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协同发展”下的跨城家庭 打通医保生活无障碍

  • 发布时间:2015-07-08 16:00:00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落地在即,而京津冀三地早已为“协同发展”付出了多年的努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批跨城家庭应运而生,对他们而言,多年的城际生活已经让“京津冀”在家庭内部高度“一体化”了。

  期盼

  京津之间 就别把彼此当“外埠”了

  高翔的生活已经上演了17年的“双城记”,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样的生活还将继续。17年来,他和从女友变成妻子,又升级成“儿子他妈”的刘馨见证了北京和天津两座比邻而居的直辖市,越拉越近的距离。

  17年前,还在恋爱中的高翔和刘馨一个在天津某高校工作,一个任职于北京的一家事业单位。“当时觉得我们俩的工作都挺稳定,没必要为了在一个城市放弃好的工作机会,而且北京和天津这么近,平时各忙各的,很自由,周末一聚两个城市互相转转,挺好的。”结婚之后,两人的小家庭没有争议地安在了北京,一则两人都默认北京的发展空间更大,二则和众多“跨城家庭”一样,做候鸟往返奔波的通常都是男性。

  这个小家庭内部第一次意识到京津之间的隔阂是在2005年,高翔打算买车,在北京买还是在天津买成了问题。一番讨论之后,两人最终决定买“京牌”,“外地车进京要办‘进京证’,还是在北京上牌方便。而且,好像在天津开‘京牌’的车也比较有面子。”而更大的意外是在2014年,在拥堵和雾霾的夹击下,继北京之后,天津也开始对机动车限号了。高翔的“京牌”车在京津之间往返,“既要算尾号限行的日子,还要算外埠车在天津早晚高峰不能进市区的时间。”在耳边响了多年的“京津冀一体化”突然间更生分了。

  就在这时城际高铁和京津地铁的快速发展,化解了这个小家庭的尴尬。“10号线有一站开在我们家旁边,他们学校在天津那边也通了地铁,他从学校出来上地铁到天津站,到了北京南站再换10号线回家,加起来一共两个小时不到。”刘馨庆幸地说,毕竟2014年曾有调查显示北京市内的平均通勤时间已经达到了97分钟。而且,眼下高铁+地铁的模式比自己开车还要便宜一点,“现在天津那边修机场分流,开车只能走京津高速,过路费就要九十多元钱。”

  但是高翔的“京牌”车在天津仍然是个尴尬,“我们今年年初开始参加天津的摇号,可是养那么多车实在也没有必要,京津要‘协同发展’,交通必须得便利,希望互相取消这个‘外埠车’的限制吧。”

  期盼

  打通医保 “城际生活”无障碍

  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资深“跨城家庭”,有关京津冀的区域发展政策一直是高翔和刘馨关心的话题,“我们现在也是在两边都有‘产业’,不关心不行啊。”

  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面对这种可能会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双城生活”, 刘馨琢磨:“我带儿子去天津,不能老住宾馆,得有个舒适的环境。”于是,五年前,两人在天津外环边置了套新居,“9900元一平方米,总价94万,贷款40多万;现在貌似涨了,均价13000元到14000元。”

  提起房价,高翔和刘馨至今还颇有几分郁闷,“天津的房价还是不能跟北京比,如果当时在北京买个总价一百万的小一居,现在……呵呵,这事儿在我们家不能提。”刘馨不愿意再往下说,唯一让她欣慰的是,在天津的房子从格局到小区环境都很赞,“我和儿子都挺愿意去,有休闲度假的感觉。”

  没想到,他们很快又面临着在天津第二次置业的选择。

  高翔工作的学校计划搬迁到滨海新区,为了解决老师们的通勤问题,学校在滨海新区建了小产权的公租房,9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只要45万元,这一来刘馨也动了心,“他到那边上课,我们偶尔周末也就得过去,还是得有房子,况且滨海新区这两年发展得正热,房子应该能涨。”刘馨私心打算,公租房怎么听都是个占便宜的事儿,“将来,小产权总得解决成‘大产权’吧。”

  两套房子在天津,意味着大半身家都放在了那边,涉及地铁规划、滨海新区发展的新闻一出现,刘馨总会瞟上几眼,“感觉‘协同发展’如果让京津冀联系更密切,对我们家肯定是利好,因为房子会升值嘛。”

  不过,他们也希望“协同发展”带来的“利好”,除了使家庭资产升值之外,也能让跨城家庭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京津两地的医保如果能打通就更好了,这样我们一家人在哪儿就医都方便。”

  期盼

  公交卡和通讯能“一体化”吗?

  就在两年半以前,李坤还没怎么听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风吹草动”。那会儿决定在天津买房,纯粹是缘于“刚需”。35岁的他大学毕业后便留京工作,十几年间有了北京户口和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内蒙古老家的父母也来京和他同住。

  李坤的妻子是天津人,一直在天津工作,基本处于“周末回北京与丈夫团聚,平时住在娘家”的状态。2011年儿子出生,岳父母在天津只有一套房子,不管把儿子放在北京还是天津的家里,到了周末,夫妻俩为了孩子回到一处,再加上两位老人,都有点儿挤。

  北京房价高的超出能力范围,左思右想,2012年底,李坤夫妇出手在天津贷款买了套房子。因为既要自住也有升值需求,他们把房子选在天津比较好的地段,相当于北京的三环,并精心挑选朝向、位置、楼层。

  这套90平方米的房子,如今已经从购买时的每平方米13000元涨到了近20000元。“在天津可不少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体化带来的,觉得这两年天津房价涨得还挺厉害。”事实面前,李坤更觉得天津的房子买对了。“当然我这也是客观驱使,生活上其实还是按部就班的。毕竟所有的动作都跟经济基础有关,比如我觉得‘协同发展’利好,想再买个房子之类,没有这个资金的话也只能是畅想。”

  房子装修好后,妻子便带着孩子住了进去,李坤的父母也移居天津,帮助儿媳照顾孩子。如今小宝已经4岁,在天津上幼儿园。这几年来,李坤每个周末都坐城际列车回天津的家。

  而再过两年,孩子便会回到北京上学,李坤的父母也将随之回京帮忙照顾,变成孩子妈妈每周在天津与北京之间往返。“不出意外就会这样,双城生活也是没有办法的,在我们这个年纪,换工作的波动实在比较大。”如果到时北京的房子需要换成三居室、四居室,天津的房子也是个储备。

  李坤对“战略发展”之类并不热心,比起那些宏大的框架构想,他更关心“协同发展”可能为生活带来的切实便利。“比如京津城际铁路延伸线今年就要通车了,以后还要修京津城际高铁二线,主要是考虑带动天津北部地区的发展,出行应该会更加方便。”他笑言,既然“协同发展”,就要将北京、天津、河北当作一个整体,“公交卡的使用,城市之间通话都算作市话等等,这些是实实在在的。”

  在空气质量方面,李坤觉得天津跟北京“没啥区别”。他期待“协同发展”后,北京能将治理雾霾的力度扩展到津冀。“北京肯定不能只弄自己那一摊,从这点来说津冀是受益的。”(张棻 魏婧)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