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千年烟月在 风情不曾改

  • 发布时间:2015-06-23 07:33:18  来源:长春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读月满天心《从唐诗走进大唐》

  唐宝民

  最初看到书名——《千年烟月在:从唐诗走近大唐》,以为这是一本早已泛滥成灾的诗词解析类的书籍,但仔细读了部分章节后,发现这本书的重点不是在“解析诗词”,而是在“以诗证史”,诚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的那样:“历史从来就是一笔糊涂账,容易淹没在烟尘中,文人的生花妙笔,却还原了一个时代的真实……诗词中的历史,有时候比真正的历史更真实,文人的际遇,亦更能反衬一个时代的情怀。”

  记得林贤治先生曾这样评价才女萧红:“萧红的爱情悲剧说到底并非由性格酿成,而是文化价值观念深层冲突的结果,是男权社会处于强势地位的又一例证。在庞大的传统文化势力面前,萧红无疑是一个受伤者、不幸者……”我喜欢这样的表述,因为这样的评价把女性的悲剧归结为社会因素,无疑具有一定的高度。我注意到,本书作者在评价唐代女性的悲剧成因时,也把问题归结到了社会因素这一层面。如在评价女道士李季兰时,她这样写道:“男权社会的女子,必须从小就将自己修炼成一棵没有情感和个性的树,长在路边。李季兰违背了这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她太美,情感太丰富,又太有才华,对男人的诱惑力,是福气也是灾祸。”

  本书既然是在“证史”,那么就少不了对历史做出自己的评判。作者虽然不是历史写手,但其对兴亡大事的看法亦有可圈可点之处。在总结李唐王朝灭亡的原因时,她这样写道:“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这晚唐的三大毒瘤,无一不致命。兴亡谁人定,盛衰总无凭。从唐玄宗开始,历任皇帝都是推波助澜者,大家你挖一下,我挖一下,结果就给大唐葬送了。”尤其可贵的是,作者还善于从细节中发现原因,“唐僖宗调集京城禁军守城,当地一千多百姓自发来帮助黄巢挖土填壕,送东西支援义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起义军很快就攻下潼关,迅速向长安攻去……当政权腐朽不堪,当高层只知享乐,没有关心百姓疾苦时,便是自取灭亡。”

  “千年烟月在,风情不曾改。这本书,是写唐诗,也是写历史;是写故事,也是在写情怀。”虽然唐朝灭亡已经过去一千余年,但大唐的光芒仍然能照亮每个华夏子民的精神世界。那是一个生机勃发的开放盛世,它的繁华虽早已在历史的烟尘中消失殆尽,但它的千秋余响却仍令我辈仰望、自豪,以至于在无数个月夜,幻想着能梦回唐朝。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