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错位发展 打造大埔强“瓷”场

  • 发布时间:2015-07-07 17:31:13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陈炜隽 卢乔枫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大埔县是梅州陶瓷的主产地,陶瓷是大埔县的招牌。在大埔县内,五步必有陶瓷,三句不离陶瓷。但是,记者发现,作为后来崛起的工艺陶瓷产区,大埔县的陶瓷企业“各张旗鼓”,没有任何两家企业会生产相同的产品。“大埔县陶瓷企业之间关系比较和睦,并没有同行竞争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大埔县陶瓷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吴国威说,“他们是君子竞争,还互相介绍生意呢。”

  近年来,梅州大埔陶瓷在中国陶瓷业异军突起,成为工艺陶瓷行业的一匹黑马。据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14年广东梅州工艺陶瓷出口额逾1.88亿美元,成为我国工艺陶瓷出口最大产地。

  错位发展突破困局

  大埔县制瓷历史悠久,但是,由于行业同质化严重,上世纪90年代大埔县陶瓷遇到发展瓶颈。大埔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连增发介绍,为了打破发展困局,梅州市和大埔县政府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并分别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组织协调陶瓷产业发展。

  作为大埔陶瓷业的“顶层设计者”之一,大埔县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大埔县陶瓷产业管理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杨云山表示,每家做的产品都一样,形成同质化竞争,结果只能是相互抄袭和低价竞销,小企业亏损倒闭,大企业也元气大伤。

  经历过90年代的阵痛后,企业家们已经认识到同质化竞争是一损俱损。虽然企业在选择生产的种类上需要多次协商,不免经过一番唇枪舌战,但“错位发展”的理念却得到一致的认同。“企业根据自己原有的产品销路、技术特点和市场定位等因素,选择不同的品类生产、经营。”吉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优宴回忆道。

  连增发说,大埔县政府召集当地陶瓷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差异化发展,深耕陶瓷垂直分类,避免同质化竞争。减少了内斗,大埔陶瓷企业只需要针对市场做好自己的产品。彼此之间没有恶性竞争,甚至还出现吴国威所说的君子之争,“为了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找生产互补产品的企业一起争取订单”。

  如今,大埔县180多家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做大做强之后又打响了区域品牌。大埔县主要产品有陈设艺术瓷、日用陶瓷、特种陶瓷、紫砂陶、卫浴陶瓷等5大系列1000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部分优质企业还探索出具有典型性的发展道路,成为大埔县甚至全国同行业的佼佼者。

  把客家文化揉进陶瓷

  近年来,大埔县的陶瓷企业在原有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图案等题材的基础上,将客家文化融入到陶瓷产品中,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鲜明的陶瓷,如客家围龙屋系列、客家风情系列等新型釉下青花工艺瓷。

  梅州市溪山陶瓷有限公司主营工艺陶瓷,还入选由商务部、中宣部等6部委共同认定的“2013~201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其除了招募镇上有经验的手工艺人从事釉下绘画,还邀请广东省的知名美术家参与创作。

  溪山陶瓷的总经理郭福康介绍,自己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多年,而日用陶瓷工艺化正是大埔县‘错位发展’理念提出后的发展方向之一,于是就决定在陶瓷上展示客家文化。2005年10月,郭福康创办溪山陶瓷并担任技术总监至今,在“日用陶瓷工艺化”上又进了一步,“将工艺品变成艺术品”。

  郭福康结合自己的绘画能力,在陶瓷胚上作画,上釉后再进窑烧制。由于每件作品都是原创且不可复制的,相比于可复制的传统工艺陶瓷,其艺术性和价值也大大提高。

  虽然无法量产,但艺术陶瓷表达的意义内涵、体现的艺术价值却高得多,也打开了精品制作和艺术收藏的高端市场。溪山陶瓷的工作室墙上挂着的五个行草大字:“无风香自远”,正是对陶瓷艺术化散发的独特魅力的肯定。

  特种陶瓷带动高新技术发展

  作为工业陶瓷代表,大埔县特种陶瓷有限公司走的是高技术发展特种陶瓷的路子。“各种陶瓷中,特种陶瓷烧成难度最高,要求也最为严格,价格也最高。”该公司负责人张松周说。

  特种陶瓷,又称精细陶瓷,在陶瓷坯料中加入特别配方的无机材料,经过1360度左右高温烧结成型,从而获得稳定可靠的防静电性能,成为一种新型特种陶瓷。特种陶瓷可作为工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应用于机械、电子、医学,甚至是核反应、宇航等方面。

  大埔县特陶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大埔县政府与原电子部十二研究所合作兴建的专业生产氧化铝陶瓷(A95、A99)系列产品的国有企业。

  其生产的陶瓷真空管壳,产品质量、工艺技术和市场占有率均处于全国同行业前列。据中国电子行业协会2013年统计,该企业生产的陶瓷真空管壳在行业单一产品中名列第一。张松周介绍,其产品被有关厂家装配出口到俄罗斯、乌克兰、印度等国家,也是全国同行业中唯一能提供装配出口的企业。

  由于特陶制品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且市场需求大,大埔县非常重视,正在谋划以现有特陶厂为核心,创建大埔县特陶科技工业园,加大工业陶瓷的发展步伐。

  “陶瓷+旅游”带动产业效应

  大埔县富大陶瓷有限公司走的是“陶瓷+旅游”的路子。作为梅州市首个3A级工业旅游景区,富大陶瓷每年都能吸引不少外来游客参观。“每月前来景区旅游的人数平均6000人次。”富大陶瓷经理黄志超介绍。

  富大陶瓷的“陶瓷+旅游”道路从2004年酝酿试行,12年得到大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后开始做大。如今,富大陶瓷正在产业园区内投资建设青花瓷博物馆,是集陶瓷创作、体验、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厂区。

  记者看到,该博物馆全部外墙和部分内饰采用废弃陶瓷铺设装饰,整体上看就像一个巨大的青花瓷艺术品,既环保又不失古韵。黄志超告诉记者:“该青花瓷博物馆预计投资2600万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青花楼’。”

  “工业旅游不仅可以扩大企业知名度,还可以借用游客们的创作让企业产品更多元化。游客的交互体验就是最好的宣传,尤其是在电子商务领域。”黄志超称,富大陶瓷正在试水网络营销。

  同时,大埔县正在着力发展陶瓷旅游,让更多人走进“中国青花瓷之乡”。去年以来,大埔县投入5000多万元,完善陶瓷旅游设施。据悉,大埔县专门在县旅游服务中心二楼设置陶瓷文化展厅,把梅大高速三河出口至县城连接线一级公路改造成展示青花瓷的景观公路,并在泰安楼客家文化园的体育中心增设陶瓷文化一条街。

  对大埔陶瓷来说,“陶瓷+旅游”并不只是带来游客量和知名度,还能借助与游客互动的方式打开新的营销渠道。连增发说:“工业旅游将带来一系列的效益,不仅提升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也能带动大埔县及周边地区的服务业发展。”

  (陈炜隽卢乔枫)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