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管水改水为“活水”
- 发布时间:2015-06-23 02:32:06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张五四王国柱见习记者陈楠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千百年来黄河是一条灾害频发的河流,而它却独独偏爱内蒙古河套平原,将这里孕育成一眼望不到边的良田沃土,使之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著名的“米粮川”之一。因为有了水,这里变成了有名的塞上江南,养育了一方水土和一方人。
节水:膜下滴灌富农又节水
地处河套深处的巴彦淖尔市,近年来种植的甜瓜远近闻名,我们采访时,正值甜瓜生长季节,瓜农汤平今年种植了110多亩地,春天种甜瓜,秋天种青椒,去年收入70多万元,汤平是磴口县隆盛合镇的种田大户,但即使是种20多亩地的小户,每年收入也可达10万元左右。汤平的土地大多数都是从村民手里租来的。他说,别人外出挣钱,他在地里刨闹(劳动),照样过上小康生活。
今年,让汤平最高兴的是,政府把“膜下滴灌”项目落到他家,要抓住这个机会,就得下工夫。据他自己估算,今年的收入能够上100万元。
“所谓的‘膜下滴灌’是将作物种在塑料膜下,根据生长需要进行灌溉。以前用大水浇灌,每天用400度电,浇水还需要4天,不但耗时长,而且用水多。如今,每天只用100度电,浇水10个小时。”汤平说。省水、省电、省时、省工、省力,增产、增收。当地水利部门总结,膜下滴灌达到了“五省两增”的效果。
磴口县隆盛合镇新地村的村主任方万新也是东一支渠用水协会的会长。协会辖区内有6000亩耕地,种植着青椒、番茄、甜瓜、华莱士、薄片甜瓜以及薄片向日葵。每亩能赚6000元,套种向日葵可高达7000-8000元。
让农民管水,是河套灌区早在几年前的一个创新,也是一次节水方式的尝试。方万新说,用水协会是农民选举产生的,通过用水协会,灌区普遍推行了亩次计费,改变了过去吃“大锅水”的局面,农民多浇少浇,收费多少,一本明白账,村民们因为浇水引发的矛盾少了,种植成本也大大降低。“原来大水漫灌时,管理跟不上,矛盾也多,越急越用不上水。我们种地也不赚钱。现在好了,新的技术加上管理到位和细化,种地轻松了,收入也高了。”村民张万福说。
到2014年,该市共完成国家投资建设的大田膜下滴灌工程面积13.58万亩,其中2014年实施的2013年“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和2013年牧区节水示范项目将实现节水灌溉自动化,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牧民劳动强度。目前山旱牧区累计发展大田膜下滴灌工程面积68.96万亩。
管水:既要拧紧“水龙头”,又要让水发挥最大效应
黄河流经11个省份,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黄河内蒙古段北岸“几”字弯上,占10%的用水量,是一个以传统农牧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巴彦淖尔市总体上分为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部分,从阴山南麓至黄河北岸这片东西长约400公里的狭长地带,就是著名的河套平原,即河套灌区。
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而且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治理京津风沙源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出积极作用,综合效益显著。一是节水效益。全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2提高到0.45,年工程节水1.5亿方。通过工程、管理、农艺等综合节水措施,灌区年引黄用水量由过去的52亿方降至目前的47亿方左右。二是工程效益。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严重病险建筑物及渠道“卡脖子”工程基本得到解决,全灌区骨干渠沟道完好率由44.7%提高到目前的58%,骨干建筑物完好率由53%提高到目前的70%。三是社会效益。从1998年至2014年,灌区粮食产量由33.4亿斤增加到65亿斤,增长95%;地区生产值由104.3亿元增加到902亿元,增长76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68元增加到13650元,增长5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生态效益。河套灌区西临乌兰布和沙漠,北临退化和沙化严重的乌拉特草原,节水工程实施后,有效增加了生态用水,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
改水:水权转让助力水权改革
水权转让也是节水的办法之一,在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的同时,将节约的黄河水转让给相应的出资企业,解决新建工业项目的用水指标。巴彦淖尔市水务局局长蔺福宝说,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多措并举发展农业节水,更好地完善灌溉管理制度。
内蒙古黄河干流水权盟市转让河套灌区沈乌灌域试点工程,位于河套灌区沈乌灌域(磴口县境内),对河套沈乌灌域现有87.166万亩灌溉范围的灌溉工程实施节水改造,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将节约的黄河水转让给相应的出资企业,解决新建工业项目的用水指标。
目前第一批实施项目总投资1.3亿元。工程于2014年1月20日正式开工,已全部完工。第二批总投资4亿元。工程已于2015年3月开工,现已完成投资1.1亿元。
在实施各种工程的同时,河套灌区还将对渠道两侧进行大面积绿化改造。目前,已经种植了1万多亩适应性树种竹柳。