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我们需要怎样的“互联网+”服务业

  • 发布时间:2015-06-26 14:32:15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夏阳  责任编辑:罗伯特

  家乡朋友近日来京,饭桌小酌,离开时掏出手机翻开一众打车软件,娴熟地呼叫了一辆Uber。记者不解,在一个Uber覆盖不到的江南三线城市,私家车保有量较大的情况下,手机里竟然能轻松找到滴滴打车、Uber等软件。朋友抱怨道:“晚上应酬完,现在不用打车软件都叫不到车了!”而在从前,打车并非难事儿。

  无独有偶,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由“互联网+”升级的“打车”行业,用户体验也在逐渐变差。前几日微信朋友圈就有人抱怨“深夜三里屯Uber叫车,第一辆凯迪拉克称目的地太远去不了,第二辆宝马5系号称不熟路不愿去,最后被一辆国产红旗送回了家”。也许这句耐人寻味的话略带调侃地质疑了豪车Uber司机的目的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Uber之类打车软件的拒单率正在升高,而真正抬高这一数据的是中国特色的“刷单”。

  在大量资金涌入“滴滴”、“Uber”之类的打车软件,用高额补贴抢占市场的背景下,一种中国式的打车作弊悄然而生——“刷单”。“一周开满70单,一周不管做多少,都会补满7000。”记者4月末打车时从Uber司机处得知,这让国内烧钱鼻祖滴滴都瞠目结舌。为了获得高额的奖励,完成不了任务量的司机纷纷想办法。UberCEO特拉维斯不久前宣称Uber在华每日订单量是100万单,但仅淘宝一个渠道就产生了20万左右的Uber乘客渠道。

  职业刷单的方法不同,有的刷单团队会一行四人坐车,各自持有多个账号,短途距离一次上下车;另一种刷单团队有虚拟运营设备,不坐车也能刷,只需要告诉他们车牌号和位置,他们就会盯到你,然后虚拟跑一段形成订单;自刷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通常刷单者会购买一个可以修改串号的手机,或者拥有多个手机,同时登录多个乘客账户和司机账户,有的一周收入能达到2万左右。所以,当你叫车时,拒绝你的自己没准在“自嗨”呢。

  当你在路边打车时,发现空车司机边看着手机,边冲你摇手——嗯,他们在用滴滴打车,是来接预约客户的;但当你打开自己的滴滴打车软件叫车时,却发现司机以各种理由拒绝你——嗯,他们在忙着刷单完成任务。那“互联网+”究竟是提升了我们的服务体验还是降低了?这针对的还仅仅是坐不坐的上车,当你好不容易盼来了司机,却发现他除了听导航一无所知,开车时快时慢,还经常走错路……我们不禁要问,互联网降低了服务业的准入门槛,是否也降低了服务的水平?

  再看看其他行业,家政、快递、美容等都在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快速扩张,也产生了“河狸家”之类的知名上门美容服务软件,同时,速递易、蜂巢等智能柜开发商也纷纷获得顺丰、阿里等行业巨头的投资。然而人、财一窝蜂式的涌入,是否等同于成功?“‘河狸家’刚出来做推广的时候我就使用了,确实服务不错,但是现在上门服务的质量越来越差,做出来的指甲看着挺好却不结实,价格也快赶上门店了。”一个较早使用移动互联网美容软件的顾客告诉记者,同样的体验也来自于按摩等服务业。

  如果仅仅把“互联网+”作为一种推广宣传的渠道和手段,显然并没有抓住互联网思维的精髓。通过海量的资金砸市场,通过噱头吸引顾客而非注重服务本身,恐怕是本末倒置。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还是消费者说了算。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