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基础教育不能走偏了方向

  • 发布时间:2015-07-10 06:34:1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每年的幼升小对于适龄孩子的家长来说,都是挖空心思找关系的一场恶战。疯狂择校升学的背后,是家长们对孩子未来人生的莫大期许。在很多家长的心中,从名牌小学开始,一路名牌学校,直至上名牌大学,意味着孩子已经踏上了人生的成功之路。不管这其中是否存在着严格的因果关系,绝大多数家长对此深信不疑。这样的坚信,最终使得历次以给中小学生减负的教育改革,最终都沦陷在以民办机构为主的教育产业化大潮中,孩子们肩上的负担愈来愈重。

  教育是个社会问题。任何一项教育政策都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调整,也会引起以学生家长为主的社会层面的连锁反应。教改的出发点应是调和永远存在于学校和家长之间既对抗又一致的冲动。

  一致性:小学、中学、大学,所有的名校都有收拢各类优秀学生的冲动;家长和孩子也有进入名校的冲动。目标都是期望孩子们成材。

  对抗性:名校的录取名额总是有限的;家长和孩子进名校的愿望不能得到全部满足。这就必须要对孩子们进行考察筛选。

  曾有一段时间,舆论上总是谴责各类考试。然而,就我国的社会诚信情况而言,一刀切的考试这类唯成绩马首是瞻的办法,虽然有着种种弊端,但是相对于其他可选的办法,仍是能最大化消除考生家庭背景影响、相比较而言最公平的一种筛选办法。而我国这样巨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考试长期以来都将是不得不为之的必然存在。

  说起教改,人们总是聚焦大学教育,往往忽略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基础教育走偏了方向,高等教育则是无米之炊。

  教育改革的核心,从来不应是取消筛选,而是应聚焦于如何筛选。如何在筛选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呵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正如军火商总是期待战争升级一样,孩子之间自由竞争的升学考试,由于教育培训机构的存在,也演变成了异常惨烈的“军备竞赛”。到市场上花钱买教育,超前学习,过度学习,以金钱换成绩,以时间换成绩,成了多数家庭中小学教育投入的常态。以至于为了在幼升小中表现优异,一些低龄儿童也过早地放弃了幼儿园生活,背着小书包,走入了小学校和培训机构。这最终将演变成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学生在教育培训机构的帮助下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技巧,并进行了大量的重复性训练后,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成绩标准,通过校方的筛选考核。在学校,这则提高了学校方面的误筛率,错过了真正智力优秀的学生。

  当学校的误选比例过高后,又会设计新的题型来考察学生。而教育培训机构则会兵来将挡,开展新的题型培训。最后,题目越出越古怪,学生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家长的荷包越来越薄,可学校的误选率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像这样不提倡独立思考,以大量做题来提高成绩的做法,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并无多大好处,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及健康也有很大的损害。君不见,现在中小学生中“小眼镜”、小胖墩、“豆芽菜”越来越多,学生体质整体下降,有想象力、动手能力强、有自己想法的孩子越来越少。

  不论是好的教育还是有缺陷的教育,教育的最终产品都是未来社会中的个人。教育改革的重点,应在基础教育,从娃娃抓起,向未来社会输送匹配的人才。

  什么是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然而,不论现在还是未来,这两种人才都是真正的稀缺人才。不是我们的民族产生不了这样的人才,而是这样的人才常常被不合理的教育制度扼杀在幼芽阶段。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未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一个人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与未来社会需求匹配度越高,其职业生涯越顺利;一个人的价值体系与未来社会的价值体系越契合,其心灵越发感到舒适。反之,则是社会和个人的双重悲剧。社会的发展与转型,取决于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类型以及各类型占比。因此,教育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事情。教育不仅要传输知识,更是向未来输送社会价值。

  如何踩一脚刹车,扼住教育产业化这匹狂奔的惊马,让今日的教育在未来真正地具有社会价值?这有待于教育管理部门认真地进行思考,制定出配套的系统化整改措施,而不是孤立地制定一条条政策,头痛医痛,脚痛医脚。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