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期望与现实落差大”成毕业生就业痛点

  • 发布时间:2015-06-24 06:37:22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6月,对于两类学生而言,是人生的分界时点。结束高考的学子将踏进大学校门,高校毕业生的饭碗争夺大战则正在上演。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49万人,比上一年的727万人增加了22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难”、“择业难”再次作为舆论焦点被推至风口浪尖。

  今年真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哪些新特征?高校及就业部门针对毕业生提供了怎样的助力……今日起,本报推出《毕业季·2015就业新生态》系列报道,在这个特殊的节点探讨年年谈又年年绕不开的话题。

  ①

  2015就业新生态

  杭州今年高校毕业生为12.6万人,比去年增4000人

  大学生毕业

  半年后的

  就业率

  五成毕业生表示今年就业形势可以接受

  制图 焦俊

  由于找工作具有前置性的特征,因此今年毕业的学生均会提前数月找好工作。据记者了解,超半数的毕业生在去年3月或今年1月找到了工作,并与用人单位签约,目前还未落实工作的学生仅占少数。

  摘掉“史上最难”、“史上更难”的帽子,并不意味着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一路坦荡。今年的就业难度在怎样一个量级?毕业生们的个人感受最具说服力。

  6月初,智联招聘针对浙江省2015高校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50.3%的受访者表示今年的就业形势“有点难度但还可以接受”;36.1%的受访者认为“越来越难,形势非常严峻”;10.5%受访者表示“难度一般”;而表示“一点也不难”的占3.1%。

  还有一项关于今年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每投递24.9份简历,即获得5.9个面试机会,收获2个工作机会。无论面试获得几率还是工作获得几率,均高于2013年、2014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今年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投入(如简历投递量上)虽然少于往年,但收获的面试机会与工作数量却有所提升。”智联招聘市场部经理邵静表示,尽管今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仍在增加,但在经济发展平稳、劳动力市场职位供给充分的情况下,毕业生的求职难度并未“水涨船高”。

  记者 毛晔 通讯员 於康 张一持

  6月已接近尾声,各大高校弥漫着有关“毕业”二字的离愁别绪,全国749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即将告别青葱校园。在人生重要片段画上句号的同时,他们又将扛起有关就业的种种压力与无奈,“工作找好了吗”、“专业还对口么”、“月薪有多少”成为他们无可回避又难以诉说的痛点。

  近三年,“史上最难就业季”成为外界不厌其烦形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热词。然而观其背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真如传说中那般窘迫?杭州高校的情况又如何?就业难究竟难在哪?这都是需要在第一时间直面的问题。

  摆正心态就能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

  “史上最难就业季”是个伪命题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这得益于浙江不错的经济形势。”王忠华表示,虽然就业难没有传说中那么难,但难点还是有的。比如,现在的毕业生均为“90后”,“90后”的一大特质就是随性,往往不愿屈就不满意的工作岗位,干得不顺心也可能随时走人。

  “我们每年的压力都不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副主任周笑平表示,“就业难”的难点不在于能否找到工作,而是在于能否找到满意又适合的工作,也就是常说的“人职匹配”的问题。

  在针对浙江省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的原因”调查中,毕业生呼声最高的三个难点分别是“期望值与现实之间落差太大”、“大学所学知识无法满足实际工作所需”、“对职场和职业信息了解不充分”。

  小金就是理想与现实有落差的一员。他学的是光信息科技与技术专业,今年春节后在人才市场好一番寻寻觅觅,才在文一西路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就职,3个月实习期,2500元一个月。眼看着马上就要转正了,小金却决定辞职,“感觉这家企业管理比较混乱,工资也不高,干着没意思”。

  “求职者的期望与企业的期望‘断层’,这是一直存在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并且这类矛盾近年来有突显的趋势。”祝国群表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90后”群体登上就业舞台。作为独生子女一代,“90后”比较受父母宠爱,对自己的期望值也比较高,对很多基础性岗位看不上眼,于是出现“工作很多却难找”的现状,而其父母基于心痛孩子也不会强求其“赶紧找工作”。

  据了解,为了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早适应社会,各高校纷纷提前介入为在校生提供职业规划及指导。比如,浙江工商大学将职业生涯规划、入职培训等课程设置为学生的必修课,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推出职业规划大赛。有的学校甚至从大一起就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对此,祝国群表示,高校提前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事,但如何让职业规划实际落地又是个大问题,要缓解“就业难”还得从打开学生“心结”入手。“如果能摆正心态,愿意从基础岗位做起,相信毕业生们还是能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

  之所以会冒出“史上最难就业季”一词,与高校毕业生绝对数量的走高相挂钩。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分别是699万、727万、749万,年年创新高,于是“史上最难”、“史上更难”的封号在多年内被反复使用。

  年年喊难,但事实上毕业生就业形势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6月10日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出炉。《报告》数据显示,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2.1%)比2013届(91.4%)略有上升,比2012届(90.9%)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6%,比2013届、2012届(分别为91.8%、91.5%)均有所上升(分别上升0.8、1.1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3届(90.9%)略有上升,比2012届(90.4%)上升1.1个百分点。“近三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呈现稳定趋势,并且略有提升。”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周凌波表示。

  “以‘史上最难’、‘史上更难’来形容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失偏颇。”浙江工商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副处长王忠华表示,就业形势好坏与两个因素息息相关,一个是求职人数,另一个是社会提供的岗位数,而岗位数的多少又与国家经济走势密切相关。虽然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较往年有所增长,但放大到全国范围属于“微涨”,同时全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趋缓,尤其是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浙江,“稳定”将成为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常态。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杭州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2.9万、12.2万、12.6万。虽然相比去年,今年毕业生人数增加了4000人,但与2013年相比,出现了小幅回落。“杭州高校近年来的毕业生数量还是相对稳定的。” 杭州市人才服务局毕业生就业服务处处长祝国群表示。

  如果你对“史上最难就业季”和大学生就业有话说,欢迎扫码留言。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