,其中提到,“要鼓励移动互联网与出租汽车行业融合创新”,“鼓励与互联网结合的‘专车"。

  义乌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周荣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曾表示,未来义乌将重点发展“专车”这种新业态,“与出租车错位发展,满足乘客多元化需求。我们义乌客商多、老外多。出租车是巡游方式,专车是预约方式,是互补的。”

  专车·底线

  专车必须是合法营运的车辆

  一系列的表述一度让外界理解为,义乌要成为“吃专车螃蟹”的角色,直到他们站出来“辟谣”:将互联网创新纳入出租车改革,义乌在这方面会尝试。但“尝试并非可以无视法律,‘专车’必须是合法营运的车辆,严禁私家车进入营运。”

  龚一昌特意解释,此前周局长的话被媒体误读了,“我们的重点仍是出租车,专车只能是出租车的补充”。

  看上去一脸倦容的龚一昌进一步解释,义乌现在讲的“专车”是“约租车”。不过他很快就改口说,这个名字还没定,现在仍是初稿。“没定的话,名称还可以改,不变的是,我们以约束公司为主。”

  眼下,他们正按改革方案一样样在做。每个月干什么,方案里面都有规定。

  龚一昌透露,他们拿方案给领导批时,每套方案都有两三百张纸。里面会有很多子方案,包括运价改革、有偿使用费的调整方案等等。

  他清晰记得,到最后,不少方案得到批准后,抽走了备选方案,因而整体显得薄了。而专车部分,最开始只有一张纸,慢慢内容越来越多,到后来,已经有七八张纸了。

  专车·收费

  排斥通过补贴保证运营公司

  他拒绝透露方案内容。不过,他语气坚定地说,专车要在义乌发展,所在企业要在工商注册,车辆要挂在租赁公司,要在政府备案,“具体细节还不知道,总的要求有两个,车有公司,人有证。”

  运价方面,据龚一昌讲,上海有个规定,专车至少要比出租车高1.5倍,“我们将会是两倍以上,还要求为中型车,价位在20万以上。”龚一昌解释,以此来保证专车和出租车的差异化。

  他还提到,那种通过补贴来保证运营的公司肯定会被排斥,“不这样不行”。不过,他再三强调,“我们的方案还没最终公布”。

  如此一来,纵使义乌在专车发展上有了开放态度和粗略构想,可与人们对共享经济模式的期待相比,还是不一样。

  B

  监管之痛

  “没有执法依据,就不能处理和罚款”

  义乌的改革构想至今不够明朗,这恰恰给专车机构留下了博弈的空间:在他们眼里,义乌率先扛起出租车改革大旗,自然就成了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圣地”,只要在义乌扎下根,在其他地方就有了先例可循。

  一时间,原本主要将目光集中于大中城市的各大专车机构,蜂拥而至。在义乌《工作方案》出台仅一周,优步上海公司就通过新浪微博宣布“义乌,我们来了”。同样,滴滴、神州等公司都与义乌方面有了接触。

  在义乌,和华西都市报记者接触过的专车机构都承认,两者有接触,但谈了什么,没人愿意透露。

  冲击之下,难免产生争议和困惑。在义乌出租车行业摸爬滚打15年,“杭长运”公司总经理裘荣林举例说,专车“坐等”拉客,出租车巡回拉客,要公平,是不是出租车也可以停在那里,通过软件等客人,既可以减少空驶,又可以减小工作强度?

  就这个问题,义乌市运管局出租车管理科科长龚一昌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出租车也可以不动啊”。在他看来,以后真正开车的都是六七十岁、爱上这行的司机。

  裘荣林耸耸肩,又抛出一个问题,出租车有自己的管理机制,有正规发票及正规的设施设备,如计价器,而私家车会有吗?

