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大学的“面子”与“里子”

  • 发布时间:2015-07-11 07:32:0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七月是招生季,今年最吸睛的事件之一就是清华和北大抢生源战火纷飞,这不禁让我想起清华的老校长罗家伦先生。或许对不少人来说,罗家伦这个名字已有些陌生了。但我们既然说到大学招生,就不能不提到他。1928年9月,三十出头的罗家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上任伊始,罗校长就在招生问题上烧了“三把火”。第一把“火”,招生男女平等,罗家伦在就职典礼上宣布“从今年起,决定招收女生。男女教育是要平等的。我想不出理由,清华的师资设备,不能嘉惠于女生。我更不愿意看见清华的大门,劈面对女生关了!”

  第二把“火”,扩大招生人数。罗家伦认为,清华的学生太少,以至于教学成本竟为北大之四倍。在他看来,以清华当时的基础,再对图书与学生宿舍等加以扩充,当可容纳学生一千人,而清华实际在校人数却不过300多人,因此,以后每年添招百人,以充分利用清华设备培养人才。当时,清华招生工作已结束,录取了新生90余人。在罗家伦“添招”政策下,又补招20多人。次年起,清华大学逐年扩招,到1932年梅贻琦校长增设工学院时,仅新生人数就增至300多人。不过,罗家伦的“添招”与今日大学“扩招”不同。罗校长心中没有教育产业化这道魔咒,多招学生为的是让更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现代化素养,为传统中国走向现代世界树立文化根基。就像他曾说过的,“要国家在国际间有独立自由平等的地位,必须中国的学术在国际间也有独立自由平等的地位。”“我们要共同努力,为国家民族,树立一个学术独立的基础”。

  第三把“火”,大学校门“严进严出”。罗家伦说,“我希望以后要做到没有一个不经过严格考试而进清华的学生;也没有一个不经过充分训练,不经过严格考试,而在清华毕业的学生”。罗家伦治下的清华虽实行“添招”,但招生增速赶不上考生增长,新生人数不断增加,录取率却从1928年的23.1%降到了1936年8.2%。而且,当年的清华教学要求严格,学生课业繁重,淘汰率很高,因无法应付功课而请求休学,或因功课或品行问题而被退学的人数占到学生总额的15%以上。更值得注意的是,罗家伦把进校的大门开得更宽、出校的门槛提得更高的同时,死死地堵住了见不得光的“条子”和“后门”,把清华招生史上一度出现过的权贵子弟“特招生”、靠捐款入学的富家子“自费生”拒之门外。

  1931年,罗家伦执掌中央大学,并担任中大校长直至1941年。和现在一些名校竞相“掐尖”恰恰相反,当时多所名校实行“联合招生”。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在罗家伦这样的校领导看来,办大学的目的本不在求门面光鲜,而是要为正处于战乱中的国家增添足以抗衡外辱的力量。他说,“中央大学抗日的对象,就是敌人的东京帝国大学。我们现在不应该问我们忠勇的将士,抵抗得过敌人残暴的军队与否,我们现在应该问我们的科学与一般学术,抵抗得过敌人的科学和一般学术与否”。或者说,校长如罗家伦者,看重的是学校的“里子”而不是“面子”。

  1937年8月19日,罗家伦参加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三校联合招生委员会工作会议,因天气炎热,会议从早上六点一直开到下午六点还没有结束,老师们决定吃完晚饭继续开。比天热更糟糕的是侵华日军大轰炸,仅这天中午就有两次空袭,但老师们不为所惧,继续开会,不料会还没有开完,敌机又到屋顶盘旋,于是,在警卫队长带领下,大家转移到图书馆的地下室继续开会。据罗家伦回忆,来到地下室后,“我正按着扶手椅的两柄,要坐下去,请大家继续开会;忽听砰然一声,屋顶上的水泥,如急雨般的打下,房子向两边摇摆。以后继续的几十声,有如天崩地塌。我们知道本校受炸了。炸后又有五分钟不断的清脆爆炸声。那时候校警来报告科学馆后面的房屋起火了。我们不能等敌机离开上空,一齐出来救火……这是敌人对付我们文化机关的狰狞面目!但是这种狰狞的面目,吓我们不了。我们于救火完毕以后,还继续开会约十分钟,将招生事件结束,各校代表将新生成绩名单,分带回校。”

  很遗憾,我没有查到这次别具一格的招生会议的详细会议记录,无法再现三校招生老师在敌机狞笑中为国选材的场景,我想,出于招生需要,他们或许会对录取名额多少、是否录取某个学生发生争论,但绝对不会为抢得几个“状元”、争得一份所谓的“面子”或“政绩”而勾心斗角,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一个网络热词——“公主病”,据说患此病者自恋倾向浓重、自我评价失衡、过高,在任何场合都希望得到公主般的待遇。典型病例是《天空八部》里的马夫人,为把天下好男人收入裙下,不择手段。其实,正所谓人以群聚,同气相求,用什么方式招揽人,往往决定了招揽来的是什么样的人。马夫人专以色、利诱人,吸引的只能是白世镜之类贪财好色之徒,面对真正的好男人萧峰就束手无策了。大学招生也是如此,以治学水平、育人理想求天下英才,招来的才是真心求学问、有抱负的好青年,如果专靠金钱、浮名或各种所谓“优惠政策”利诱,难免吸引来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长此以往,败坏一所两所大学的名誉尚且事小,败坏了世风人心却是事大,这难道不值得某些大学深思吗?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