  他更愿拿安全防范作比较。据他了解,有些专车司机是兼职的,在培训和安全防范上,和正规出租车司机不一样:出租车一年要接受两次检查,公安一次,叫作技术状况检查,运管部门一次,叫作技术维护评定。

  就裘经理的这点质疑,面见华西都市报记者的上述专车机构工作人员说,他们要求驾驶员有3年以上驾龄,车子在5年以内,还把该买的保险全买了。在这名工作人员看来,这事实上在对车辆使用年限及车辆安全状况设了规则。

  不过,裘荣林依然认为,就目前看,专车要想规范到像出租车那样的地步,“还是有距离的,我甚至认为是不到位的”。在他看来,专车要进入义乌市场,就一定得有规范,“而且这种规范要有据可查,不仅是嘴上说说,这样才能保证双方站在同一起跑线。”

  裘荣林的这点要求,点到了义乌运管部门的痛处。龚一昌对华西都市报记者说,他们到上海考察时看到,一个事情怎样处理,一查就有规定,而对比来说,义乌在有的方面暂时还没有规定。

  “我们只是一个县级市,处罚上,不能制定任何办法,只能用省里的条例。没有依据,就不能处理和罚款。”龚一昌强调,“这是我们的难题和困惑。”

  C

  改革新招

  秘诀:个体车规范到企业,有先例

  在专车发展上,义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愿在自己专注的出租车改革上稳扎稳打。

  不过,在不少义乌人看来,正是已有出租车改革的有力推行,给“鼓励与互联网结合的‘专车"构想营造了能够推行的氛围。

  一头埋进义乌出租车领域15年的裘荣林一脸神秘地说,“现在义乌的模式全国其他地方很难学”。他说,义乌早在8年前就把498辆个体车给规范到企业,独创了“约定承包户”的概念。

  秘诀就在于此。裘荣林挥动着手臂说:“在这8年里,出租车归你承包经营,你有这辆车的承包经营权,效益归你,公司只收100块的管理费。你不开还可以租给别人。在这8年里,可以拿回四五十万,基本可以弥补当时买来时的损失。”

  裘荣林讲,若是没有这个缓冲,没有这样的弥补,一下子把个体车给收了,各种社会问题就会冒出,就会迟滞增加出租车数量的步伐。

  “8年后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裘荣林说,现在,其他地方也可以一举收购,可钱从哪里来呢?这时,就可以参照义乌的作法,根据当地情况,明确在多少年之后放开出租车市场,“告诉你开还可以开,就是牌照不值钱了”。

  在裘荣林看来,这是撬动出租车行业僵局的关键一环。

  魄力:降低“闯入者”门槛,有机会

  义乌的魄力更在后面。过去新成立公司都限定是从事客运市场或有客运资质或本地企业等,而今年在新增5家出租车公司时,降低了门槛,要求“在义乌注册登记的企业法人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即可。

  开明环境中,各路豪杰“一展拳脚”。义乌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吴厚盾透露,在100多个报名者中,“有一个四川人”。

  勇于组建新公司的同时,各路人马也在马不停蹄地探索与互联网的融合。义乌恒风交运出租车分公司总经理陈呈明就曾对媒体透露,公司正在与一个网络约租车平台接洽,转换现有的营运模式,让司机降低成本,提高营收。

  陈呈明称,他计划与网络约租车平台合作后,可以将乘客的相关信息及时发送给司机,比如说哪个时段哪个地段客流较大等,同时可以根据供需关系调整运价。

  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上,不管是官方的专车构想还是民间的平台接洽构想,似乎都是踌躇满志。

  采访中,有义乌出租车司机反映,义乌出租车改革推行近两个月后,份子钱“不降反升”。华西都市报记者昨日了解到,有的出租车公司更新车辆后,油耗降低了,油费省了三四十元。于是,出租车公司就提高了二十元费用。

  就在各方“暗战”的同时,华西都市报记者得知,日前,义乌市市场监管局颁发了首家出租车客运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义乌市恒风运达出租客运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义乌出租车改革更进一步。

  而不可避免的是,有的出租车司机一时半会看不清未来,选择了退出。5月底,一名河南籍出租车司机满怀怨气告诉记者,“不赚钱啊,我现在唯一等的就是我的车赶紧下线,我不包了。”华西都市报记者 梁斌 发自浙江义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